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董忠堂

双月刊

1008-7540

ngyxb118@eyou.com

0531-88117921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目标驱动的村庄经营方向和对策研究

    蒋长流吴怡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村庄经营经历了一个由乡镇企业主导转变为政府与资本的联合主导再到社会多主体合作建设的阶段性过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由此决定了村庄经营的发展方向:应以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为起点、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村庄经营赋能农村共同富裕体现为产业基础、物质保障和社会条件三个关键方面,但实践中仍面临乡村资源的确权、农民主体性、乡村发展要素支撑等方面制约,进一步加快村庄经营赋能农村共同富裕需要政府精准政策支持.

    村庄经营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性提升研究

    何玲玲龚崇清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并确保其主体地位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维护乡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被动地位导致他们缺乏"主人翁"意识,农民的主体性在农村治理中仍然相对较低.本文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分析其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理论的契合点.针对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性提升的困境,本文从制度赋权、组织赋权和文化赋权三个赋权层面以及外在增能和内在增能两个增能层面进行了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性提升的窘境分析.进一步结合"三个赋权"和"两个增能",探讨了如何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以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并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赋权增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体性

    山东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连华徐晓雪徐建堂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将进入绿色发展驱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山东省在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生产方式粗放、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农业品牌推进战略不系统、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在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品牌带动、数字赋能和政策保障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山东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数字赋能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基于两市五县区八村庄的实证分析

    周安忠李彦霖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中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出发,通过对两市五县区八村庄调研及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战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结构建设、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服务能力三个层面探寻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赢得乡村振兴全面胜利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不同水稻土对有机磷、无机磷吸附动力学研究

    贾学萍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三种水稻土对有机磷和无机磷吸附特征进行研究,三种水稻土对两种形态磷吸附存在相同规律,吸附量表现为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同种土壤有机磷的吸附量小于无机磷,对三种水稻土进行磷吸附动力学研究,表现为无论是有机磷还是无机磷,均为吸附前期速度较快,后期逐渐变慢.

    水稻土动力学有机磷无机磷吸附

    新农科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专业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智能苹果园施肥机为例

    刘明明孙居彦张光腾贾孝伟...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兴的人工智能与传统农业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程等学科交叉深度融合,这对新时代农林院校智能农业装备专业学生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能力不足、知农爱农强农情怀不深、工程实践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智能苹果园施肥机"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详细论述了CDIO核心理念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教学环节.通过积极探索新农科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智能农业装备科技人才,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供人才保障.

    新农科项目化CDIO智能农业装备教学改革

    《森林病理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范龙飞何静杨成德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病理学》是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林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本文分析了甘肃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结合多所高校成功教改经验以及当地教学实践基地特色,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初步探索和改革,初步形成了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林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森林病理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培养高层次林业科研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森林病理学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企业视角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刘云赵鑫迟宝杰李庆凯...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提出了要求,本文在企业的视角下,研究确立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大学生"爱农、懂农和践农"的责任担当,以科研、产业、校外实践基地为结合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实操、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植物保护专业应用型人才.

    企业视角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困境与纾解路径

    张昳薇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振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关键环节,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与植根中华文化血脉的关键途径.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由于人们对乡土文化价值、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乡村文化建设的治理协同、主体协同及机制协同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效率,难以转化形成乡村社会的内驱动力及重塑乡村社会经济体系的经济效益,进而削弱了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应明确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意义,从基础设施建设、价值引领、文化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出发,探索出一个乡村振兴的纾解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意义困境纾解

    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黄敏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需要"产业的升级"与"经济的拉动",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返乡就业创业活动,投身到农村经济、文化、组织、产业建设等多个领域,能够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结合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现实意义、分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难,从政策扶持、岗位供给、各项改革、择业观念、社会氛围等维度出发,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路径,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乡村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