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对硝苯地平缓释片(Ι)一致性评价研究

    牟聪徐有坤吴青青
    34-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硝苯地平缓释片(Ⅰ)体外溶出评价方法,以原研制剂为参比,评价本公司一致性研究前后的自研制剂(以下简称自制 1、自制2),为质量一致性提供依据。选取0。3%吐温80 的不同pH值(pH值1。0,pH值4。0,pH值6。8,水)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 0。25,0。5,1,2,3,10,12 h的释放度,从而建立体外溶出曲线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最后采用相似因子法(f2)将自研制剂与参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本品体外溶出曲线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准确度、滤膜吸附、溶液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自小于 50,调整处方工艺后,自制 2 与参比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且f2 均大于 50。本品建立的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准确可靠,自制 1 与参比体外溶出不一致;自制 2 与参比溶出曲线相似,体外溶出一致。

    硝苯地平缓释片(Ι)体外溶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似因子法

    辅助剂环氧大豆油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

    董玉娇李进何坤陆伟...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热稳定分析研究了环氧大豆油作为辅助热稳定剂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大豆油单独使用时,不能改善PVC体系的热稳定性,软质PVC很快变色。当环氧大豆油与软质PVC的主热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并用时,能发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使软质PV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环氧大豆油对软质PVC透明度、白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环氧大豆油的用量不应高于 2 份,否则软质PVC的透明度、白度和力学性能下降。

    环氧大豆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透明度力学性能

    天然沸石改性方法及改性条件的研究

    霍俊梅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天然斜发沸石进行HCl、NaCl、NH4Cl、H2SO4、HDTMA、CH3COOH、NaOH7 种不同方法改性,寻求最佳的改性方法,制得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实验结果表明,HDTMA改性后的沸石对重金属Cd2+的去除率最高,因此选用HDTMA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沸石,同时研究了HDTMA改性剂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体积质量比、焙烧温度等影响改性沸石品质的潜在因素。得出最佳的改性沸石吸附剂的制备条件是:HDTMA溶液的质量浓度 5g/L,浸泡时间 12 h,体积质量比 10(mL : g),最佳焙烧温度 500℃。

    环境工程学天然沸石改性方法改性条件重金属镉

    两种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对皮肤舒缓和修复功效的研究

    王先浩张辉王晓梅刘菲...
    43-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种含有昆诺阿藜籽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的组合物对皮肤刺激的舒缓及修护作用。通过 HaCaT细胞因子表达试验、HaCaT细胞划痕试验、3D表皮模型丝聚蛋白表达试验、评估组合物的舒缓、促进皮肤屏障修护功效。结果表明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可抑制炎症因子IL-8、PGE-2、MCP-1 的表达,促进受损细胞修复和丝聚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舒缓、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功效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昆诺阿藜茵陈蒿细胞3D表皮模型舒缓修复皮肤屏障

    T型管油水分离效率的正交数值试验研究

    周三平任志豪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T型管广泛应用于油田的油水分离,影响其分离效率的因素较多。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T型管的管径、垂直管间距、垂直管数等三个几何参数和含油率、进口速度和分流比等三个操作参数共计 6 因素 3 水平设计了 18 组试验方案,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T型管分离效率的影响大小为垂直管数>垂直管间距>分流比>含油率>入口流速>管径。管径 60 mm、垂直管数 3、垂直管间距 1 000 mm、含油率 40%、入口流速 0。35 m/s、分流比 0。4 为T型管的最优结构组合,此时T型管的分离效率达到 99。99%。分离效率随垂直管数、垂直管间距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随分流比、含油率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管径和入口速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较小,其大小可视需要而定。

    T型管液液两相流油水分离正交试验数值模拟

    热解温度对原状茶渣生物炭理化性质影响

    蔡国飞李斌
    51-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弃茶渣(Tea Waste,TW)为原料,在不同温度(300,500,700 和 900℃)下热解制备茶渣生物炭(TW300、TW500、TW700 和TW900),通过BET、元素分析、XRD、FTIR、XPS及Raman等表征探究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和对废水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热解温度上升,茶渣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先增大后下降。高温下生物炭形成有序石墨碳结构,当热解温度达到700℃会在生物炭中形成微晶结构。有机官能团结果显示,生物炭中C=O和C=C等不饱和芳香族会随着热解温度升高逐渐减少,逐渐形成以苯环为主的石墨烯结构,表明提高热解温度可以提高生物炭的石墨化程度和芳香性。

    茶渣热解温度生物炭理化性质吸附

    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吕晶雪郎岩吴庆红张天...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有"仙草"美称的灵芝,富含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护肝、保护心血管、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系统等药效。综述了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宝贵药材提供一定的基础。

    灵芝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陈青清刘亚强
    57-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兼具了锌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全面系统梳理了碳材料(活性炭、多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生物质衍生碳和MOFs/COFs衍生碳)和赝电容材料(二氧化钌和MXene基材料)等电容型电极材料的储锌能力,归纳了金属锌、锰基氧化物和钒基氧化物等电池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高性能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容型电极材料电池型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苦味酸检测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高国恒于汇川李宏达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 2008 年至 2023 年间与"苦味酸检测"主题相关的 123 篇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呈现,探讨了苦味酸检测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些关于苦味酸检测的新方法,重点分析了荧光探针法检测苦味酸。

    苦味酸中国知网可视化检测

    海上油气田生产水处理工艺及新技术浅析

    王新乐刘铭辉林晨王妮...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原油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愈发严峻。近年来,海上油气产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增长极。海上油气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水,需要经过合适的工艺处理后达到相应标准进行排放或回注。渤海油气田生产水通常采用"沉降-气浮-过滤"工艺处理后回注地层,南海北部湾油气田生产水通常采用"水力旋流-过滤"工艺处理后回注地层,但对于低渗透油气田,生产水处理工艺末端通常增加陶瓷膜处理;南海其他油气田及东海油气田生产水通常采用"水力旋流-沉降/旋流气浮"工艺处理达标后外排。旋流过滤、单罐双级气浮选、纤维聚结分离技术等生产水处理新技术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油水分离技术的结合,膜分离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海上油气田生产精细处理,但各项新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海上油气田生产水处理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