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金道超

双月刊

1008-0457

sd.xb@163.com

0851-3623092

550025

贵阳花溪 贵州大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主要刊登农业和生物各专业学科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有新意的文献综述;有创见的山区开发、教学研究及新品种介绍。力求观点新、资料新;注重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与红腹角雉活动节律比较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王志前曹和琴杨光美粟海军...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在活动节律上的异同及其在人为干扰下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2020 年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建立重叠模型对两种雉类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雉类均以晨昏活动为主,与繁殖季(Δ=0.874,P>0.05)和多雨季(Δ=0.869,P>0.05)相比,非繁殖季(Δ=0.862,P>0.05)和少雨季(Δ=0.914,P>0.05)的活动节律重叠系数较高,但活动高峰并不相同;(2)红腹锦鸡对人类活动(Δ=0.787,P<0.05)和家畜(Δ=0.831,P<0.05)两种人为干扰类型都表现出较明显的规避行为,而红腹角雉对家养动物的规避程度较小(Δ=0.878,P>0.05).可见,同域分布的这两种雉类尽管活动节律重叠较大,但仍在活动节律上存在季节性差异,且应对人为干扰的响应亦有不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雉类的行为生态和物种共存提供基础依据.

    红腹锦鸡红腹角雉人为干扰活动节律红外相机监测

    基于多元曲线分辨的植物中3种光合色素的抗干扰检测

    李磊磊韦克苏姚晶黄兰...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Arnon公式法测定植物体系中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干扰问题.论文基于可见光谱量测,引入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MCR-ALS)算法提取单分析物信号、使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浓度,建立了一种测定植物体系中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将发展的方法应用于烟草工业烘烤及烟叶醇化过程中3 种光合色素的抗干扰定量分析,并对弹簧烟杆装烟烘烤及烟夹装烟烘烤的实际体系进行了加标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得到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和0.2%以及1.2%,0.8%和1.5%以及3.6%,实验结果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论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复杂植物体系中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MCR-ALS紫外可见光谱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

    杜仲EuNPC1-Like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李民学王一凡黄友闻宋莉...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甾醇转运蛋白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逆境胁迫耐受性、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等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一种甾醇含量丰富且具有调节血压等多种功用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对杜仲甾醇转运蛋白NPC1 及其编码基因的分子信息还不清楚.本研究根据人类NPC1 基因信息进行杜仲EuNPC1-Like基因的发掘和分析鉴定.从杜仲基因组中获得的EuNPC1-Like基因全长3876 bp,编码蛋白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脂溶蛋白;分别含有20 个糖基化位点和136 个磷酸化位点,是由13 个α螺旋组成的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具有NPC1_N胆固醇转运保守结构域,其蛋白三维结构与人类和拟南芥的NPC1 相似,含有光、赤霉素、低温、干旱、厌氧、茉莉酸甲酯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与向日葵、油橄榄、咖啡和樟子松等油脂含量高的植物NPC1 蛋白亲缘关系较近.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NPC1 蛋白参与植物甾醇代谢调控,杜仲β-谷甾醇靶向人体脂肪与固醇代谢,与动植物中的甾醇代谢相似.本研究结果为揭示EuNPC1-Like基因功能提供了依据.

    杜仲植物甾醇转运蛋白EuNPC1基因生物信息学

    西藏青稞连作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

    孙全平秦基伟宋国英杨素涛...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稞是中国藏区居民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居民燃料和牲畜饲料的来源.西藏青稞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位.近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西藏青稞的平均连作年限为3.27 年.目前,青稞连作引发的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制约西藏青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西藏青稞连作现状,具体分析了青稞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酶活性、青稞生长和产量等3 个方面的影响,从品种选择、耕作措施、土壤保育、肥料选用等方面提出了青稞连作土壤的修复措施.以期建立更加合理的种植模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保持西藏农田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从而为全方位保障西藏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西藏青稞连作土壤修复

    植物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尤小婷经福林张曼其覃金转...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褐化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最突出的问题,其严重影响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甚至造成植物死亡.国内外褐化研究结果显示,褐化发生机制主要是酚类物质积累和氧化引起的氧化褐化,影响因素主要有植物品种和基因型、外植体的生理条件、培养环境、消毒方法及其他组培操作手段等,基于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的防治措施是选择不易发生褐化的外植体材料、优化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添加添加剂抑制或减轻褐化程度等.目前关于褐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尚不能完全解释氧化褐化,褐化防治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褐化现象,但可能会对组培其他指标存在不利影响,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筛选控制褐化的方法.

    组培褐化发生机制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彭玺吴协保吴健张亚威...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达 1 000.7 万hm2,治理面积大,程度深,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而石漠化区域人口达2.2 亿,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因此开展石漠化防治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土绿化、林草植被高质量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阐述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从国家政策、经济势力、机制制度、科技支撑、自然条件、社会基础及实践经验等方面阐明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表明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符合国家战略与人民需求.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成效评价必要性可行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入侵现状与风险分析

    郑乾芬刘德波张念念杨再芬...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发生情况和风险等级,并提出防控策略,防止其进一步快速传播扩散.2022 年1 月至11 月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和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入侵及分布情况,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开展了定量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于2015 年首次入侵黔东南,7 年间扩散到境内14 个县41 个乡镇,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58.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黔东南地区呈多点分布,处于定殖阶段,部分点分布面积大,属于特别危险风险等级.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黔东南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本研究提出了监测、防治等风险管理措施.

    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情况入侵风险分析黔东南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

    秦治勇白智江杨再学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 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 只样本隶属2 目(啮齿目、食虫目)2 科(鼠科、鼩鼱科)10 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 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 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 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鼠种种类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余庆县

    云南瑞丽黄胸鼠肥满度季节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周宏伟任天广董文鸽郭宪国...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是中国南部常见的鼠疫传染源和农业害兽.为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黄胸鼠肥满度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程度,本研究对2009 年8 月—2010 年5 月在云南省瑞丽市捕获的 819 只黄胸鼠肥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肥满度具有明显的偏雄性二态现象:雄性的肥满度明显高于雌性;且在不同景观、不同生境、不同季节均有显著差异.在调查的10 个月内,黄胸鼠的肥满度存在明显波动,其中雄性肥满度呈现出"三峰":最高值(第一峰)出现在10 月、第二高峰值出现在次年 1 月、第三高峰值在次年5 月;雌性肥满度呈现为"双峰":最高值(第一峰)出现在10 月、第二高峰值在次年4 月.这些结果提示应在 1 月、4 月、5 月、10 月、12 月等月份加强对黄胸鼠的防范.

    肥满度害兽监测黄胸鼠季节变化性二态

    香葱主要虫害防治药剂的筛选

    张雪飞姚小龙吴琼江兆春...
    63-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防治香葱蓟马、斑潜蝇、斜纹夜蛾的高效安全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不同杀虫剂对3 种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蓟马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8.40%~95.93%;60%噻虫·灭蝇胺WG对斑潜蝇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1.02%~87.26%;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斜纹夜蛾的防效较好,防效为88.01%~92.53%,为香葱主要虫害田间防控提供高效药剂.

    香葱蓟马斑潜蝇斜纹夜蛾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