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寺河煤矿爆破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刘桥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寺河煤矿沿空留巷中存在的采高大、推进速度快、爆破效率低的工程难点,研究快速爆破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设计了以聚能管为载体的快速装药工艺和以无机爆破封孔材料、封孔囊袋、封孔设备为主体的快速灌浆封孔工艺,设计了混凝土机械化泵送充填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效果考察.结果表明:快速装药工艺通过孔外制作聚能药包、整体送入的方式,单孔装药时间12 min,为传统方式的30%,快速灌浆封孔工艺替代炮泥封孔,实现了封孔作业机械化,单孔封孔时间 4~5 min,为传统炮泥封孔方式的 10%,冲孔率<0.2%,远小于炮泥封孔方式的 5%,实现了快速定向聚能爆破,混凝土墙体维护良好,留巷两帮移近量约130 mm,顶板下沉量约80 mm,底鼓量约200 mm,工作面后方250 m以后基本稳定.

    沿空留巷爆破卸压无煤柱快速

    花草滩煤矿+1300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支护模拟分析与应用

    张明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开拓巷道投入大、成本高,为保证开拓巷道做到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巷道综合成本,本文以花草滩煤矿+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先进行钻孔窥视,采用钻芯法对岩芯岩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模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别模拟+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在无支护、锚杆排距 600 mm、800 mm和 1000 mm等 4 种支护方案下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的分布,分析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根据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选择 800 mm锚杆排距,并进行了工业性实践.通过对新开拓的+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的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的移近量进行监测,得到了该回风大巷的围岩变形数据,该变形量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

    开拓巷道钻芯法数值模拟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

    运输顺槽深孔爆破断顶卸压护巷技术研究

    张杰李开贤陈勇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济宁二号煤矿 93下11-2 运输顺槽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大、难维护的问题,结合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原理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切顶高度45 m、切顶角度75°以及钻孔布置方式.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深孔爆破断顶卸压后,巷道顶底板变形约80.5 mm,两帮移近量约71.8 mm,巷道围岩变形明显减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采动煤巷爆破卸压

    大通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涌出量预测

    李伟伟
    63-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采深度和开采速度的增加,瓦斯动力突出灾害频发,瓦斯预测以及全矿区评判成为开采任务的重要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揭示大通矿区范围内瓦斯赋存以及突出可能性,采用采区实测数据对矿井范围内瓦斯含量以及涌出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4 个采区的瓦斯赋存量和埋深进行拟合,3#煤层的埋藏深度与瓦斯含量拟合关系为W=0.005 7H+2.161 8(R2=0.88),分源预测法分别计算了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生产采区的瓦斯涌出量,井田内 3#煤层瓦斯含量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达14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约为5.6 m3/t.

    地质特征瓦斯赋存特征涌出量预测

    余吾煤业智能通风系统构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王志坚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余吾煤业现用通风系统存在的通风基础参数测算精准度低、手动配风误差大且耗时长及灾变时风流难以调控等问题,采用现场测试与软件开发等方法,对该矿智能化通风系统构建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特定条件下矿井智能通风系统总体构架,实现了风门、风窗、局部通风机等通风设施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设计了以矿井风量远程定量调控子系统风量调控、通风灾变风门风流调控与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子系统为主的总体方案,阐明了通风监测数据智能管控、地面主通风机智能控制、三维矿井通风智能分析决策平台构建及通风系统全局优化改造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实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运行,为类似条件矿山智能通风系统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智能通风风量调控风机智能控制决策平台优化改造

    鹤煤三矿41采区煤层增透与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尚有仕祁乐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鹤煤三矿穿层钻孔施工采用传统打钻技术存在的打钻工程量繁重、钻孔布置密集度较高、瓦斯抽采效率较低等缺点,深入分析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优化抽采工艺与全程筛管固孔的方法,确定穿层钻孔布置形式,通过底抽巷穿层钻孔实施水力冲孔的方式,实现瓦斯灾害的快速治理.实践表明,相同条件下实施穿层钻孔水力冲孔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单孔瓦斯抽采浓度,煤层瓦斯能够得到充分释放,促使煤层裂隙数目与透气性显著增加,有效改变了初始瓦斯分布状况,消除了新建工作面煤层应力集中现象,达到防治瓦斯突出的目的.

    区域性防突瓦斯抽采水力冲孔卸压增透

    姜家湾煤矿11号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研究

    崔佳楠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姜家湾煤矿11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煤工业性分析、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差示扫描量热与气体示踪等实验手段,测定了该煤层工业性成分、煤自然发火倾向等级、不同温度煤的比热以及煤自燃指标气体,以此综合确定该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研究结果表明:煤的水分含量为0.90%,灰分含量为6.58%,挥发分含量为29.0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于Ⅰ类,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煤升温加热氧化的临界温度为162℃,且以CO为煤自燃评判的敏感气体.基于该煤层煤自燃特性,结合煤自燃发火数学模型,计算出该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48 d.该数据可为11号煤层开采速率以及采空区自燃发火防控提供技术参数支撑.

    最短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自然标志气体升温实验

    煤矿无线远程遥控信号及操车系统研究

    陈显宝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邱集煤矿井口及各水平操车系统操作采用传统的人工现场控制方式,以及操车系统信号通信设备陈旧造成的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利用"无线遥控+千兆以太网平台+PLC可编程控制+5G无线通信"相融合的技术,设计了可以通过 5G无线信号网络进行信息互通,操控人员就近控制无线遥控器,对操车设备进行无线操控,有利实现全矿提升机运行工作状态、故障报警、任务安排等综合信息互享,以便于操控人员及时高效地制定调度控制策略,实现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提升机运行效率的效果.

    操车系统无线远程控制无线基站手持遥控器PLC控制

    万福煤矿主井提升机提人模式改造

    韦节明颜新房张纪飞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福煤矿主、副井提升系统均装备有一部提升机,在副井进行大型检修项目或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使用主井箕斗临时或应急升降人员.原有的提人工况下,需提升机司机全程手动控制提升机加减速,存在一次提升循环时间较长,安全程度低,箕斗无法在到位位置及时停车等问题.通过在提升机控制程序中增加提人工况的控制程序、优化提升机提人工况下的提升速度曲线、增加井筒内箕斗到位及过卷开关、优化提升机保护功能等方法,完善了提人工况下独立的提人模式控制逻辑,完成了对主井提升系统提人模式的改造.

    提升系统提人模式保护试验

    基于激光测量的输送机低能耗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浩杨毅
    91-9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李楼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额定最大速度运行模式,无法根据输送带上的煤量情况实时调整带速,实际运行时存在输送带满载率时高时低不稳定,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出发,提出了基于激光测量的煤量精确识别系统及变频调速系统改造方案,利用激光分割技术和激光条纹中心提取算法实现了对输送带上煤量的精确识别;利用变频调速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实现了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煤量自动调节带速.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煤量识别系统对煤量的识别偏差为±1.1%,同等条件下将输送带的运行速度降低了 24.8%,提高了带式输送机输送效率和运行的经济性.

    带式输送机激光测量变频调速低能耗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