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证型治疗效果

    王达燕彩霞王胜杰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PD-1)和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不同证型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的 137 例接受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的NSCLC患者进行分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通过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治疗4 周后功能状态和证候变化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肺脾气虚30 例(21。74%),气虚痰湿证 46 例(33。33%),气血瘀滞证 34 例(24。64%),气阴两虚证 28 例(20。29%)。总体中位PFS(medi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6。0 个月(95%CI:4。5~8。4)。其中气血瘀滞证mPFS最高为7。8 个月(95%CI:5。5~10。0),气阴两虚证mPFS最低仅为 4。5 个月(95%CI:3。0~4。8)]。不同证型之间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7,P<0。01)。治疗 4 周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 23。6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62。6%。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 4 周期后KPS评分总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气血瘀滞证患者KPS 改善率最高,为 76。67%,其次为气虚痰湿 72。73%;气阴两虚证患者KPS改善率最低,为 35。71%。四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痰湿和气血瘀滞明显高于气阴两虚(P<0。01)。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满 4 周期后中医积分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肺脾气虚有效率为 34。48%;气虚痰湿有效率为 36。36%;气血瘀滞有效率为 60%;气阴两虚有效率为 25%。四个证型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瘀滞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97%。主要包括疲劳,皮肤瘙痒、红肿、水泡,肺炎,肝、肾、甲状腺、心脏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可分为肺脾气虚证、气虚痰湿证、气血瘀滞证、气阴两虚证,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对不同证型治疗效果不一,气阴两虚证治疗效果最差,可考虑更换方剂。

    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气阴两虚证无进展生存期

    健肝散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姚志刚王赵云杨维维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健肝散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2023 年 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CHB患者 92 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健肝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65%,与对照组的 82。61%相比较更高(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ALT、AST、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胁肋胀痛、腹胀便溏、食少纳呆、身倦乏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下降,Th1/Th2 细胞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IL-6、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Th1/Th2 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乳酸、DAO及内毒素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的 8。7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散联合抗病毒可增强对CHB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健肝散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理气健脾方辅助胃镜下注射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肝功能和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聂皓吴静苗园园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理气健脾方辅助胃镜下注射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肝功能和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74 例EGV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7例。对照组给予胃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气健脾方辅助治疗,理气健脾方持续治疗 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hild-Pugh等级评分及血清ALT、AST、TBiL、Alb水平;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EGV患者总有效率为 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2。97%(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Child-Pugh等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脾虚湿盛型EGV患者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5。41%和 10。8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和 29。73%(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9。73%,与对照组的 13。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理气健脾方辅助胃镜下注射治疗可改善EGV患者肝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理气健脾方胃镜下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消化道出血

    调神益智汤联合生物反馈对学龄期多动症患儿血清ACTH、CORT水平的影响

    苑成浩杨丽李明刘晓亮...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调神益智汤联合生物反馈对学龄期多动症患儿(脾虚肝亢证)注意力集中程度、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本院就诊 140 例学龄期多动症患儿(脾虚肝亢证)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70 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调神益智汤。比较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注意力集中情况[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血清学指标(ACTH、CORT)、认知情况[韦氏儿童智力表(C-WIS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NAP-Ⅳ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CTH水平、C-WISC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益智汤联合生物反馈对于学龄期多动症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注意控制,对于患儿预后有利。

    调神益智汤生物反馈多动症脾虚肝亢SNAP-Ⅳ

    脑梗康复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观察

    郭彪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康复汤重用黄芪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23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200 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 10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脑梗康复汤重用黄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两项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明显低于对照组(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y、D-D、TNF-α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cy、D-D、TNF-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康复汤重用黄芪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具有一定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症状表现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梗康复汤黄芪疗效

    疏肝健脾补肾辨证加减对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疗效及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的影响

    吴向荣郭敏廖德忠纪冬...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辨证加减对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接收的 128 例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64 例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研究组 64 例患者于上述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变化,并统计各组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TG-Ab、TPO-Ab、TSH均降低,T3、T4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TG-Ab、TPO-Ab、TS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T4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患者实施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疗效突出,能有效改善症状及体征,在纠正机体甲状腺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且安全性高。

    疏肝健脾补肾法左甲状腺素钠片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甲状腺自身抗体

    益肾化瘀降浊方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影响

    周敏王晓星刘贤亮张小敏...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益肾化瘀降浊方联合腹膜透析(PD)治疗血瘀湿浊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5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97 例血瘀湿浊证CR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n=48)使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n=49)予以益肾化瘀降浊方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 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及治疗 6 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残余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RRF]、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 6(IL-6)、高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UN、SCr、炎性指标(IL-6、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F患者实施益肾化瘀降浊方联合PD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还有助于恢复患者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益肾化瘀降浊方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炎症反应

    基于杨天鹏治伤理念中医传统治疗结合PKP治疗139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高仰贤曾勇李贤斌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中医骨伤科传统治疗方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成都骨科医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应用杨氏手法复位结合PKP治疗139 例80 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 115 例,男性 24 例,年龄 80~92 岁,伤椎 157 个椎体。收集临床治疗前后的腰背部疼痛评分数据和胸腰椎影像资料,对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P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然后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出院前VAS和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术后复查DR侧位片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治疗前,而Cobb角则较治疗前减小(P<0。01)。结论:中医骨伤科传统治疗方法结合PKP治疗极具难度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优势互补,安全高效。

    杨氏手法复位PKP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自拟补肾散寒止痛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王虹白刚赵青陈琦...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自拟补肾散寒止痛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0月~2023 年 10 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 78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口服自拟补肾散寒止痛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均治疗 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 和IL-1β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畏寒肢凉、晨僵、沉重、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TNF-α、IL-6 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Lequesn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散寒止痛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确,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自拟补肾散寒止痛汤加减温针灸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活血除痹方熏敷结合电针加点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

    梁鹏蒋红宁莉韦瑞文...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除痹方熏敷结合电针加点穴在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 110 例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患者随机分成 2 组,各组 55 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活血除痹方熏敷及电针加点穴治疗,两组均治疗 1 个月,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 2 例,观察组脱落 1 例,比较各组临床数据情况: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主症与次症)积分变化、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疼痛评分(VAS)变化、Lysholm膝关节功能系统评分(LKSS)变化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92。59%vs75。47%),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与次症)积分、IL-1β及IL-6、TNF-α水平、LKSS具体评分及ROM具体评分、VAS具体的评分等相关的指标对比,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与次症)积分、IL-1β及IL-6、TNF-α水平、LKSS具体评分及ROM具体评分、VAS具体的评分等方面的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与次症)积分、IL-1β及IL-6、TNF-α水平、LKSS具体评分及ROM具体评分、VAS具体的评分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1。85%、3。77%),P>0。05。结论:活血除痹方熏敷结合电针加点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佳,患者疼痛缓解,症状改善,炎症指标显著下降,机体恢复较好,患者膝关节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活血除痹方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熏敷电针加点穴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