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PD-1)和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不同证型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的 137 例接受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的NSCLC患者进行分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通过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治疗4 周后功能状态和证候变化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肺脾气虚30 例(21.74%),气虚痰湿证 46 例(33.33%),气血瘀滞证 34 例(24.64%),气阴两虚证 28 例(20.29%).总体中位PFS(medi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6.0 个月(95%CI:4.5~8.4).其中气血瘀滞证mPFS最高为7.8 个月(95%CI:5.5~10.0),气阴两虚证mPFS最低仅为 4.5 个月(95%CI:3.0~4.8)].不同证型之间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7,P<0.01).治疗 4 周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 23.6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62.6%.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 4 周期后KPS评分总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气血瘀滞证患者KPS 改善率最高,为 76.67%,其次为气虚痰湿 72.73%;气阴两虚证患者KPS改善率最低,为 35.71%.四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痰湿和气血瘀滞明显高于气阴两虚(P<0.01).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满 4 周期后中医积分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肺脾气虚有效率为 34.48%;气虚痰湿有效率为 36.36%;气血瘀滞有效率为 60%;气阴两虚有效率为 25%.四个证型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瘀滞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97%.主要包括疲劳,皮肤瘙痒、红肿、水泡,肺炎,肝、肾、甲状腺、心脏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可分为肺脾气虚证、气虚痰湿证、气血瘀滞证、气阴两虚证,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对不同证型治疗效果不一,气阴两虚证治疗效果最差,可考虑更换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