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别山党史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探析

    程华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包括红色历史事件、红色英才、红色文艺以及红色遗址遗迹等,这些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们不仅有助于深刻展现"纲要"课的价值指引,还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场地.将大别山党史资源有效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路径主要包括:提升"纲要"课教师对大别山党史资源的认识和党史文化素养;精选与"纲要"课内容相契合的大别山党史资源作为教学素材;精心设计并组织"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使大别山地区的红色事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开展沉浸式教学,将大别山党史资源融入"纲要"课的隐形课堂;充分利用大别山党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

    大别山党史资源"纲要"课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电力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马婷婷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电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电力专业课程思政,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培养具备红色精神的电力专业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电力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电力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最后探讨了红色文化融入电力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

    新时代红色文化电力专业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探索

    钱林娜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政工作体系的建设,建立精细化思政工作机制,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顺利实现.为此,可以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教育管理服务模式,促进思政工作的全面渗透,使"育人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的背景与内涵,针对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建设策略.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郑炜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特有的时代价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认知能力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容易受到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畸形价值观的诱导.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丰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助于深化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

    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王梦凡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者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教育形式方法较为单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凭借其独特优势,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成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以及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同伴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

    万小莲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环节,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对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进行分析,探究其融入过程中的现实需求,重点研究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

    劳动教育高校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责探索

    张越美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揭示辅导员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和责任.研究发现,辅导员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如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教育方式更新等.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师生沟通、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应持续加强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程创新教学探讨

    李欢恒孙雅君曹琪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中华民族致力于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务必在立德树人目标导向下,科学筹划育人工作,运用好思政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让思政课在育人中有突出表现.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有所变化,高职院校将其融入育人活动,需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与爱国主义内涵,确定其在思政课中应用的"度".文章立足高职院校视角,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原则,并探索二者融合的教学创新策略,以期对国内高职院校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做好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高职思政课程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实践活动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究

    芮方莹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大思政课"的提出,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在"大思政课"视域下,仍存在社会大课堂利用不充分、职业教育育人元素融入不足、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需善用"大思政课"的理念,通过建立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来提升思政课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大思政课"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工科专业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姜芦洋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程教育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亦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联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应坚持课程体系设计原则、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原则、教学方法创新原则,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创新评价机制,构建结构科学、过程合理、内容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体系等措施,以达到思政课与专业课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工科专业思政课专业课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