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卢传华

双月刊

1009-7201

jsyxzz@163.com

0531-86336634

250014

济南市文化东路49号

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精神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9-7201 CN37-1454/R。双月刊,邮发代号:24-208。以“服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着重报道精神医学、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设论著、论文、学术交流、短著与病例报告、综述、学术论坛等栏目,适应于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护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医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381页

    童年创伤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与经验回避的链式中介作用

    贾鹏王维勋
    38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童年创伤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与经验回避在两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SF)、人际关系量表(IRS)、接纳与行动问卷(AQQ-Ⅱ)以及青少年自伤行为问卷(ANSAQ)对山东省某中学39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Q-SF评分与AQQ-Ⅱ、ANSAQ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IRS评分与CTQ-SF、AQQ-11、ANSAQ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AQQ-Ⅱ评分与ANSAQ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中介模型分析表明,童年创伤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直接效应,人际关系、经验回避在童年创伤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两者间有单独中介作用,人际关系-经验回避有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9.811%、7.547%、20.755%.结论 人际关系和经验回避在童年创伤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童年创伤人际关系经验回避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全病程管理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麻钰超于东升白延欣马军...
    387-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病程管理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病程管理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第8、16、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绪,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估生活质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HAMD、HAMA、Q-LES-Q-SF评分.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AMD、HAMA、Q-LES-Q-SF评分的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显著(P<0.001).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8、16、24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基线时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16、24周末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治疗后第8、16、24周末Q-LES-Q-SF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8、24周末Q-LES-Q-SF评分均较基线时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16、24周末Q-LES-Q-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全病程管理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较好.

    全病程管理模式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生活质量焦虑

    国际视域下癌症丧亲者心理相关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王玉王莉张秀杰史瑶...
    39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癌症丧亲者心理领域的文献,梳理该领域研究脉络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从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0日收录在内的癌症丧亲者心理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465篇;该领域年度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表相关文献收录较多期刊是肿瘤学类期刊,其中Psycho-Oncology收录最多;国际发文量前三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和瑞典;Tohoku Univ(日本东北大学)、Karolinska Inst(卡洛琳斯卡大学)、Tsukuba Med Ctr Hosp(筑波医院)等机构发文量较多;以Miyashita M、Morita T、Shima Y等作者为主要贡献者;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bereaved family"(丧亲家庭)、"cancer patient"(癌症患者)、"palliative care"(姑息治疗)等;"depressive symptom"(抑郁症状)、"qualitative research"(质性研究)、"adolescent"(青少年)等是近年突现词.结论 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癌症丧亲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不同丧亲人群的心理问题及预防、进行多样化干预研究等方面;发展本土化干预措施及监测其效果、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癌症丧亲者心理健康CiteSpace知识图谱

    天麻素调节CREB/BDNF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及海马组织损伤的影响

    施翠翠潘宇鸿孟祥宇周广凤...
    398-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GAS)对精神分裂症(SCH)大鼠神经损伤的修复能力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使用MK-801构建SCH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GAS-L组、GAS-H组)、天麻素高剂量+通路抑制剂组(GAS-H+H89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大鼠进行刻板行为学评分、Morris水迷宫评分,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排列无序、神经元大面积丢失、整体结构破坏,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停留时间缩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随着GAS剂量的增加,GAS-L组、GAS-H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停留时间延长,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GAS-H组比较,GAS-H+H89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加重,大鼠刻板行为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停留时间缩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CAT、SOD、GSH-Px)和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天麻素可改善SCH大鼠神经元损伤,可能与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天麻素精神分裂症神经损伤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我国四省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现状与应对策略

    黄庆之陈云奚蕊马瑀涵...
    404-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现状,查找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北京市、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的省、市、区县三级精防管理人员、基层精防工作人员以及精神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区域的精神卫生和精神康复资源、患者的家庭照护和康复支持需求等多方面的情况.结果 从服务资源方面来看,山东省最为丰富;从药物维持治疗政策支持来看,北京市的覆盖率最高;从精神康复开展情况来看,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数量仍然匮乏,大多数区域康复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不同省市精神康复服务纳入医保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家庭照护和康复支持来看,经济困难是监护人和患者接受社区康复面临最大的困难.不同省市精神康复商业保险机制建立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社区康复存在康复者权益受限、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康复服务发展滞后、各部门缺乏有效配合以及缺乏有效的商业保险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切实发挥政府主导托底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在全社会开展积极的精神卫生宣传以及通过立法探索建立精神障碍综合保险机制,以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持续性发展.

    社区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政策建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实践研究

    张宇张爱艳张开红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的增加,服务管控工作中存在的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建设和实践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亟待进行革新和改良.首先,应当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的制度体系,尤其要注重完善分级管控、收治保障及监护等基本制度;其次,应当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基础建设工作,扭转精神卫生资源不足的现状;最后,应当深入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的实践工作,解决随访管控困难等实践难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控精神卫生社区管控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温天杨龙怡帆丁楠简佳...
    414-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抑郁障碍防治项目的数据,该项目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共纳入94例社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分别为中西药联合组(29例)、中药组(29例)和西药组(36例).治疗分两阶段,共16周,第一阶段(1~8周)分别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中西药联合组)、单用舒肝解郁胶囊(中药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或)度洛西汀(西药组)治疗,第二阶段(9~16周)对第一阶段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不佳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在基线、治疗后第4、8、12、16周末使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使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不良事件记录表评估安全性,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和脱落率评估依从性.结果 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三组MADRS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MADRS减分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中西药联合组HAMA减分率高于西药组(P<0.05).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第一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减分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和HAMA减分率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5).每个时间节点三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TESS评分、MMAS-8评分以及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程、发作次数和本次发作持续时间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P<0.05),但总病程与发作次数的相互作用会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总体疗效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安全性和依从性均有保证.

    舒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社区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丁鑫陈莉薛颖李海燕...
    42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结直肠癌(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146例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造口自我效能量表(SSES)及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进行评定,对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再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已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146例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中,SIS评分为(69.97±5.27)分,93例发生病耻感,病耻感发生率为63.70%.未发生组与发生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肠造口漏味频率、PSSS及SSE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造口漏味频率、PSSS和SSES评分是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5项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4~0.99);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拟合优度检验的x2=12.734,P=0.121.结论 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较高,年龄、受教育程度、造口漏味频率、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是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风险,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

    结直肠癌肠造口病耻感影响因素

    同伴互助学习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陶佳朱文礼张必兰赵慧...
    425-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采用配对法匹配.对照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SES、GSES、ADL总分及BADL、IADL分量表分均较各自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SQLS总分及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精力/症状分量表分均较各自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互助学习能够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伴互助学习男性精神分裂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