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有效性探讨

    丁磊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 40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复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比 2 组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负性情绪、干预有效性、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干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1 天、3 天、5 天,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于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老年

    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杜超王海川李振华桑原田...
    6-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年 3 月-2021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单纯行关节镜清除术,研究组采用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比较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5 周后,2 组肿瘤因子-α、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5 周后,2 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 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应用于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炎症水平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重度膝关节炎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关节镜清除术炎症因子

    双侧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的影响

    林晓旭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我院收治的 86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单侧PKP,观察组采用双侧PKP,比较 2组治疗效果及伤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虽然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但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情况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双侧穿刺伤椎功能

    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沈政锋陈龙万泉倪晓辉...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 1 月-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2 组均先使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在上肢肌张力缓解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MS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 4 周。比较2 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上肢肌张力。结果:治疗 4 周后,观察组上肢肌张力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24。06±4。63),高于对照组的(21。47±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联合痉挛肌治疗仪能降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肌张力,效果显著。

    痉挛性偏瘫DMS痉挛肌治疗仪肌张力

    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对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步态差异分析

    王玉涛
    16-2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牛津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步态差异分析。方法:选取 2019 年6 月-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 30 例。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炎的功能、行走能力、运动中关节平衡的能力、膝关节生物力学、下肢肌肉活动及步态变化。结果:术后 3 个月,2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低于UK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WOMAC量表中患侧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WOMAC量表中患侧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WOMAC量表中患侧膝关节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UK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2 组10m走和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较术前缩短,且TKA组短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2 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TKA组高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2 组着地髋关节屈角均较术前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着地膝关节屈角、着地踝关节背屈角均较术前缩小,且TKA组小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2 组股二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肌电活动均多于术前,且TKA组多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腓肠肌外侧肌肌电活动均较术前减少,且UKA组少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2 组步态周期总时间较术前缩短,患侧步长、患侧脚单支撑时间均较术前延长,患侧支撑最大垂直力均较术前增大,且TKA组步态周期总时间较UKA组短,患侧步长、患侧脚单支撑时间均较UKA组长,患侧支撑最大垂直力较UK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分别采用TKA与UKA的效果均较优,但相较于UKA,TKA对于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功能恢复更加快速,更具有应用价值。

    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牛津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步态分析

    三层紧密缝合法与AD缝合法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邓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层紧密缝合法与AD缝合法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 2019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三层紧密缝合法,对照组采用Allgrower-Donati(AD)缝合法。比较 2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 组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缝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d、术后 1周,2 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低于术后 1d,切口皮表温度高于术后 1d,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皮表温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与对照组的 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的切口周围炎症及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层紧密缝合法与AD缝合法两种缝合方式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三层紧密缝合法能够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但三层紧密缝合法手术时间、缝合时间相对较长。

    跟骨骨折SandersⅢ型Allgrower-Donati三层紧密缝合切口愈合并发症

    健康信念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易倩婷毛团员雷瑛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20 年 5 月-2022 年 4月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比较 2 组患者干预 1 个月后的知信行水平、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信念、知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CA量表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22±3。53)分、(42。02±4。05)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知信行水平,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不良心理状态。

    全髋关节置换术健康宣教健康信念模式依从性

    不同体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朱玉科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年1 月-2022 年 5 月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 10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仰卧位,观察组采取侧卧位。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代谢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手术、非负重下床活动、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的骨代谢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式中选取侧卧位体位,不仅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积极改善髋关节功能,还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PRFT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曹元荣朱开荣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损毁术(PRFT)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2 月-2021 年12 月于我院就诊的 63 例老年VCF经PVP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RFT治疗。比较 2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 2 组治疗前及治疗 1、3、6 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 2 组治疗前及治疗 6 个月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的ADL评分及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13%,与对照组的 2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支PRFT可缓解老年VCF经PVP术后的疼痛情况,提高腰椎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性较高。

    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损毁术疼痛

    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中的应用研究

    唐玉霞孙强赖金明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年6 月在安远县人民医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 60 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神经阻滞组和硬外膜组,每组各 30 例,硬膜外组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神经阻滞组患者采用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后进行手术。比较 2 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 15 分钟(T1)、麻醉后 60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 2 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比较 2 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比较 2 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比较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和硬膜外组患者T0、T1、T2、T3 时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和硬膜外组患者T0 时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 时,神经阻滞组患者MAP水平均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硬膜外组,持续时间均长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天,神经阻滞组和硬膜外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天、7 天神经阻滞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大于硬膜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小时、24 小时,神经阻滞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低于硬膜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 10。00%,与硬膜外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 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作用时间。

    股神经阻滞麻醉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膝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