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酸与无机酸对煤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对比研究

    梁锋田军孙功帅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酸化压裂液体系,以甲酸与氢氟酸为代表对煤样进行溶蚀处理,来探索有机酸与无机酸对煤样的力学损伤规律,采用单轴压缩实验,解释酸液对煤体力学性质的改造机理.结果表明,氢氟酸降低原煤的抗压强度效果比甲酸显著,15%浓度氢氟酸煤样的峰值应力比原煤低 54.28%,失稳破坏所需的总能量比原煤降低 73.73%,抗压强度综合改造效果最好.甲酸提高煤的韧性效果比氢氟酸显著,15%浓度甲酸煤样峰值应变较于原煤仅降低18.80%,总能量输入速率较缓且数值较高,韧性综合改造效果最好.

    酸化处理单轴压缩抗压强度能量耗散脆性韧性

    孤岛仰采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研究及防治

    刘建伟
    100-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冲击地压孤岛仰采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从影响冲击地压多种因素和数值模拟对常村煤矿MZ21010 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根据"三限三强"的防冲原则,优化各项防冲措施参数,对工作面实施综合防冲措施.从已经回采的三个月各项监测指标分析,工作面采取的防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冲击地压孤岛仰采防冲措施

    山东省宁汶煤田鑫安煤矿3煤层开采水害隐患分析

    姜星孙强陆宇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明鑫安煤矿开采 3 煤层的水害隐患类型,分析水害对矿井的潜在威胁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现场质询、资料收集、井下踏勘的方法,逐一分析了煤矿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第四系砂砾层、新近系砂砾层、白垩系砂岩、3 煤层顶底板砂岩、三灰、十下灰、奥灰、老空积水对3 煤层开采的影响,排查分析出影响 3煤层开采的水害隐患类型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奥灰水和老空积水;采用"采后导水断裂带内含水层总厚度值"和"突水系数法"对开采 3 煤层的顶板砂岩充水危险性和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研究分析出开采 3 煤层水害隐患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3 煤顶板水害主要影响矿井中部、老空水主要影响矿井浅部、奥灰水主要影响矿井东部.

    水害隐患3煤层采后导水断裂带内含水层总厚度值突水系数法

    云顶煤业复杂煤层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王改伟周俊超
    109-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 12040 工作面地表布设观测点,使用RTK测量地表观测点坐标变化,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下沉,得出随推进距离的增加,地表沉陷逐渐呈现近似对称分布形式.综合现场观测情况及数值模拟结论,结果基本吻合.

    采煤地表观测模拟

    下行穿层钻孔高压保压注水消突技术研究与应用

    孟战成李连昌温鹏鹏
    114-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地应力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存在安全问题,在高抽巷施工下行穿层高压保压注水钻孔,通过实施"两堵两注"带压封孔工艺,有效封孔长度为17 m时,至少可承压48 MPa,提高了封孔强度;采用多次反复高压保压注水施工工艺,增强注水量和注水效果,实施截流卸压工艺,平衡消弱煤层高集中应力,控制高压注水影响范围;高压保压注水压力为30~47 MPa,注水次数 2~5次,单孔最大注水量达到159 m³,高压保压注水有效影响半径最大为 101 m,瓦斯预抽钻孔工程量减少了 55.9%,瓦斯治理周期减少了 15个月,提高了瓦斯治理效率、效果.通过试验,增大了煤层透气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高压保压注水截流卸压工艺"两堵两注"带压封孔工艺

    矿井底板注浆改造钻孔偏斜规律研究与对策

    马振海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四楼煤矿主要水害影响为主采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矿井普遍采用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加固改造含水层,在刚引入钻孔测斜时发现钻孔偏斜较大,施工期间补加验证钻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底板注浆改造效果.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煤层底板岩性变化、钻进方式等影响因素,经过实践与对比,提出了一套优化钻进期间钻具组合复合施工方式,明确了底板注浆改造钻孔防偏斜施工方法,有效提高了钻孔施工精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注浆钻孔偏斜规律

    冲击载荷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研究

    朱孟智郭际鹏谭秀君
    123-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利用SHPB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岩性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从应力波的角度揭示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力学特性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动态抗压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关系增长;随着冲击载荷增大,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在一定范围内均增大,破坏模式具有从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变化的趋势;应力波在试样内部反射形成的拉伸波在试样内部轴心叠加是导致内部裂纹扩展贯通破坏的主要原因.

    冲击载荷岩层力学特性破坏机理

    煤堆非均质分布及其自热研究

    李坤林琦杨红阳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煤堆内的非均质分布状态以及非均质煤堆的自热过程,利用颗粒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基于颗粒下落堆积演化规律的堆体数值重构方法,研究了不同倾倒高度和颗粒粒径下所形成堆体的内部空隙分布情况,将所得空隙分布变化规律及与空隙关联的变量编成自定义函数、进行非均质煤自热模拟,分析非均质煤堆内部温度场、压力场、组分浓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空隙率随堆体内部垂直方向距离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而在内部相同高度的水平方向上空隙分布近乎均匀;0.55~0.95 m的倾倒高度大小变化以及1.1~1.9 cm的粒径粗细变化对堆体内部空隙率影响较小;非均质煤自燃中,高温区域逐渐缩小成靠近迎风侧、背风侧与底部接触的两个温度极高、对煤堆安全威胁最大的点.

    下落堆积空隙分布非均质自定义函数煤自热模拟

    基于AHP与GIS的底板突水评价研究

    杜晓林张智洋付茂殿
    133-13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研究区6#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采用了AHP型脆弱性指数法.由于该煤层属于深部开采,地质构造复杂,底板突水危险性较高,选取了 4 个评价指标,并运用AHP方法进行权重分析.利用GIS技术创建了各评价指标的专题图,并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和叠加分析,以得出脆弱性评价分区;通过AHP型脆弱性指数法,考虑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量化评估底板突水的危险性程度;结合GIS技术的应用,直观地呈现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突水风险区域,研究结果为底板突水的脆弱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评价指标叠加分析得到脆弱性评价分区图,该图能够揭示不同区域的突水风险程度.

    底板突水评价指标GISAHP

    大型电站燃煤损耗测评及其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钟丁平林木松陈晓强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电站燃煤损耗包括数量损耗和热量损耗,扬尘、雨水渗透与冲蚀、低温氧化造成煤场巨大损耗和环境污染,通过燃料平衡试验对煤场损耗进行测评,可以全面量化电站的燃煤损耗情况.从实际测评结果来看,数量损耗最大可达1000 万元/年,热值损耗最大可达5900 万元/年,煤场损耗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煤场损耗问题,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及采用复合抑制剂进行煤损耗治理,减损率可达93%以上.通过复合型抑制剂在电厂的应用,为电厂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电站燃煤损耗燃料平衡试验测评损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