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40年中国古代摔跤运动研究进展

    李娜娜杨世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摔跤运动在中华传统体育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支,其发展脉络及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关注。通过对近40年相关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发现:(1)中国古代摔跤历史久远、称谓颇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概念解释呈现多元化态势,还需进一步梳理与考证;(2)中国古代摔跤功能主要包括强身健体、军事练兵、礼仪功能、政治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但社会调节、教育等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3)关于中国古代摔跤规则、组织机构和参与情况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但未见摔跤规则流变专题研究;(4)关于中国古代摔跤技术演变与发展的探索仍停留在表象描述上,未回归特定历史语境下解读中国古代摔跤技术和民间传播发展路径,且忽视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未来研究的启示:在多元化的社会学视角和民族学视角之下,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摔跤运动发展中的各种社会样态;重点关注中国古代摔跤研究的薄弱方面;结合出土文物和最新考古发现,并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传统儒家思想来解读特定历史阶段的体育运动形态。

    体育史古代体育摔跤研究进展

    峨眉武术在全球法语国家(Francophonie)的传播路径及策略研究

    罗炬胡晓银
    8-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全球法语国家地区的峨眉武术发展及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法语国家组织(O1F)创办的法语国家联盟运动会剖析解读,尝试申报该运动会的表演展示项目,利用该平台在法语世界的影响力扩大传播空间,拓宽峨眉武术的国际传播渠道,改善在法语国家传播中所遇困境,旨在探讨峨眉武术在法语国家的传播策略和路径。突出问题:(1)核心文化欠缺,指导方案缺失;(2)人才资源短缺,翻译资料匮乏;(3)传统渠道受众面低,数字网络化滞后。结论建议:(1)突出峨眉武术文化内涵,加速标准化建设进程;(2)加快多语种材料翻译,细化国际人才培养;(3)新旧渠道融合互补,打造多维度宣传模式。

    峨眉武术法语国家非洲传播策略

    民国时期四川体育期刊研究

    付俊良张长念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四川先后至少发行过9种体育期刊,这些期刊是探究民国初期和抗战时期,四川、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来源。文章依托原始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民国时期四川发行的体育期刊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四川发行的体育期刊有其独特的特点:(1)体育期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早,时间跨度较大;(2)体育期刊种类相对较多,但期数较少;(3)作者群中体育精英云集;(4)突出体育救国,重视战时体育和国防体育。在期刊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注重学术研究,促进了体育理论探索的深入和体育知识、常识的普及;(2)重视体育教育,推动了学校体育的进步;(3)关注体育动态,促进了体育信息的交流和传播;(4)重视体育历史,促进了体育史研究的发展;(5)注重经验总结,促进了政府和民众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民国时期四川体育期刊体育文化体育发展

    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陈宇岳游松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最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等,对西南地区体育非遗空间分布、类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地区体育非遗呈聚集分布态势,主要以四川盆地、武陵山脉和北盘江——红水河地区为核心向外辐射;(2)从类别分布来看,形成了以民俗游乐、武艺武术为主,其余类别较为稀缺的结构类型特征;(3)体育非遗的空间分布受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经量化分析得知海拔、降水量、人口数量、交通便利程度、民族多元性、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对有显著影响。由此得出未来需要加快体育非遗传播力度、注重体育非遗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体育非遗与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互动。

    非遗体育西南地区空间分布GIS

    体育活动中自甘风险法律规则适用研究

    孙竹雪胡帅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甘风险法律规则正式实施的大背景,梳理和总结以往体育活动伤害纠纷法律适用中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从契约自由与个人权利保护、义务标准与主体特殊性、风险自负与保障补充机制方面探究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中的需要考量的因素,并提出在现有制度基础之上,加快自甘风险规则的细化,完善体育伤害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自甘风险规则在体育领域的合理及有效适用。

    自甘风险体育伤害权利保护法律适用

    零零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价值观构成及纬度次序研究

    李佳奇李起王毅博
    29-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竞赛机制的不断更新竞技健美操踏上新的发展之路,伴随到来的是我国优秀零零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问题,它不仅是各省市学校运动队,乃至国家集训队长时间讨论的问题,训练的主体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何去指导并制定符合零零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要求我们各省市学校教练员和老师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去指导训练。这正是教练和老师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和专家理论领域所关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许多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他们个人的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要素之一。当前竞技健美操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伴随着零零后运动员不断地融入竞技健美操的大家庭,与上一代运动员比较而言,零零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价值观呈现出新的变化,如价值观多元、追求刺激高难度的训练任务、竞争性大的训练环境等。首先以训练价值观的角度开始,然后通过以大数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运用扎根理论方式手段构成好的"零零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价值观及次序按照调查结果降序排列。最后通过反馈的结果探究科学的训练指导鼓舞举措,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零零后运动员训练价值观扎根理论

    等速向心训练同步电刺激对膝关节屈伸肌群快速力量的影响

    陈长运施文婷谢皓刘晓...
    35-3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等速向心训练同步电刺激对膝关节屈伸肌群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为电刺激应用及训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等速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两组受试者均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上执行相同的训练方案,实验组在训练时给予同步电刺激。每周3次,为期6周,观察训练前后膝关节屈伸肌群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力量(MVIC)、峰值力矩(PT)、做功(Work)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经过为期6周的训练后,两组受试者膝关节伸肌PT和MVIC较训练前相比均出现了显著性增长,且训练后等速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试者训练后膝屈肌PT值和膝屈伸肌群Work变化幅度高于训练前,且两组受试者膝伸肌Work及实验组膝屈肌PT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有效的增加膝关节屈伸肌群的MVIC,PT及Work能力,且同步30%MVIC强度电刺激后训练效果较单纯等速肌力训练明显提高。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同步电刺激可以使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得到强化,对发展肌肉的快速力量较为有益。

    电刺激等速肌力膝关节快速力量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项课学生运动损伤预防现状研究

    孙巨杉张锐毛泽蓉廖敏...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网球作为世界最好的运动——挥拍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学生作为成长最快、接受能力最强群体,在网球运动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高校网球专项课学生则是其最中坚的力量,但是网球运动所带来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球专项课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工商学院4所高校网球专项课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成都市网球专项课学生在运动损伤研究和预防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成都市高校网球专项课学生运动损伤

    后北京冬奥会时代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蔡国梁张颖刘大伟武俸羽...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后北京冬奥会时代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措施,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与访谈,对冰雪运动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的课程改革经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改革的3个方面:(1)更新课程内容,强化应用导向;(2)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3)创新实践模式,采用平时开展培训营等多元评估。研究结论: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后北京冬奥会时代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改革实践路径

    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与运动表现关系的研究进展

    任怡霖楚克群朱风书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支持被认为是运动员的重要资源,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对运动表现有积极作用,但在两者的关系研究中缺乏证据整合及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以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不同方式和来源以及对不同群体运动员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证据回顾,提供了较为完整全面的证据。其次,阐明了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影响机制,总结出社会支持不仅有中介变量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其他影响因素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最后,基于已有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1)丰富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对运动表现影响的案例研究;(2)明确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的方式和来源的差异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作用;(3)探究运动员接受社会支持与运动表现内外部因素影响的整合模型。

    接受社会支持运动表现运动员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