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捕集工艺技术的设计与减排能力分析

    吕长剑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和应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处理碳捕集与燃烧过程的先后顺序主要的技术路径包括预燃烧捕捉、富氧燃烧技术和燃烧后捕捉3种类型,其中燃烧后捕集在技术上最为成熟且应用广泛。据统计全球已有573个碳捕捉项目,且在逐年增加,预计在2023年每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320。9 Mt。本文利用模拟软件ASPEN HYSYS,对一套碳捕集流程进行了减排能力的分析,碳捕集的主要流程包括合成气脱硫部分、一氧化碳变换、变换气脱硫、CO2捕集和压缩。根据计算,装置可生产二氧化碳产品339。4 t/h。与原有流程相比,在新增碳捕集流程后可减少约265 t/h的二氧化碳排放。

    碳捕捉技术CCUS技术一氧化碳变换CO2排放量

    浅谈LNG罐区管廊与上罐平台设计

    胡润涛任伟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 LNG接收站罐区管廊与上罐平台的整体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总结了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希望能为将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LNG罐区管廊上罐平台

    滚轮式抽拉装置在重型可抽管束换热器中的应用

    陈颖琦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U形管式、浮头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项目中常见的换热器类型,这类换热器的管束可以从换热器壳体内抽出,便于清洗换热管外壁。为方便管束在制造、维修等过程的抽出和装入,减小抽装过程中的阻力,保护折流板和支持板,需要设置管束抽拉装置,工程中有几种典型的管束抽拉装置结构,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满足重型管束换热器的抽芯需要,在标准滚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并结合项目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滚轮装置的结构和优势以及设计和制造时的关注要点。鉴于以往的工程经验,该滚轮式管束抽拉装置在装置大型化的趋势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滚轮管束抽芯支撑型钢滑道

    水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自然衰减过程及相关监测方法

    张怡人任雷刘洋
    222-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磺胺类药物作为抗生素的一种,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其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并进一步导致抗药性基因的传播。目前已经有磺胺类药物在水体中检出,这表明其具有持续性,更加突出了了解其在水体中自然衰减过程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水体中磺胺类药物的自然衰减过程,特别是生物降解评估。着重评估了生物降解的特征及影响生物降解的各项参数,并总结了磺胺类抗生素在自然衰减过程中的检测手段,为评估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传播并提出相关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磺胺类药物自然衰减生物降解监测

    珠三角某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地方立法研究

    王照宜霍志轩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珠三角某市全面推进减排治污工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零散工业废水集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受限于上位法没有对零散工业废水的监管做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法律依据不足。本研究对珠三角某市零散工业废水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处理等全过程有关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出当前珠三角某市零散工业废水治理存在废水产生量底数不清、企业储存设施不规范、台账不健全、违法成本低取证难等问题和挑战,并针对性提出立法建议,以期能为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地方性法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零散工业废水地方立法立法研究

    莜麦秸秆/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

    哈斯朱文旭
    228-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壳聚糖和纤维素为原料,用不同的混合方法制备了三种纤维素/壳聚糖吸附剂KE-XK、C-XK、NJ-XK,并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XK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20℃,pH值6,吸附时间20 min。

    纤维素壳聚糖重金属吸附剂

    电镀厂地下水井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价——以广州市S区为例

    徐接胜陈爽张国溢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S区电镀厂地下水井水质中10种重金属和常规水质指标进行连续5年(2016-2020年)调查研究,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中重金属对成人与儿童两人群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区电镀企业地下水中重金属致癌物质引起的风险As的致癌风险水平成人主要集中在10-5 a-1,儿童主要集中在10-4 a-1,超过瑞典、荷兰、英国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接近ICRP规定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应引起重视,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电镀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纳米零价铁用于污染场地的修复

    郑书瑞艾贤军刘小娟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纳米零价铁(nZVI)用于地下水修复的应用已被研究,因为其具有减少多氯联苯、氯化溶剂和重金属等地下污染物的潜力。由于其高反应性,nZVI在环境部门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因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和实地研究来评估其有效性。本文对nZVI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主要对nZVI与氯化溶剂的反应路径和影响nZVI与氯化溶剂反应活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优化其进行地下修复的工作。

    纳米零价铁氯化溶剂场地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孙佳星苟东晓高雯苏宪章...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为例,探究了应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土壤石油烃污染进行修复的设计及应用效果。地块受石油烃污染影响范围150 m2,方量合计为281 m3,设置9 口原位药剂注入井注入处理,经过10 d注入氧化,原超标点位土壤石油烃含量下降明显,去除率为99。6%,未超标点位土壤石油烃去除率为78。2%~92。4%,表明注入过程氧化剂在地下运移、充分接触污染物,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在该地块处理效果显著,为后续其他石油烃污染地块土壤原位修复项目提供参考。

    土壤修复石油烃污染原位化学氧化应用效果

    钢铁炼焦企业零排放工艺实践

    王倩煜陆正华
    241-243,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铁、炼焦企业工业新水消耗量巨大,合理利用废水资源进行回用可有效降低新水消耗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针对一次浓缩后的废水进行再次浓缩,以两级反渗透为核心工艺搭建全套工艺流程,实现厂内废水全回用。装置实际运行可靠,出水满足设计要求,整体工艺可行,可为同类型的废水处理提供参考。建议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废水特性与产量,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废水处理零排放反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