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语文
外国语文

熊沐清

双月刊

1674-6414

sisujournal@126.com

023-65385313

400031

重庆市沙坪坝区

外国语文/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主要反映学院内外学者在外国语言、外国文学、翻译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外语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组织的国际传播话语建构与实践——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姬德强李喆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深刻影响着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然而,不同于其他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国际组织因其自身的多元性和不完全主体性等特征,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种种话语权力的矛盾与抗争.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探索国际传播视域下国际组织的发展演变及其运行原理,解析国际组织作为传播主体的复杂话语实践,厘清以国际组织为主体的国际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与路径.

    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话语权

    新时代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实践逻辑

    刘丹凌匡贝茜
    13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对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实践逻辑提出了新的诉求,主要体现为五个面相:一是中国形象的内涵和价值诉求革新,对话语资源的开掘提出新要求;二是媒介化拓展了中国形象话语实践的主体、形式和时空疆界,对跨媒介叙事、多文本交叉验证和多向互动的手段与渠道提出新要求;三是智能化为中国形象话语实践带来了主体构成、内容生产传播流程、传播环境的新变化,对精准性、场景化提出新要求;四是视像化重塑中国形象话语实践的文本生产流程、信息传输的视觉渠道和信息接收的视觉效果,召唤体验性、代入感;五是风险化导致中国形象话语实践在传播主体、生产内容和传播流程发生变化,召唤中国形象话语实践注重"叙事理性",积极利用风险议题进行修辞发明.

    新时代中国形象话语实践文化逻辑修辞策略

    理念、影响与抉择:对印度跨文化传播的战略思考

    段孟洁严功军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印作为邻邦和发展中大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史和复杂的现实关系,中国对印度跨文化传播由此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从跨文化传播他者视角出发,结合中国对印度跨文化传播存在"传统性制约、多元性困境与现代性影响"三个关键制约因素,有助于反思对印跨文化传播的理性抉择和解决对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问题.

    中国印度跨文化传播战略思考

    新文科视阈下商务英语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现状调查(2011-2021)

    胡文飞曾涔
    15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跨学科思维培养出的商务英语研究生,能否面向实践场域强化其对社会热点的科研与服务,其科研创新特质是否契合新文科强调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这两大问题域的显现促使对商务英语研究生的培养进行调研并提出新要求.基于新文科框架并通过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及知识图谱分析,通过系统调查商务英语研究生近十年的科研产出现状,并分析其创新能力,研究发现:(1)论文发表数量总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高水平论文数量不足;(2)研究热点聚焦商务英语教学和话语的经济价值两大领域,跨学科属性需强化;(3)创新路径比较传统,创新发展极具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逐渐占据主导.

    新文科商务英语科研创新路径

    哈佛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再思考

    全智张家瑞
    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广受赞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也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然而,关于在英语非母语学习环境中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其实数量并不多,实践中如何改进值得深入探讨.在回顾案例教学法文献的基础之上,探索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批判性地融合哈佛案例教学法的元素,具有切实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教学中,建议根据学生情况,量体裁衣式地搜寻和编写适宜的英文案例,并采取小案例和多任务等灵活方式.

    哈佛案例教学法商务英语

    数字赋能下高校外语教师主体性遮蔽与重构路径

    丛蕊黄忠廉
    17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教学促进教育高质发展,却导致教师自我意识退化、忽视人文关怀与情感互动.当下迫切需要审慎权衡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唤醒教师内在的主体性,以恢复教育的人文本质与情感温度.笔者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外语教学的内在原理,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收集15名高校外语教师数据,利用NVivo 12三级编码技术进行主题分析,旨在深入探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技术辅助教学的看法以及技术如何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并在深描基础上提出重构路径,以助其角色认同与专业发展.

    数字赋能外语教师主体性遮蔽重构路径

    投稿须知

    《外国语文》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