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悬吊训练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吴宁张广莉李芸
    165-16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功能治疗仪联合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应用S-E-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均治疗 4 w.比较治疗前、治疗 4 w时两组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颈椎功能、以及两组治疗结束时的满意度.结果:治疗4 w时,两组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 form-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各维度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均明显增大,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治疗仪联合S-E-T可减轻CSR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有助于患者颈椎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神经根型颈椎病悬吊训练多功能治疗仪疼痛颈椎功能

    提肛运动训练辅助治疗对混合痔术后皮瓣水肿患者的情况分析

    侯晶晶许元红朱文亚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混合痔术后皮瓣水肿患者应用提肛运动训练辅助治疗对炎症介质水平及肛缘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 105 例混合痔术后皮瓣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奥司明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 52 例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 53 例增加提肛运动训练辅助治疗,1 m后,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等,及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干预1 m后,观察组患者肛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1 m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 m后,观察组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 m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1 m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36.54%(P<0.05).结论:提肛运动辅助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切缘水肿情况,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康复新液提肛运动训练混合痔皮瓣水肿

    厚朴麻黄汤加味联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张莹莹翟春桃卫应霞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厚朴麻黄汤加味联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0 年 6 月至2021 年 12 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观察组采用厚朴麻黄汤加味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OS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厚朴麻黄汤加味联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系统,降低血EOS、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厚朴麻黄汤穴位敷贴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

    椎旁肌间隙入路选择性减压及短节段融合术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失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吕超马胜利赵强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短节段融合联合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腰椎失稳(Lumbar segmental instability,LS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 2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74例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87).研究组接受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长节段融合联合后正中入路全狭窄节段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椎间融合情况,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评估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并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应激指标,如肾素(Renin,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水平,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m、3 m研究组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组低(P<0.05);与对照组手术优良率88.51%(77/87)对比,研究组97.70%(85/87)更高,与对照组融合节段100.00%(207/207)对比,研究组44.81%(95/212)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d、3 d 研究组血清R、LDH、AngⅡ、MYO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6.09%(14/87)对比,研究组 3.45%(3/87)更低(P<0.05).结论: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椎间融合及并发症,减轻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且具备微创特点.

    椎旁肌间隙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应激

    带袢钢板及空心螺钉固定术对下尺桡关节脱位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吴炳友万千马海鱼赵强...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带袢钢板、空心螺钉固定对下尺桡关节脱位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5月到 2021 年 5 月收治的 96 例下尺桡关节脱位早期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带袢钢板固定术,各 48 例.评价术后疗效,对比术前、术后 2 m的Cooney腕关节评分、术后 2 m 的患肢与健侧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 Cooney 腕关节评分、患侧屈伸活动度与旋前旋后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artland-Werley 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脱位复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予以下尺桡关节脱位早期患者带袢钢板固定术可获得显著疗效,恢复腕关节功能,提高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旋前旋后活动度.

    下尺桡关节脱位带袢钢板固定术空心螺钉固定术腕关节功能

    腹横纹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施锦山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横纹微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6月至2022年 6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106 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横纹微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对比术前及术后1 d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及肠粘膜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及hs-CRP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的D-乳酸(D-lactic acid,D-LA)、尿肠形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比值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D-LA、尿i-FABP及尿L/M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横纹微切口手术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效果较佳,可缩短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因子的影响,且安全性较高.

    小儿腹股沟疝腹横纹微切口手术炎性因子安全性

    苏黄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智克代富力张春梅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苏黄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 1 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 72 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苏黄止咳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静脉血EOS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苏黄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EOS,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小儿慢性咳嗽苏黄止咳汤孟鲁司特钠疗效不良反应

    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与开颅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吴明华何安慰涂海豹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 CT 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与开颅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 1 月-2022年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 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进行开颅清除术的 36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术的 46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所得数据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所得数据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较低,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17%,低于对照组的 13.89%,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T 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显著恢复神经功能,使临床指标显著好转,优于开颅清除术,更具推广价值.

    CT引导软通道穿刺置管开颅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童晓梅董显林吴兵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 10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 60 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镇静效果、镇痛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镇静效果、镇痛效果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确切,镇痛效果明显,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右美托咪定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镇静效果认知功能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研究

    修成涛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者序贯通气治疗失败的状况.方法:收集2020 年5月至2021年 5 月新野县中医院收治的 90 例接受序贯通气的AECOPD伴R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失败组、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AECOPD伴RF患者序贯通气治疗失败的因素.结果:90例AECOPD伴RF经序贯通气治疗,失败19例(31.67%),成功71例(78.89%);失败组拔管时白蛋白水平低于成功组,吸烟史占比高于成功组(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是AECOPD伴RF患者序贯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拔管时白蛋白水平高是AECOPD伴RF患者序贯通气失败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有吸烟史是AECOPD伴RF患者序贯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拔管时白蛋白水平是AECOPD伴RF患者序贯通气失败的保护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序贯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