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浇注工艺对双金属行星轮轴承复合质量的影响

    张伟匡锐魏昂周林...
    62-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铸造工艺参数对某行星轮轴承表面进行ZSnSb11Cu6 锡基合金的复合浇注,通过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及结合强度检测,研究了不同浇注模具、不同合金浇注温度对双金属行星轮轴承复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金属型模具、合金浇注温度为 430℃时可获得比砂型模具、420℃及 450℃浇注时更好的合金表面质量和结合强度.经后续工艺验证及小批量生产试制,证实了工艺的稳定性.

    轴承锡基合金浇注工艺复合

    C18150/316L扩散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董运涛樊科社孙利星李东海...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扩散连接技术制备了C18150/316L复合板,通过室温剪切试验对其结合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板结合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并利用扫描电镜(配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断口形貌及界面附近Cu、Fe、Cr、Ni等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18150/316L界面附近组织致密,并且形成了大量Cu、Ni固溶体,不存在裂纹、孔洞、杂质等微观组织缺陷.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约为 228 MPa.剪切断裂发生在靠近C18150 母材一侧,并且断裂前发生了 10%~12%的应变,表明连接界面的强度高于C18150 母材.在室温、200℃、300℃下,向密闭空腔结构内通入压力为 1 MPa的高纯氦气进行检漏,测得的实际漏率均为 1.1×10-10 Pa·m3/s,表明连接界面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满足核聚变装置壳体加工制造对材料漏率的相关要求(小于 1.5×10-8 Pa·m3/s).

    复合板扩散连接显微组织强度气密性

    蠕化率对重型柴油机用蠕墨铸铁的磨损损伤机制的研究

    罗智扬郑宝超刘洋赈李林...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tec-MFT5000 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几种不同蠕化率的蠕墨铸铁进行了往复滑动摩擦试验,研究了蠕化率对蠕墨铸铁的磨损表面损伤行为和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蠕墨铸铁的抗磨损性能随蠕化率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在载荷 30 N的情况下,蠕化率 61%的试样的磨损体积为 0.049 mm3,比蠕化率 83%、96%的试样耐磨性分别提高了 16.9%、22.2%.在相同载荷下,试样的摩擦系数随着蠕化率的提高而降低.随着载荷的增加,蠕墨铸铁的平均摩擦系数呈下降趋势.在低载荷 2 N的情况下,蠕墨铸铁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随着载荷增加到 15 N时,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和黏着磨损的混合形式.当载荷增大到 30 N时,蠕墨铸铁的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的混合形式.

    蠕化率蠕墨铸铁摩擦磨损减摩抗磨

    夹杂物对42CrMo4钢塑性及韧性的影响分析

    孙振栋窦存超郭宁沈德鹏...
    81-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主轴材质 42CrMo4 钢内部夹杂物的存在导致大锻件热成形中易出现微裂纹等缺陷.针对不同种类的夹杂物进行研究,探究其在热成形中的损伤失效行为.对原铸态 42CrMo4 钢进行取样、抛磨、腐蚀后进行夹杂物形貌的SEM观察与EDS成分检测,并对基体损伤较大的夹杂物做纳米压痕实验以获得其真实的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铸态 42CrMo4 钢室温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共存组织,主要存在Al2O3、TiN、硅酸盐类夹杂物及少量的CaS类夹杂物.纳米压痕实验表征得到在相同载荷下TiN的残余压痕深度最小,说明其塑性变形最小,弹性回复能力最好,Al2O3 次之;室温下基体弹性性能最差,其塑性变形最大.在夹杂物附近观察到了部分孔洞,表明夹杂物较基体硬度大,在成形过程中会破坏基体的连续性,形成裂纹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42CrMo4钢热成形夹杂物基体损伤失效

    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25钢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李博申俊杰乔吉新阮涛涛...
    87-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冷加工的基础上,对Sanicro 25 奥氏体耐热钢进行 700℃高温时效处理.研究了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 钢的组织形貌、第二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冷加工态Sanicro 25 钢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趋向均匀;且有M23C6 相不断析出,由晶界析出转移到晶内析出,数量越来越多.不同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Sanicro 25 钢中有包裹状或片状NbCrN相析出.随着冷加工量的增加,Sanicro 25 钢晶粒变得更细小,且晶粒内部出现了孪晶,硬度也呈上升趋势;未时效的Sanicro 25 钢的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减小,蠕变性能不断增强;而经过3000 h时效后,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增大,导致其蠕变性能逐渐降低.

    冷加工Sanicro25钢析出相时效处理

    敏化处理对AA5083铝合金的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刘世凡高文斌顾小燕黎文航...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镁系合金被广泛用于船舶建造和海洋结构,但是在服役过程中会在晶界析出低腐蚀电位的富镁相,引起环境断裂问题.研究了 175℃/100 h敏化处理对铝合金AA5083 的Al-Mg相析出行为、晶间腐蚀、电化学行为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敏化前后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结果表明,原始态材料不发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而经过敏化处理后,100 nm厚的β'-Al3Mg2 或β-Al3Mg2 相在晶界析出,导致材料发生严重的晶间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应力腐蚀开裂.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是在裂纹尖端析出相的阳极溶解以及溶液酸化引发氢脆的协同作用下发生的.

    铝镁系合金富镁相晶间腐蚀电化学行为应力腐蚀开裂

    终轧温度与终冷温度对440MPa级船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何有洪杨成柴希阳师仲然...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船体钢强度升级与高效焊接的需求,设计了低C-Nb-V复合微合金化钢,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与不同终冷温度下 440 MPa级船体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未再结晶区终轧,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钢的晶粒得到细化,临界区轧制使钢中大小角度晶界密度大幅提高,同时带状珠光体逐渐退化,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逐渐演变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少量珠光体,在力学性能上体现为强度逐渐提高而-40℃冲击功保持稳定.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晶粒细化不明显,但是钢中大、小角度晶界密度显著提高,钢的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转变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再转变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在力学性能上体现为强度与-40℃冲击功的一并提高.

    440MPa船体钢终轧温度终冷温度

    VNbTa难熔多主元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研究

    张金阳殷学明邹小军孟令坤...
    107-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拉伸测试,研究了等原子比体心立方结构VNbTa中熵合金的低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优异的低温应变硬化能力,这导致其有 27%的断裂伸长率的同时抗拉强度高达 1930 MPa.微观结构演化分析揭示,变形过程形成的扭折带及{112}<111>变形孪晶有效调节了剪切应变,促进了合金塑性和强度的提高.此外,螺型位错缠结、位错带及位错带的交互也对合金强度和加工硬化能力有重要贡献.因此,VNbTa中熵合金优异的低温力学性能归因于{112}<111>变形孪晶、扭折带、螺型位错滑移及交互的协同作用.

    中熵合金拉伸力学性能低温延-脆转变

    FeCrAl合金管材温轧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王玉容潘钱付王馨敏吴裕...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FeCrAl挤压管坯进行两道次温轧及退火热处理,分析了温轧及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成分的FeCrAl合金管材温轧过程中,富含Nb、Ta、Mo元素的大尺寸不规则第二相颗粒破裂断开形成微裂纹、孔洞等缺陷;温轧过程变形不均匀,近外表变形程度高于近内表,由外至内硬化程度降低;经过退火后显微组织不均匀,由再结晶组织和变形组织组成,近外表再结晶程度高于近内表;一道次温轧管材 850℃/1 h退火后完成大部分再结晶,抗拉强度为 679 MPa,屈服强度为 469 MPa,伸长率为 27.75%,二道次温轧管材 800℃/1 h退火后,由于退火温度不够,仅完成回复和局部再结晶,伸长率降低,抗拉强度为 725 MPa,屈服强度为 571 MPa,伸长率为 19.50%.

    FeCrAl合金管材温轧组织演变力学性能

    钛含量对锻压态机械壳体镁合金性能的影响

    高则柱李俊健刘专超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钛(Ti)含量对锻压态机械壳体 Mg-6Al-4Sn-Ti 镁合金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优化Mg-6Al-4Sn-Ti镁合金中的钛含量,制备了锻压态Mg-6Al-4Sn-xTi(x=0,0.1,0.2,0.3,0.4,0.5(质量分数,%))镁合金试样,并进行了合金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元素Ti有助于细化锻压态Mg-6Al-4Sn镁合金晶粒、提高合金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随着合金元素Ti含量从 0 逐渐增加到 0.5%,合金晶粒先细化后粗化,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不添加Ti的锻压态Mg-6Al-4Sn镁合金相比,添加 0.3%Ti的锻压态Mg-6Al-4Sn-Ti镁合金磨损体积减小幅度达 21%、腐蚀电位正移幅度达 13%.锻压中机械壳体Mg-6Al-4Sn-xTi镁合金的合金元素Ti含量优选为 0.3%.

    锻压态Mg-6Al-4Sn-Ti镁合金钛含量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