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李新

双月刊

1008-6323

scxzxyxbao@vip.163.com

028-87351169 87351101

610072

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社科战线、政府部门、公务员、各行政学院和普通高校的综合性理论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机制——基于政府创新视角的分析

    陈丰张双双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政府引导乡村数字化治理需要政府创新,逻辑是绩效生产与风险控制.基于政府创新视角与"阶段目标迁移—要素敏捷调整"框架,分析乡村数字化治理历经"数据平台初建—县域智治布局—成果展示共享"建设阶段,地方政府分别采用"要素纳入、要素拓展、要素优化"行动策略,达至"工具嵌入—体系建构—效能提质"阶段性目标,获取创新绩效;数字化治理建设过程中,政府以"决策科学性、价值合理性"机制化约束,规避创新风险,助推治理实现.

    地方政府乡村数字化治理政府创新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新媒体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

    胡业勋梁亚钐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存在着基础规则匮乏、过程强调行政导向、协调机制不足、网络空间失序等困境.结构功能主义与乡村治理法治化深度嵌合,也为探索新媒体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提出更加适配的研究视角.重视规范构造、牢固法治理念、建立协同参与机制、强化监管体系能够优化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适应、目标、整合和维模功能.

    乡村治理法治化新媒体结构功能主义

    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性:困境与突破

    郭险峰郭堂辉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下,在乡村内在社会发生分化,外在社会"内卷"剧烈的环境下,乡村治理要从"懵懂稚嫩"演进更迭到现代化,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困境重重.历史和实践表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于乡村的主体力量——农民的能动参与和作用发挥.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难以有机嵌合,农民主体与政府、外来产业资本、集体等主体的治理排序位次逻辑不清,农民主体性提升受到现行治理格局的约束性强,农民主体性提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存在理论和实践偏差等等困境,需要体系化突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质效提升,促使农民充分认知自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作为能力,提升能力与地位的适应性;三是发展乡村产业,激励农民积极投身经济实践,以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场域耦合要求,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动力;四是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机制化运行,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农民主体性乡村治理现代化

    地方政府主导型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如何"破局"?

    孙宇张绰罗玮琳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现实的迫切呼唤.数据交易场所是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关键,但是,数据交易场所数量多、场内交易数据量少的困局始终未能解决.从剖析数据交易的内容特征和对治理机制的需求分析,破局的关键在于,一是充分认识"多对多交易"的市场类型最具效率,激发数据交易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在于推动形成"多对多交易"的市场体系;二是各地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场所应遵循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规则,并作为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的"地方频道",实现与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的互联互通;三是构建技术标准、市场合约和法律强制三位一体的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规则迫在眉睫,以回应数据交易在交易监管、商品定价和产权界定三个方面的治理机制要求.

    地方政府主导型数据交易场所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数据交易机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治理:发展趋势、潜在风险与应对思路

    李泽西黄进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与现实应用喻示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社会治理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治理工具的范畴及国家安全治理的架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国家安全治理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会推动国家安全治理迈向治理过程数据驱动化、治理服务个性智能化、治理安全预测动态化.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的运用会带来三大安全风险,包括网络稳固性的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对政治秩序的潜在干扰,具体表现为网络攻击的转变、安全漏洞的扩散、信息操控、文化入侵、行业垄断和秩序干预.为应对上述风险,文章指出要构建网络安全规范体系以强化基础防御、制定意识形态安全策略以引导关键领域、加强政治秩序安全防线以保障社会稳定.采取综合性策略后,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治理的安全挑战,预防潜在风险,强化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适应性和韧性.

    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国家安全治理ChatGPT

    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整合型"培养的理念与架构

    熊征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民族地区服务的意愿及能力较为薄弱的瓶颈问题,高校应基于民族地区的地缘、社会与文化环境,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知行合一,贵于行之"的综合素养.依循肯·威尔伯的整合理论,从个体内在——专业素养(能力)、个体外在——行动素养(能力)、群体内在——跨文化行业素养(能力)以及群体外在——社会素养(能力)等四象限建构"整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信念与行为上的一体化发展,提高交互反思能力,为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嵌入地方社会建设夯实基础.

    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四象限

    传统协商治理:东北移民村的实践

    黄雪芹邢旭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移民聚集而居的传统乡村社会治理与通常所说的家族、宗法之治不同.东北移民村落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所组成的异质性社会,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形成了不同于士绅和宗族村落的传统协商治理形式.其中,东北移民村落具有短暂的历史形成期以及强迁徙性导致的弱等级化等特质,构成了传统协商的前置条件;该区域传统协商治理的形式由回应社会事务需求为议题开端,村落间各家户紧密联结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协商单元内经由多元主体展开协商,从而达致集体行动或决策.协商因子遍布在移民村落生产生活的社会秩序之中.探究东北移民村的传统协商治理实践,能够为吸取中国优秀传统的政治文化、丰富基层民主治理提供历史经验支持.

    移民村落传统协商协商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刘伟程洪宇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作用.其中,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的珍贵记忆和精神根脉.如何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处理好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式现代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数字时代下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张力及其纾解

    李赟王海荣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下治理主体呈现出多样化、流动性强的特征,治理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关联性强的特征,治理关系呈现出开放式、扁平化的特征,由此塑造了全新的治理情境.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正是数字时代下应对全新治理情境的必要举措.然而技术赋能并不等于技术万能,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科层制组织制度与数字技术扁平化之间的张力、部门层级联动与治理"数据烟囱"之间的张力、基层治理精细化与数据隐私保护之间的张力.因此应从构建分层级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促进基层政府数据的融通共享和加强治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三方面对张力予以纾解,将技术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治理情境基层治理数字治理数据安全

    社区治理的制度检视和效能探析

    曲广娣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一环.从制度检视的视角,有必要阐明社区治理体系的情感基因和信任基础,社区治理的制度理念及功能定位;并在辩证分析秩序与活力、供给与需求、创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在宏观上把依法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中观上明晰政府主导和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各自的范围与界限,在微观上找寻影响社区治理制度及效能转化的影响因子,调动社区这一基础的治理单元的自组织活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社区治理生长逻辑制度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