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焦士兴魏凌菡王安周尹义星...
    67-7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 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 3 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 2 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 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 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 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化综合指数法障碍度模型河南省

    南水北调沿线水权交易博弈定价机制研究

    肖永波花玉凤郑二伟吕翠美...
    73-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南水北调沿线城市水权交易定价机制,借鉴生态经济学能值理论和博弈理论,综合考虑水权交易卖方生态经济损失与买方生态经济效益,提出南水北调沿线水权交易生态经济效应的量化体系,构建水权交易合作博弈模型,并采用纳什谈判解方法确定水权交易博弈价格。以平顶山市—新密市水权交易为例,计算结果显示其 2016-2018 年以及 2021 年、2030 年博弈价格分别为 0。50、0。54、0。74、1。04、1。16 元/m3,与实际的交易价格 0。78 元/m3相比,博弈价格更能体现水资源丰缺对水权交易价格的影响。

    水权交易博弈理论能值理论合作博弈模型南水北调

    引大入秦工程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王新苑张芮舒和平柴尔政...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引大入秦工程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及受水区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开展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2017-2021 年受水区纵横向维度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17-2021 年引大入秦工程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呈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较好;研究期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均值兰州新区最高,为 0。78,对应等级为优秀;受水区耦合协调度由 2017 年的0。797 波动上升至 2021 年的 0。800,说明水资源承载力各子系统之间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产水模数、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水资源量、降水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用水率是阻碍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障碍度水资源承载力引大入秦工程

    汾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动态及其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

    王爱花张钰陈青坡李超...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新形势下汾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动态发展规律,提升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平,推动地下水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太原盆地、临汾盆地 2010-2019 年孔隙承压地下水埋深数据,分析地下水动态时空变化特征,采用非参数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地下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结果显示:太原盆地、临汾盆地 2010-2019 年年均地下水位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 71。1%和 50。1%,地下水位上升区域面积均大于下降区域面积;人类活动因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公顷农田灌溉用水量、地下水用水量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较大,且成正相关关系,人口、经济及降水量等指标与地下水埋深成负相关关系;2010-2019 年两大盆地地下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步增大,均由 2010 年的耦合失调转为 2019 年的耦合良好协调。研究表明,近年来通过实施地下水治理与保护措施,两大盆地内承压地下水位呈现回升趋势,受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可实现协同发展。

    地下水动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太原盆地临汾盆地汾河流域

    黑河尾闾天然绿洲生态保护目标识别

    蒋晓辉郑小康李心宇陈丽...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河流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以黑河狼心山以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结合斑块面积、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核心生态源地,通过赋值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理论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功能分区,识别了黑河尾闾天然绿洲保护目标和范围。基于生态廊道理念确定了黑河下游生态保护目标及范围。结果表明: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面积分别为1 562。63、1 472。55、3 013。13、7 921。19 km2;河流生态廊道核心区范围为东河干流狼心山至纳林河进水闸2。21 km内、二道河8。10 km内、三道河0。63 km内、四道河 3。27 km内、五道河 7。16 km内、六道河 7。48 km内、七道河 12。28 km内、昂茨河 4。53 km内、西河干流狼心山至莱茨格敖包 9。82 km内。

    河流生态廊道生态源地保护目标黑河尾闾

    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空间格局与跨域协同治理影响因素

    申庆元朱九龙马锐锋陶晓燕...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空间格局与跨域协同治理影响因素,是提升协同治理能力的基础。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政府协同治理行为、治污企业协同治理行为、社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体化角度解析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呈现"上游清洁与轻度污染并存、中游污染较重、下游污染严重"的局面,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政府协同治理行为、社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体化 3 个潜变量对水环境污染跨域协同治理效果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治污企业协同治理行为对水环境污染跨域协同治理效果产生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

    水环境污染跨域协同治理影响因素黄河流域

    幸福湖泉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李明新王现国李钊卢桂海...
    104-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的采矿行为已严重破坏幸福湖泉域地下水补径排过程。基于幸福湖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及采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数理统计、Paper三线图、Gibbs图等,分析了幸福湖泉域地下水在地下水流场改变后的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地下水溶质来源主要受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影响,硅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地下水中存在反向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使得Na+、K+含量降低而Ca2+、Mg2+含量升高;人类生活污水排放和工业生产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组分的主要控制因素。

    煤矿开采地下水流场水化学特征演变机制幸福湖泉域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包峻帆陈婕杨文涛杨泽强...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4 个方面的共 20 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靠性,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更强,能够更好适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优化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地质岩组、黄土湿陷性和矿区破坏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巩义市东部和南部受采矿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差,建议及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控治理;东北部及西北部受地质灾害和黄土湿陷性制约,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较差,建议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地质环境承载力随机森林算法组合赋权法黄河中下游巩义市

    纤维加筋层厚度对边坡抗蚀性影响试验研究

    蒋希雁刘杰董长震姚辉城...
    118-12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加筋土对边坡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为确定纤维加筋层最佳厚度,分别按纤维长度为 5、10、20、30 mm和加筋率(纤维质量占干土质量的比例)为 0。1%、0。2%、0。3%、0。4%、0。5%,制作麦秸秆纤维加筋土试样,通过崩解试验确定纤维长 20 mm、加筋率0。3%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土最佳配比,进而按此配比设置麦秸秆纤维加筋层厚度分别为 0、3、6、9cm的 45°边坡,进行强度为 12 mm/h、持续时间为 9h的模拟降雨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情况下,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提高边坡抗蚀性的效果明显,纤维加筋层厚度越大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越高、冲蚀量越小,纤维加筋层厚度为 3、6、9cm边坡的冲蚀量分别较无纤维加筋层边坡的冲蚀量减少 53。4%、66。0%、67。0%,但厚度达到 6cm后随厚度继续增大边坡土体含水率不再明显增大、冲蚀量不再明显减小。从纤维加筋层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和抗蚀性的影响、整体防护效果及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最优厚度为 6 cm。

    边坡纤维加筋层厚度崩解试验模拟降雨冲刷试验冲蚀量含水率

    农田排水沟沟水灌溉对土壤盐碱及稻谷重金属的影响

    王旭张益民张永宏樊丽琴...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宁夏银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据农田排水沟水资源丰富的情况,在宁夏平罗县银北盐碱土改良试验站水稻试验田,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田排水沟的水灌溉对土壤盐碱性质及稻谷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试验田排水沟的水矿化度低于 1。2 g/L、pH值小于 8。54,属于弱矿化水和淡水;采用农田排水沟的水灌溉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加重及土壤、稻谷重金属含量超标;与黄河水灌溉相比,农田排水沟的水直接灌溉会减产 19。7%,农田排水沟的水和黄河水掺灌、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利用农田排水沟的水与黄河水进行掺灌或交替灌溉,以保障粮食安全。

    灌溉农田排水沟土壤盐碱性质稻谷重金属宁夏银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