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软科学
软科学

赵毅峰

月刊

1001-8409

ruankexue@sina.com

028-85221835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5楼

软科学/Journal Sof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软科学》杂志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着重反映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等有关学科应用及软件科学研究成果,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服务。自1987年创刊以来,本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于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国内有关信息权威机构鉴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本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2000年本刊被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 2001年,本刊加入了“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2年,本刊又加入了科技部西南科技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本刊又入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本刊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影响日益广泛。编辑部愿竭尽努力,同关心本刊的作者、读者一道把期刊办得更好、更具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求变还是被动反应?——AI助手智能化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

    蔡文著余晓花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探究AI助手智能化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双重影响机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AI助手智能化既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影响促进型工作重塑,也通过自尊威胁影响防御型工作重塑。此外,成长心态调节了 AI助手智能化对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促进型工作重塑的间接作用;固定心态调节AI助手智能化对自尊威胁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自尊威胁对防御型工作重塑的间接作用。

    AI助手智能化工作重塑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自尊威胁

    机器换人:人工智能应用抑或要素相对价格变动?

    丁建勋王云瑶吴家宇罗润东...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任务式刻画人工智能的方法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与利率-工资率比率变动对机器换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都会引致机器换人,但究竟哪一个起更大的作用在理论上无法确定,需要求助于实证研究;其次,基于经验观察以及更为严格的计量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的确都会引致机器换人,但利率-工资率比率变动的作用要大于人工智能应用的作用。对上述结果作原因解析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机器换人人工智能应用要素相对价格变动

    组态视角下平台生态系统韧性的提升路径

    张雪张文松张睿汪家源...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平台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认为模块化、去中心化、平台领导即兴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及环境不确定性的互动、协同、耦合是影响平台生态系统韧性的关键。运用fsQCA方法分析了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协同效应并刻画了其影响平台生态系统韧性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三类能同时实现高平台生态系统韧性的适配组态,即关注平台领导即兴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的"组织-环境驱动型"、关注模块化平台架构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技术-组织驱动型"、兼具前两类驱动路径核心条件的三维联动的"技术-组织-环境驱动型"。

    平台生态系统韧性TOE框架组态视角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政府"向绿而行"如何提升企业碳绩效?——基于政府绿色采购视角

    侯林岐蔡书凯王雅莉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03-2021年上市公司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采集中国政府采购网站公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等数据,评估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碳绩效的政策效果、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①政府绿色采购能够提升企业碳绩效,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的企业碳绩效相对于整体平均水平上升了8。61%,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②政府绿色采购能够改善企业高管环保意识、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污染治理投入,通过"观念塑造""源头防控"和"末端处理"三条路径助力企业碳绩效提升。③企业管理层决策能力越强、企业获取环保补贴越多、外部环境监督力度越大,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而企业管理层短视与融资约束则会削弱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对企业碳绩效的提升效果。

    政府绿色采购企业碳绩效观念塑造源头防控末端处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竞争战略组态及其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

    戴海闻吴锐安雯雯马文聪...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2010-2021年255家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企业的标准与专利数据,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QCA方法,探讨了企业实施标准竞争战略赢得主导设计的条件组态,以及时间维度下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存在4类标准竞争战略适配组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型、"标准联盟跟随"型、"规模化与标准化领导"型、"标准联盟主导"型;(2)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竞争的战略组态存在3条演化路径:由"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型转向"规模化与标准化领导"型,由"标准联盟跟随"型转向"规模化与标准化领导"型,从无转向"标准联盟主导"型。

    主导设计技术变革周期技术标准联盟动态QCA

    河长制、实施环境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杜海娇邓群钊张佳黄可含...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江西、福建、安徽、云南省各地级市/州2011-2022年水资源数据,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法,实证河长制对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河长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并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一定差异,一般在河长制推行2-3年后治理效果最好;(2)河长制异质性治理效果与政策实施环境相关,在高政策、社会、自然、技术环境区域治理效果更好,江西主要是社会与自然环境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安徽是政策与技术环境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福建是政策、社会、自然、技术环境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云南仅有政策环境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河长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治理效果断点回归政策实施环境

    信息消费与数实融合——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经验证据

    陈凯旋张树山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契机,利用2011-2021年284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实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开展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具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信息消费主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供给侧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和需求侧扩大市场需求是其影响数实融合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信息消费的数实融合效应在市场活力高、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具有商业信用优势的城市中更为敏感。

    信息消费数实融合供需两端市场需求

    数制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机制研究

    李晨光宫景同付韬张永安...
    62-7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OE-I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与必要条件模糊集质性比较研究方法(NCA和fsQCA),选取20家案例企业,探究技术、组织、环境和个体4个维度前因条件对新型工业化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突破、数字设施、数字人才、数字共享、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影响因素。剖析了数制融合驱动新型工业化的4条实施路径,其中,数字技术突破和数字设施在"技术+人才"赋能组织型方案中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数制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路径的重要保障;数字设施则更多发挥间接支撑作用。

    数制融合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必要条件分析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市场逻辑视角

    王丹丹杨勃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市场逻辑视角,以2010-2022年六大试点省市的控排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倒逼机制、激励机制、赋能机制显著促进了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声誉资源和绿色融资能力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影响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逻辑

    环境目标约束与绿色创新绩效:"系统调优"还是"过度繁殖"?

    王军胡文杰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4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环境目标约束对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国有化约束条件下的表现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环境目标约束对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国有化对环境目标约束与实质性绿色创新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实现了对二者关系的"系统调优",而对环境目标约束与策略性绿色创新之间无显著调节作用。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政商关系和政府科技支出可能引发环境目标约束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刺激效应疲弱和策略性绿色创新的"过度繁殖"。据此提出构建科学完善的环境目标约束制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和科学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等建议。

    环境目标约束实质性绿色创新策略性绿色创新区域经济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