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文素养融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李惠萍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人文素养融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如在地方文化场馆中开展现场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精神,发挥体验教育与现场教学的优势。同时,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全面成才成长为主线,将"三种精神"和"五种文化"深度融入通识教育,构建"1+X"人文素养融入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

    人文素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讨

    向君子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这是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美术学专业课程为例,就其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思政融入价值融入路径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昌吉学院为例

    刘敏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应用文写作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培养高校大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意义深远,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未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得更加专业。对此,文章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分析了导致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培养路径

    造型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周倩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对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造型基础课程思政进行了几点思考,探索造型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对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激发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课程思政

    高校辅导员管理能力对学风建设的影响研究

    王媛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中的骨干,需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促进学风建设。文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辅导员管理能力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旨在助力高校学生提升思想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管理能力学风建设

    耕读教育融入"耕心"育人的路径研究

    杨芳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功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耕心田、育新人的"耕心"工作,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阵地"弘扬耕读文化,利用"校外阵地"开展耕读劳动,利用"网络阵地"传承耕读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奉献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用耕读教育净化高职院校学生心灵,让学生成为顶天立地、勇于探索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之"钙"。

    耕读教育"耕心"育人辅导员

    高职院校美育机制构建与实施路径探析

    余可君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美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审美情感,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文章旨在探讨高职院校美育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路径,为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审美素养的优秀人才提供指导。

    高职院校美育机制审美观

    基于多元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张业磊李丹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多元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多元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并从构成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即思维特征、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和知识构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多元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通过对多元实践教学的理论分析,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多元实践教学创新能力高等教育

    专创融合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韦海宏韦妙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在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之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和调整,为了完善其模式架构,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桂西北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现实路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结合企业案例及项目,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为依托,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和解决方案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我国目前创新创业现状、企业项目孵化全流程和相关政策扶持情况等,以专业教育生态为准则,采用实际操作与思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索如何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并从实践角度出发评估融合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陈超超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对其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其中音乐教育专业是高校专门开设的重点专业,以此来培养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应用,为今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奥尔夫教学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