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大明

双月刊

1000-5315

scsf@chinajournal.net.cn

028-84760703,8476130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反映该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成果,侧重巴蜀历史及中学文科教学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休闲空间非正义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赵春艳夏银环成娅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旅游发展,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休闲空间出现非正义发展,主要表现为政策的旅游化、布局的商业化、价值的他者化、发展的失衡化.政府行政引导、资本逐利驱动、游客需求推动、居民生计让渡是引致公共休闲空间非正义发展的影响因素.这是基于空间正义批判维度对其非正义实然发展的反思.因此,应从价值立场维度对其正义应然发展加以引导,调整多元主体行动策略,实现公共休闲空间的正义发展旨归.

    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休闲空间非正义发展西江千户苗寨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居民诉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恩施州二官寨村为例

    谢双玉聂黎莎金昳欣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官寨村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究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居民诉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居民诉求主要面向当地政府、其他居民、外来投资者和游客提出;诉求内容主要包括维护社会关系、保护地方形象、满足个人需要、提升社区环境;传统村落居民诉求的产生受到个人偏好因素的内在驱动、人地关系因素的情感推动、人际关系因素和环境感知因素的现实推动,是环境感知不满足、人际关系失调的现实与个人美好追求、人地情感表达之间矛盾冲突与协调作用的结果.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居民诉求恩施州二官寨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础、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向

    曲铁华龚旭凌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靶向基础教育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标准的开发,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意涵实践路向

    我国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核心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谢钰涵林倩雪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平、差异和有效是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蕴.目前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缺乏本土化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政府主导不足、学校推进不力和社会支持不够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基于本土化融合教育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的多元主体合作发展模式,才能突破困境和实现我国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意蕴特殊教育

    "一倡三叹"新诠——兼论《诗经》仪式乐歌的组诗性质及其文学史意义

    牟歆
    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倡三叹"中的"一倡"是指早期《诗经》仪式乐歌中的启始乐章,"三叹"则是指与"一倡"具有相同仪式目的的同一组颂歌.这些乐章表现出明显的组诗形态,实质上就是《诗经》音乐系统的构成部分.其音乐系统关注一组仪式乐歌在具体仪式中的目的性和制礼作乐背后折射出的政治权力和威望,而《诗经》文本系统则更加注重诗义的阐释,这与当时外交辞令中语言运用的功能性密切相关.

    "一倡三叹"《诗经》组诗音乐文本

    《文选》收录《毛诗序》探论——兼论《文选》"序"文的收录标准

    力之阳欣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萧统编《文选》深受家族著述传统影响,其选入《毛诗序》并在《文选序》中直接称述其语,不但因为该序在经学上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因其在序体上的首创意义及其文学理论意义,可推《文选》编纂应受《毛诗序》的影响.且《文选》所收三篇经籍序等均为久负盛名的独立篇章,有近于"论"体者,于当时文学深有影响.这表明昭明深具"篇什独立"的文学意识,也体现出其在选文上"动态"地对待不同文类的独特选编思想.《文选》把"序述"、"赞论"之类文体"各以汇聚","以类相从",体现出缘起条贯、取类经典的特点,表明萧统亦具有文学发展的观念及文体溯源的意识.

    《文选》《毛诗序》萧统序体收录标准

    上海外国资本家与中日冲突之演变(1931-1932)

    马建凯
    15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初,外国资本家已成为上海权势结构的组成部分.关于他们在中 日冲突中的行为,世间流传着非黑即白的脸谱化认知.回归历史现场,他们的行为具有多歧性,其真实想法是渴望消弭抵货运动,维系特权.抗战不仅是民族国家的博弈,也是阶级的相互作用.外国资本家的集体意识,源于其双重社会存在.作为治外法权造就的贵族,他们为特权而欲打压中国群众运动;作为先觉的资产阶级,他们又将现代价值带给民众;而初觉的中国平民,发动抵货,戳中其软肋.恰如马克思所论,他们陷入困局,钱包、王冠不可兼得.民众继续抵货,他们不愿放弃其一,遂诉诸速战速决的武力.此相互作用,即中 日冲突有限暴力化、有限损华化的社会根源之一.

    上海外国资本家阶级斗争日冲突"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印公路的筹修与交涉

    王占西
    17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印公路又称"康印公路"、"滇印公路"、"史迪威公路",是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修筑的中国至印度的国际通道.广州沦陷之后,中国海上国际交通线被日军封锁,国民政府计划修筑一条经西藏到印度的国际交通线,以支持长期抗战,并解决一系列内政外交国防问题.英国政府为保证 自身利益,意图将西藏置于中国、苏联、印度的"缓冲国"地位,反对国民政府修建经过西藏的中印公路.在英国的怂恿下,西藏地方政府改变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态度,拒绝中印公路勘测队进入西藏,由此引发国民政府与英国政府、印度政府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反复交涉与折冲,更导致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军事对峙,诱发西藏地方政府"外交局"的设立.国民政府作出妥协,改建中印公路南线,暂时放弃经过西藏区域的北线,但在 日军的进攻之下,中印公路南线的修建被迫搁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盟军的介入下,中印公路才得以修建完成,且经过的路线几经修改,其本身所蕴含的政治与国防功能大大降低.

    中印公路筹修与交涉国民政府西藏地方政府英国政府

    三大核心期刊评价项目比较与应对: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评价结果为例

    苏雪梅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大核心期刊评价项目都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为主要内容,历经"文献计量研究-期刊评价-学术评价"的发展进程,虽然在评价目的、评价指标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遴选结果具有趋同性.面对期刊评价带来的影响,对期刊界来说,应以冷静平和的心态来保持办刊的初心,在坚守独立办刊原则的同时吸取期刊评价的数据反馈,为办好刊物服务;对学术界而言,应摒除"以刊评文"的简单化学术评价思路,尊重学术研究的规律,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建立相对独立且科学的评价系统.

    核心期刊期刊评价学术评价文献计量分析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Abstracts

    199-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