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MMP-9、VEGF、Ang-2水平的研究

    王晨莉战杨王乐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于 2022 年 1 月~2024年 1 月从我院选择 9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组别划分依据原则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 2 周.对两组疗效、神经功能(NIH-SS)、生活质量(ADL)、血清血脂(LDL-C、TC、TG)和细胞因子(MMP-9、VEGF、Ang-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较对照组(77.08%),试验组治疗 2 周后的总有效率(93.75%)更高(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 2 周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LDL-C、TC、TG、MMP-9 水平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ADL评分和血清VEGF、Ang-2 水平升高,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认为可能与调节患者血脂和血清 MMP-9、VEGF、Ang-2 水平有关.

    急性脑梗死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

    逍遥散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作用

    姚荣胡博任雪雯邓宇童...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具体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 1(Th1)/Th2 型细胞因子所产生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 2022 年 3 月~2024 年 3 月接受治疗的 70 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7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每组 35 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行逍遥散加减治疗方式.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痤疮症状评分、血清辅助性T细胞 1(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痤疮症状评分更低,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痤疮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细胞 1(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具有明显的正向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痤疮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逍遥散加减中重度痤疮血清辅助性T细胞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鲍领芝梁娜庞志澜范肃洁...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三医院 2021 年 8月~2023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06 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 2 周临床总有效率为 94.34%,高于对照组 79.25%(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主证及次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眼动脉阻力指数(RI)、视野平均缺损下降,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神经病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促进视力及视野缺损的恢复,有助于提升西医治疗效果.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府逐瘀汤针刺视力眼动脉血流动力学

    葛根芩连汤联合肿痛安胶囊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Th17/Treg、龈沟液IL-1β、PGE2水平的影响

    李晓妮屈红昕魏婵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肿痛安胶囊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 17/调节T细胞(Th17/Treg)、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14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 57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肿痛安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 30 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水平、总有效率、Th17/Treg、龈沟液IL-1β、PGE2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h17/Treg、龈沟液IL-1β、PGE2 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肿痛安胶囊对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改善牙周症状.

    葛根芩连汤肿痛安胶囊慢性牙周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T细胞前列腺素E2

    补肺健脾益气通窍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研究

    邱峥马喜迎邵小霞景凤英...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补肺健脾益气通窍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8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79 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健脾益气通窍汤内服治疗.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包括鼻塞浊涕、头胀眩晕、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纤毛清除率(MCC)均高于对照组,而纤毛传输时间(MT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Nod样受体蛋白 3(NLR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1.14%(72/79),高于对照组患者 79.75%(63/79)(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39%(9/79)、7.59%(6/79)(P>0.05).结论:补肺健脾益气通窍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提升患者鼻粘膜纤毛传输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慢性鼻窦炎补肺健脾益气通窍汤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炎症因子

    理中汤加味结合针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功能及IL-17、Smad7、TGF-β1的影响

    刘亚娟宋康王小玉段风...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理中汤加味结合针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功能及IL-17、Smad7、TGF-β1 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口腔科于 2022 年5 月~2023 年6 月接受治疗的106 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106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理中汤加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进食改善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溃疡疼痛消失时间),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IL-17、Smad7、TGF-β1 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进食改善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溃疡疼痛消失时间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IL-17、Smad7、TGF-β1 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汤加味结合针刺可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与下调IL-17、TGF-β1 水平、上调Smad7 的表达和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理中汤加味针刺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功能

    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晶殷邦成常圣张莉雅...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93 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相对丰度、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治疗6 个月后的口腔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链球菌、韦荣氏菌相对丰度以及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6 个月后的口腔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口腔微生态菌群水平、减少炎性反应以及改善免疫功能.

    复发性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口腔菌群炎性因子

    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联合吞咽电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祖一萍丁洁刘杰袁大为...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联合吞咽电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 年1 月~2022 年11 月90 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给予吞咽电刺治疗)与观察组(n=46,联合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生命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WST)等级、标准吞咽评价量表(SSA)、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标准(F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吞咽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联合吞咽电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吞咽电刺激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生命质量

    穴位针刺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陈晨沈桂林纪璇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针刺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年3 月~2023 年 3 月于利辛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 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3 例.对照组接受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接受穴位针刺进行治疗.连续治疗 2 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 10m步行测试(10MWT)以及 6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两组步行能力,并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水平[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三磷酸肌醇(IP3)].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10MWT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AMP水平高于对照组,cGMP、IP3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可提升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并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下肢偏瘫穴位针刺功能性电刺激功能恢复步行能力

    揿针疗法配合耳穴压籽对急进高原人群高原反应、胃肠应激反应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

    杨华唐波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揿针疗法配合耳穴压籽对急进高原人群高原反应、胃肠应激反应及血清CRP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急进高原的 60 例成年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不采取任何针刺干预,观察组运用揿针疗法联合耳穴压籽.比较两组进入高原第 1d、进入高原第3d、进入高原第 5d的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胃肠应激反应、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血清CRP变化,并对比两组进入高原前1d、进入高原第3d、进入高原第5d的血红蛋白和皮质醇水平.结果:进入高原第1d、第 3d及第 5d,两组高原反应症状评分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进入高原第5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入高原第 1d、第 3d及第 5d,两组胃肠应激症状评分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进入高原第 1d、3d及 5d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pO2、HR、收缩压、舒张压、RR组间、时间点及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入高原第 3d及 5d 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入高原第 3d及 5d 收缩压、R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入高原第 5d HR、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进入高原后 1d及第 5d,两组CRP水平均高于进入高原前 1d,进入高原后第 5d,两组CRP水平均低于进入高原后第1d及3d(P<0.05),且观察组进入高原后第5d时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进入高原后第1d及第5d,两组血红蛋白、血浆皮质醇水平均高于进入高原前 1d,进入高原后第 5d,两组血红蛋白、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进入高原后第 1d(P<0.05),且观察组进入高原后第 5d时血浆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耳穴压籽可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和胃肠应激状态,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呼吸频率,缓解体内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揿针疗法耳穴压籽急进高原急性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