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反应型材料对煤矿巷道围岩承载性能影响研究

    李贤良赵冠南杨玉玉
    158-16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新煤矿小煤柱巷道回采过程中变形较大问题,通过揭示非反应型材料成膜护表原理,结合单轴抗压实验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喷涂前后的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和巷道表面位移、应力、塑性区和弹性势能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涂后试样平均抗压强度提升约23%;模拟巷道顶板及两帮位移量分别减小25%、6%,围岩应力分布更加均衡,塑性破坏模式和范围发生明显变化,平均应变能从 7.8 J/m3 提升至20.8 J/m3.在建新煤矿小煤柱巷道开展现场工业性试验,与未喷涂区域对比,喷涂区域巷道两帮移近量减小14%,顶底板移近量减小 18%,离层量降低 25%,非反应型材料对巷道围岩承载性能影响主要体现在材料的抗拉和黏结特性对巷道表面位移的减缓作用,进而抑制深部基点移动,具有一定的支护作用.

    煤矿非反应型材料位移抗压强度支护

    基于粒子空化的地面井口加热技术研究

    刘坤杨兴刘兰芳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地面井口加热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安全性低等问题,通过分析粒子空化原理—空化气泡动力学方程以及空化阈值,提出一种新的地面井口加热方法—粒子空化技术.根据空化原理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粒子空化模型,对粒子空化技术的温度、速度和能效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电加热、频射加热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空化技术的温度精确度控制高,能够使温度控制在目标值;速度变化是一种抛物线形式,能够快速进行加热;能量转换效率高,能够实现低能耗高效率.与电加热、频射加热的性能相比,粒子空化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温度分布均匀、安全系数高等特点,符合地面井口加热技术的需求.

    超声波空化效应粒子空化地面井口加热

    基于劣化度的煤矿设备健康状态预测评价研究

    韩新明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宝干河煤矿机电设备功能复杂,设备健康运行状态会受到机器层级等的影响,整机的健康状态由各部件的健康状态来决定,针对整机设备健康状态预测量化难,同时受到主观影响的原因,导致霍宝干河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无法预测未来运行健康状态的问题,选取采煤机为代表进行重点研究,通过传感器进行采煤机数据采集,汇总采集数据极限值,确定采煤机健康状态等级.根据设备状态参数变化,定义劣化度以及明确计算方式;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设备关键指标参数的权重;基于机电设备易发故障的层级结构,构建基于劣化度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模型,通过数据挖掘预测模型获取预测数据,经过模型的计算,最终获得采煤机健康状态评价向量,后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分析可得,该预测评价模型可以预测未来 4 h的采煤机健康状态并实现预警功能,为煤矿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劣化度煤矿设备健康状态预测

    矿山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宋宏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矿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矿山安全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从矿山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新档案法实施背景,探讨了矿山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优化建议、培训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培训档案利用的途径与效益等.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是提升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系统、科学的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则是保障培训效果和持续改进的关键.安全培训档案是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是做好矿山安全监察工作的保证与支撑.安全培训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能提高培训效果,保障培训质量,便于监管和评估,以期为矿山安全培训档案管理与利用方面提供借鉴.

    矿山企业安全培训档案管理新档案法信息化建设

    超长距离输煤系统布置方案研究

    吴永康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露天矿主要通过汽车运输煤炭至皖能江布电厂,针对汽车运输会产生大量污染、供煤系统稳定性差问题,特提出南露天矿至电厂超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煤方案,总结了输煤系统线路选择的原则,提出线路选择新的设计步骤,结合输煤系统落料点和受料点情况确定初步线路布置,随后由各专业从多角度分析线路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经比选,方案一输煤系统线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初始投资、建设难度及后期运营成本.按照此设计步骤,输煤系统线路的布置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超长距离输煤系统影响因素

    依托机器学习的煤矿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分析

    顾敦清
    181-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技术结合的新型预测模型—动态模糊推理神经网络(DFINN).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复杂的煤岩体冲击危险信息,DFINN模型能自适应学习和整合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采活动的动态性,实现对冲击地压危险等级精确预测.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强冲击、中等冲击、弱冲击危险等级,提升煤矿冲击危险性预测的效率和质量,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通过对 128 组数据样本的验证,该模型在强、弱冲击危险性预测上表现出良好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在样本量较小和数据不完整的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鲁棒性.

    机器学习冲击地压逻辑分析

    补连塔煤矿膏体充填环管输送试验研究

    田银素朱阳亚黄振华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补连塔煤矿料浆阻力特征不明确且输送困难的问题,采用工业级环管试验系统,对不同浓度及流速下的直管与弯管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宾汉塑性流体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剪切力与黏性系数进行了回归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直管段与弯管段压力损失均随料浆浓度与输送流速的提高而变大,且料浆浓度因素对弯管段压力损失作用更为显著,整体上弯管段单位压力损失为直管段的12.9~17.8倍.回归分析表明,宾汉塑性流体模型适应性好,剪切力为41.50~50.01 Pa,黏性系数为0.203~0.225 Pa·s.

    膏体充填环管试验压力损失

    滕州市东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薄煤层开采在探索与实践中寻求突破

    王大刚罗贞贤
    封2,封4页

    《山东煤炭科技》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