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法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法学
时代法学

李双元

双月刊

1672-769X

sdfx.law@163.com

0731-88875005

410081

长沙市岳麓山

时代法学/Journal Present Day Law Science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学理论学术期刊,宗旨是:反映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问题,促进法学研究与教学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国家监察体制研究进展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李超民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6年至2023年收录的1010篇关于国家监察体制论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其关键词、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四个结论:一是现阶段关于国家监察体制的研究成果持续增多,但高水平研究成果并不多;二是研究机构、人员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协作研究成果并不多;三是以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中起到表率作用;四是国家监察体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掌握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进行全面集中监督的反腐败体制.

    国家监察体制Citespace研究图谱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环境法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彭中遥
    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中国本土特色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乃是当前中国环境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以来SSCI收录的2833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力求全方位解析国际环境法学研究的热点议题与最新进展.研究发现:(1)近年来国际环境法学研究文献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相关研究成果亦在逐步增长,但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文献尚不多见.(2)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环境政策与法律、国际环境协定与全球环境保护、环境要素与环境保护行为、环境权利与环境正义、清洁能源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个方面.这表明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指引下,环境保护领域各类法律议题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3)未来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应综合运用规范分析、计量分析及实证分析等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式;逐步拓宽研究视野,拉伸环境法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加强对环境正义、环境权利等基础性学理问题的探讨,厚植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本土特色.

    国际环境法学可视化工具知识图谱SSCI

    "漂移"的法锁:中国区块链证据研究的融合方案

    苏泽琳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证据的自我鉴真功能改善了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困境,对区块链证据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可加速诉讼信息化发展及智慧法院建设的进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借助于软件CiteSpace5.8.R3,以CNKI数据库及WOS数据库中的文献为样本,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脉络演进等图谱,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研究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国内外"区块链证据"发文量逐年递增,并呈现出研究热点技术化、研究观点本土化、研究前沿实践化的发展趋势,单凭中国本土司法理论和实践的滋养无法为区块链证据规则的构建和完善提供良性发展的土壤,应当重视运用国内外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着重于聚焦区块链证据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渠道.

    区块链证据文献计量法证据法的漂移法锁

    基于案例推理的法律人工智能建模——以海波案例系统的法律解析为中心

    王彬赵泽
    4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推理系统采取符号主义的路径进行法律人工智能建模,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刻画案例推理的过程,但是,传统逻辑工具难以对案例推理过程中的可废止过程进行刻画和表达.运用论证理论中的论证型式工具,对经典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可重构案例推理系统的逻辑模型,明确案例推理系统的智能界限.基于案例推理系统逻辑模型的解析,反思当下司法实践中的类案系统,可证立人工智能辅助司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推理人工智能论证型式类比推理类比论证

    身份权利保护的"参照适用"释义

    李玉莹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1001条首次规定身份权利,对身份权利的保护采适用与参照适用的双层立法设计,从而为身份权利提供了参照人格权保护的可能性与延展性,进一步完善了法典背景下的身份权利保护.准确的适用《民法典》第1001条,发挥其原有的立法目的与价值,核心在于对身份权利保护的"参照适用"进行释义.首先应对身份以及身份权利的《民法典》理解进行明确,理清《民法典》中身份权利的内涵.其次应遵循法条原意,在适用位阶上,对能够直接适用身份权利保护的法律规范进行梳理;最后在严格恪守法条文义中"根据其性质"的参照适用要求时,辅以身份权利所具有的价值意蕴综合进行人格权编"参照适用"的规范性考量,以期达到《民法典》完善身份权利保护的立法初衷.

    身份权利人格权保护参照适用人格权编

    涉外不正当竞争冲突规范的区分式立法及我国的因应

    邹国勇徐袁格菲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调整不正当竞争纠纷时存在的规制路径、规制范围、承担责任上的法律冲突,许多国家从适用一般侵权冲突规范转向为涉外不正当竞争纠纷单独制定以"市场地规则"为主的区分式冲突规范.虽然"市场地规则"具有内在合理性,但其在适用范围上排除"只影响特定竞争者利益"的情形,不符合不正当竞争实体法的内在逻辑,因此,在制定区分式冲突规范时应采用"能否确定市场地"的标准,即在能确定市场所在地时,适用"市场地规则";反之,则适用以当事人协议选择的地点、更密切联系地、侵权行为地等为连结点的侵权冲突规范.我国也应当制定不正当竞争区分式冲突规范,但需要修正区分标准,并且在不能确定市场地时,适用以受害人营业机构所在地或当事人协议选择的地点作为连结点的侵权冲突规范.

    不正当竞争"市场地规则"区分式冲突规范

    论自动化行政正当性的实现

    曹立军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化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被重新定义,自动化的行政手段获得了新的作用空间和支配方式,算法权力与算法权利之间的张力正在成为自动化行政新的时代命题.基于此,应当以自动化行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不同国家自动化行政风险控制方法的比较,建构一种更适合我国的自动化行政正当性控制模式.最后循着该模式分别从规范层面与执行层面提出我国自动化行政正当性实现的两条进路.

    自动化行政算法权力算法权利

    "套路贷"刑事案件罪名认定困境及其应对研究

    郭哲汤亮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并没有针对"套路贷"的明确规定,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它只是司法实践中对部分新型"侵财类"犯罪行为特征的概括性评价,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合理界定和有效规制仍处于初期研讨阶段."套路贷"犯罪往往与涉黑犯罪交织,具有罪名基本固定、犯罪行为手段多样、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对"套路贷"刑事案件司法认定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主要表现在罪与非罪、罪名认定、财产认定和依法打击等方面.通过对近两年"套路贷"犯罪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对司法适用过程中罪与非罪、罪名认定、犯罪数额认定提出对策建议.

    套路贷民间借贷扫黑除恶司法实践刑事案件

    从手段到目的:人民法院司法考核的内卷化与行政化——以A市F区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视角

    孙琳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法院司法考核有从手段上升为目的的倾向.以A市F区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例,该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所取得的荣誉数量与新收民商事案件数量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缘由是,该法院为达到考核要求人为"注入""甩干"审理时间短、以撤诉方式结案的物业服务合同和供用热力合同的串案,由此揭示了当前同级法院司法考核的内卷化和上下级法院司法考核的行政化.对此,应从设置灵活的司法考核规则,构建多元的司法考核程序,以及科学地运用司法考核结果等方面对司法考核予以优化.

    司法考核内卷化行政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替代争议解决方式(ADR)

    "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批判

    何燕华陈露
    109-11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兴起,并因其政治属性而受到诸多国家推崇.理论上,"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存在效力的不确定性、适用范围的模糊性以及制度霸权的特征.实践中,"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双重的评判标准.南海仲裁裁决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替代国条款,这两个实例都揭示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的制度霸权与压制异己属性.推崇规则之治实为意图不遵守国际法,削弱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权威.中国倡导"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在国内法治建设过程中将国际法纳入考量,在参与全球治理实践中积极践行国际法之治.

    国际秩序规则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