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刘应明

双月刊

0490-6756

scdx@scu.edu.cn

028-85412393

610064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本校理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和简报。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基础数学论文占有较大比重。读者对象是国内外有关的教学、科学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和大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磷聚硅氧烷阻燃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曾晓亮兰新生何双梅郭德明...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亚磷酸二苯酯(DP)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制备了含磷聚硅氧烷阻燃涂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其施加于基材表面。阻燃涂层处理后的基材外观和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极限氧指数可达27。0%,在垂直燃烧测试中可实现自熄,损毁长度仅为76 mm。阻燃机理研究表明,含磷聚硅氧烷阻燃涂层一方面可以催化基材脱水炭化,形成更为致密的稳定交联炭层;另一方面可降低可燃气体的释放量,同时发挥凝聚相阻燃和气相阻燃作用,提升基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火安全性能。

    阻燃聚硅氧烷溶胶-凝胶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料香包埋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李志强雷萍艾璞李廷华...
    280-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加热卷烟滤嘴料香挥发性强、有效释放率低的问题,利用壳聚糖和聚己内酯通过静电纺丝和加热混合包埋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料香包埋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气相色谱等测试,评估了该材料的结构、留着率、释放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材料对薄荷醇的负载率高达59。72%,常温留着率达78。58%,抽吸时的释放率超过85%,在14 d稳定性测试中,薄荷醇留存率较晶体形态提高15%。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高生物相容性和低浓度依赖性的优势。这一研究为提升加热卷烟滤嘴的香料释放效率和感官品质提供了新策略。

    加热卷烟料香静电纺丝薄荷醇释放率

    玉米秸秆浓硫酸糖化工艺优化及酸糖分离树脂评价

    刘樵星孙照勇汤岳琴
    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发酵糖生产是制约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经济性生产燃料乙醇的瓶颈环节。基于浓硫酸糖化生产可发酵糖具有高糖回收率和无需纤维素酶投入的优点,本研究探究了玉米秸秆浓酸糖化工艺的优化条件并评价市售树脂分离酸糖的潜力。本文采用浓硫酸溶化-水解两步工艺,考察了关键操作参数酸料比(A/F)、水解温度以及秸秆含水率对糖化效率的影响,获得优化条件(A/F比1。25、水解温度80℃、含水率5%~10%),总糖浓度达到180。4~183。16 g/L,总糖回收率达到79。06%~81。83%;乙酸和色度物质是糖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副产物,常见发酵抑制物糠醛和羟甲基糠醛低于抑制发酵临界浓度。糖化液中色度物质可被活性炭吸附有效脱除,脱色糖化液利用筛选的国产市售强基阴离子交换树脂Monojet S4850进行酸糖分离,糖和硫酸之间的分离度约0。59,显示其较好地分离糖化液中的硫酸和糖的潜力。研究结果将为开发面向工业应用的浓硫酸糖化工艺生产可发酵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玉米秸秆浓硫酸糖化可发酵糖酸糖分离树脂燃料乙醇

    一株植物乳杆菌菌体富硒条件的优化

    靳宝林谷俊瑶张晓白林含...
    295-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从四川传统发酵米制品中分离出1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BM-5的菌体富硒功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富硒条件为pH 7。0、添加亚硒酸钠使硒添加浓度为30 µg/mL、硒添加时间为12 h、接种量为5%。在这些条件下BM-5菌的菌体生物量 1。12 g/L,菌体硒含量可达 7362。60 μg/g。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证实BM-5能富集还原硒并可将部分单质硒由菌体内运输到菌体表面形成纳米硒颗粒,纳米硒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67。16 nm。该研究表明BM-5在较低硒添加浓度时,可被制备成结合富硒和益生的多功能菌株,具备应用于生产安全的人体硒补充剂的潜力。

    富硒植物乳杆菌菌体硒含量纳米硒颗粒生物还原

    育雏期饲喂维生素纳米乳对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洋舒刚王一诺牛佳佳...
    30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育雏阶段(1~42 d)补充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育成期(42~84 d)蛋鸡生长性能、骨骼发育的持续影响。试验选取1 d蛋鸡192 只,随机分为4 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 只鸡。在基础日粮相同情况下,将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稀释6250 倍(低剂量组)、5555 倍(中剂量组)、5000 倍(高剂量组)饲喂,设立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在育雏阶段,中剂量组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育成阶段,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育雏期间添加高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显著提高了胫骨的钙含量、股骨的磷含量(P<0。05);高剂量组的跖骨重量、脱脂重、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胸肌和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腿肌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胸肌的红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蛋鸡育雏阶段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能够促进蛋鸡的生长和骨骼发育,提高屠宰性能,在家禽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蛋鸡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生长性能

    基于broccoli的RNA荧光适体设计与筛选

    何祖洋白九元赵云
    310-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活细胞RNA成像中提供更加精准的工具,本文旨在基于broccoli的RNA荧光标记创建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绿色荧光适体。采用理性设计对broccoli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光谱特征和理化性质对broccoli变体进行多轮筛选。结果发现基于对 RNA 荧光适配体broccoli 的三轮突变筛选,获得了荧光强度提升3。3倍的 broccoli 四位点突变体(命名为Bro);再利用设计的 3WJ 支架,组建了3WJ-n×Bro RNA荧光适配体家族;采用嵌入串联重复Bro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适体的荧光强度,其中3WJ-4×Bro的荧光强度超过3WJ-Bro的2。7倍,且表现出更低的盐离子依赖性和更高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监测灵敏度。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出的 3WJ-n×Bro 家族并从中筛选出优异的核酸适配体 3WJ-4×Bro,可为在RNA水平上实现活细胞RNA成像提供可视化工具。

    RNA荧光适体Broccoli适体RNA成像

    污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征、基因组分析

    邵瑞瑞周青帅崔古贞廖健...
    320-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噬菌体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型潜在疗法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将医院周边污水中3株肺炎克雷伯菌裂解性噬菌体进行分离纯化,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噬菌体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生长曲线和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征,同时通过测序技术获得噬菌体全基因组信息并注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KP-ZS3为肌尾科噬菌体,KP-ZS4为短尾科噬菌体,KP-ZS6为长尾科噬菌体,且KP-ZS4的感染潜伏期稍长,KP-ZS3耐酸碱能力较强,KP-ZS6的裂解能力为3株噬菌体中最强、裂解谱较宽。3株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组分大小均在33~55 kD之间。此外全基因组分析发现KP-ZS3、KP-ZS6 2株噬菌体的基因组大小均在100 kb以上,噬菌体KP-ZS4的基因组相对较小(40 608 bp)。共线性分析显示噬菌体KP-ZS3与phiEap-3、Kp15高度相似;KP-ZS6与0507KN21、vB_EcoM_KWBSE43-6高度相似。KP-ZS4与Tyrion、TL-2011b相似度相对较低,序列一致性为76。77%、76。89%。以上结果表明,这3株噬菌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它们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方面展现出不同的潜力和优势,特别是KP-ZS6因其裂解能力强和广泛的裂解谱,以及KP-ZS3因其强耐酸碱性,可能成为未来抗菌治疗的备用资源,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菌策略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了新的信息基础。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生物学特征基因组分析耐药菌治疗

    基于坐标注意力关系网络的小样本轴承故障诊断

    郭敏陈鹏周超胡国宾...
    33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轴承故障诊断对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机器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是其中一类常用方法,主要包括Alexnet、Resnet-18、关系网络、基于通道注意力SENet的关系网络(SERN)以及基于混合注意力CBAM的关系网络(CBRN)等。在实际应用中,小样本、变工况等可能导致这些方法出现泛化性能差、精度降低及过拟合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注意力关系网络的小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该方法中,坐标注意力关系网络通过坐标信息的嵌入和坐标注意力的生成来解决关系网络模型无法建立特征图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及故障的特征位置信息难以获得的问题,增强模型在目标区域对故障特征的表达,进而重构出更具判别性的故障样本特征。该方法还采用特征嵌入模块来生成样本的特征向量,并通过对已标记样本和未标记样本的特征向量的拼接来生成特征向量组。最后,该方法利用关系得分模块对特征向量组进行非线性距离度量和生成关系得分,判断未标记样本的类别、实现故障分类。模拟实验表明,相比已有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

    小样本学习关系网络故障诊断坐标注意力机制轴承

    "几"字型双支撑高速逆流色谱转子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

    陈嘉溢陈海军胡晓兵高云凯...
    34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子系统是逆流色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对高速逆流色谱仪高效分离功能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针对现有技术下逆流色谱仪悬臂式安装存在重量大、解绕管易断裂及拆卸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几"字型双支撑逆流色谱仪转子系统机械结构。以此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然后,基于SIMP变密度法,本文以提高结构刚度为优化目标、减小质量为约束,对"几"字型双支撑的行星架进行了拓扑优化。最后,本文对二次建模后的转子系统进行动静力学性能分析与疲劳分析,并试制了样机。仿真结果表明,经行星架优化后,转子系统各项性能均满足高速逆流色谱仪的设计要求,但质量与未优化前相比降低了 11。9%。本研究可望为高速逆流色谱仪的高效分离性能提供保障。

    高速逆流色谱仪转子系统动静力学性能行星架拓扑优化

    锥形缸体轴向变量柱塞泵建模及动态特性仿真

    董佳鑫胡晓兵杨东明刘国刚...
    349-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压力高、效率高等特点,在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当前高端柱塞泵严重依赖进口,因而对柱塞泵进行研究、推动其自主生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柱塞泵进行了AMEsim仿真研究,试图为自主设计制造柱塞泵时关键参数的设置与结构优化提供一些指导。根据PD11V高压变量柱塞泵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本文分析计算了其锥形缸体结构柱塞泵柱塞的空间运动方程,对其中的关键零部件配流盘进行了过流面积计算,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九柱塞锥形缸体柱塞泵的仿真模型,然后仿真研究了不同斜盘倾角及电机转速对柱塞泵出口流量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斜盘倾角并选择合适的电机转速可以减小泵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最后,本文根据变量机构伺服控制回路原理进行了AMEsim建模与仿真,将电气正流量恒功率压力切断控制模型各部分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输出控制特性曲线符合变量机构的设计和功能要求,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AMEsim仿真变量柱塞泵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