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

亓殿强

半月刊

1672-2221

0531-81758321 81758319

250011

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当代教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由山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干部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比较教育哲学

    王晓晓高伟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为教育哲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时代问题的有效反思是教育哲学理论效力的评价标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教育哲学何去何从,何所作为,既是创生新的教育哲学的时代机遇,也是新时代教育哲学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为了提高理论效力,教育哲学必须在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本质特征的同时转变自身的形象,而比较教育哲学的提出是教育哲学回应时代要求的可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哲学

    尊严呵护与儿童成长:教育生活何以可能

    顾丽梅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种充满良善意义的教育生活应在探寻儿童尊严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构筑一种符合人性尊严的教育生活方式,以“不羞辱”为伦理道德底线;承认和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尊严权利;保护儿童尊严;提升儿童尊严德性和追求尊严生活的能力.唯有致力于对“有尊严的教育生活”的价值理想和制度德性的积极追求,现代教育才能不负完善人性发展的重大使命.

    尊严儿童成长教育生活尊严德性尊严生活

    乡土课程建设的三种境界及其反思

    段会冬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关于乡土课程的研究并未将“学生”放置在研究的中心.境界视角的引入,有助于重新审视不同学校的乡土课程实践,将“学生”带回乡土课程研究的中心.相比于“参观展览”境界中学生的缺失以及“局部添加”境界中部分学生的出彩,“化民成俗”境界更加强调所有学生的发展.要引导乡土课程建设逐渐从“参观展览”境界或“局部添加”境界走向“化民成俗”境界,必须跳出资源的思维,摆脱加减法的两难,重新思考乡土的意义,将乡土视为一种育人的方式,寻求整个育人体系的变革.

    乡土课程“参观展览”境界“局部添加”境界“化民成俗”境界

    乡土课程建设:现实起点、时空规约与实践旨向

    吴彦彤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与“乡村”是社会时空中意象不同但过程统一的非对立存在,乡土课程建设需避免囿于“为农”或“去农”的理念论辩之中,而应把乡村社会和乡村学生的现实境况作为思考乡土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解读乡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学生体验中“时间”和“空间”的内涵,可以揭示乡村社会的观念与实践对乡土课程的外部制约,以及乡村学生体验中“在地”意义与乡土课程的主客关联.乡土课程建设的时空规约性,决定了乡土课程建设的实践,应该契合乡村社会结构,弥合乡村学生体验,并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达成适用与有效.

    乡土课程建设现实起点社会时空实践旨向

    教师实践智慧的阻隔与培育

    李润洲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实践智慧既是教师基于“为学生好”的意向而形成的德性智慧,也是教师基于经验又超越经验的理性智慧,还是教师不断自我超越的创新智慧.时下,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主要面临着德性智慧的德知与德行的背离、理性智慧的经验与理论的割裂和创新智慧的有心与无力的尴尬等阻隔.因此,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至少需廓清自我心像,坚守德知与德行的统一;关注具体情境,寻求经验与理论的融通;勇于自我创新,实现德性与理性的互促.

    教师实践智慧德性智慧理性智慧创新智慧

    追求卓越:新时代教师教学思想力及其养成

    张金运程良宏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思想力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生活的洞察,是驱动教师教学变革,实现教学卓越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教学思想力包括三方面:教师对教学生活的感知力、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力和教师教学思想的表达力.具备教学思想力有助于教师体认教学经验、反思教学生活、形成教学风格.当下,受到现代性的影响,教学生活的绩效化、专业学习的碎片化、闲暇生活的泛娱乐化导致了教师教学思想力的不足.新时代下教学思想力的养成需要通过确认教师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写作、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来逐步实现.

    教学卓越教学思想力洞察教学生活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协同效应

    傅树京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制度组成了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对三个制度的优劣性分析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可以促进对方功能的发挥,可以产生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为了在现实层面实现制度体系协同效应,需要对三个制度进行优化组合.分别以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制度中的某一个为主,同时以另外两个为辅,这种主辅结合的优化组合方式,对校长专业发展的促进可以起到增强效应和增加效应的作用机制.

    制度体系的协同效应校长专业发展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文化-认知性制度

    控制论视域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建构

    邵成智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形态存在多种可能发展空间,但又总存在一种潜在的控制力量让它朝着某种特定的方向发展.这种控制力量始终由教师主导,教师对师生关系施控前后的可能发展空间的比值就是教师的教育控制力.教师主要运用负反馈调节来扩大自身的教育控制力,然而,因为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教师企图将师生关系控制在某种唯一的状态下,从而产生诸多控制放大效应,以致破坏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教育控制力控制论控制放大效应

    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泥泞前行与顶层设计

    高千原珂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乡村教育领域的具体展现和应用.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立足于当下实施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在把握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乡村内外部治理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教育治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治理面临着泥泞前行的现实困境,如治理价值取向缺失、治理主体单一化、治理机制行政化、治理方式简单化和治理环境恶劣化等.要突破这些困境,就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即推进乡村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机制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和治理环境现代化.

    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治理顶层设计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难为与可为

    李梅阮成武王清涛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行已逾十年,对完善教师工资制度、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陷入了难为困境.借助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研究的史密斯模型加以分析,发现此难为困境主要表现为:理想化政策科学性缺损、执行机构裁量权泛滥、目标群体认同感缺失以及执行环境支持力虚脱.为此,应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可行性;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政策执行力;立足教师发展,强化政策民主参与;加强政策宣传,释放政策感召力.这是破解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困境的可为路径.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