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药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药品
食品与药品

凌沛学

月刊

1672-979X

food_drug@sina.com

0531-88779125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989号

食品与药品/Journal Food and DrugCSTPCD
查看更多>>是由山东肉类协会主办,科技部屠宰技术鉴定中心、山东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办的,全国发行的实用科技类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C-MS/MS法测定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的含量

    徐玲玲李怡宁雷振宇王芳...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质谱采集选用ESI负离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芍药苷在0.1~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均一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可作为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桃红四物汤芍药苷含量测定LC-MS/MS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平阴玫瑰中13种稀土元素

    张鑫孙湛陈世英吴虹...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玫瑰及其制品中13种稀土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铑(103Rh)、铟(115In)、铼(185Re)为内标元素通过在线方式加入,用ICP-MS进行定量测定.以两种国家认证的标准物质进行方法准确度验证.结果 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在0.1~20 µ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检出限在0.072~0.258 μg/kg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7%~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3%.对实际样品检测发现,玫瑰及其制品中13种稀土元素均有检出,其中铈(140Ce)平均含量最高,镥(175Lu)平均含量最低.结论 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回收率高,能够满足玫瑰及玫瑰制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要求.

    平阴玫瑰稀土元素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种自拟胶囊改善黄褐斑的人体试食研究

    李文静杨健峰王梓懿何蕊...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2种自拟胶囊改善黄褐斑的作用.方法 将1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1(n=54,后期2例脱失筛除)和研究组2(n=54),脱失率1.23%.对照组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E联合予以治疗;研究组1以自拟组方1(桃仁、茯苓、当归)予以治疗;研究组2以自拟组方2(红花、桃仁、茯苓、当归)予以治疗.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1和研究组2的改善黄褐斑的有效率依次为35.19%、55.77%和66.67%,两个研究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研究组2的效果更好.结论 两种自拟胶囊均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红花桃仁当归茯苓黄褐斑

    关于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引入真实世界证据的浅谈

    于冬梅
    260-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真实世界证据在药械监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趋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真实世界证据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提及.本文对真实世界证据在我国药械领域应用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我国的监管情况进行讨论,供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领域引入真实世界证据参考.

    真实世界证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

    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可见异物产生途径及控制策略

    赵杰刁兴彬马秀娟王鑫...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的产生及控制措施,可见异物的检查方法,以降低注射剂中出现可见异物的风险.方法 本文结合美国FDA《注射剂可见异物检查行业指南(草案)》和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工作经验,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分析查找了注射剂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见异物的主要产生途径、控制策略及可见异物的检测方法.结果与结论 注射剂中可见异物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全,因此控制注射剂中可见异物尤为重要.

    注射剂可见异物产生途径控制策略检测技术

    药品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探讨

    孙利民赵震震刘雪松韩莹...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品技术转移是药品生命周期中重要环节,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密切关系着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而知识转移是技术转移的核心.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药品知识管理相关指南要求,整理药品技术转移的常见问题,探讨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为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生命周期管理和提升药品质量提供参考.

    技术转移知识管理隐性知识质量管理

    山东省药品类阿胶生产质量风险分析

    赵杰孙强马素燕蔡文吉...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汇总监管数据,识别山东省药品类阿胶生产质量风险,为山东省药品阿胶生产企业提出风险防控措施.方法 对2020~2022年在阿胶专项检查中涉及的阿胶类生产企业的缺陷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阿胶工艺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结果 被检查单位没有发现使用杂皮源,能够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进行成品检验,严格执行GMP进行质量管理.企业需要持续关注人员培训、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加强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结论 发现山东省内药品阿胶类生产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存在的主要风险点,为药品类阿胶生产企业更好实施GMP提供参考.

    阿胶缺陷项目质量风险

    基于QBD法和PAT法的经典名方制剂示例研究教学改革探讨

    毕建云顾正位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质量源于设计(QBD)法与过程分析技术(PAT)法在经典名方制剂示例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推进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两个学期选课成功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经QBD法设计的教学模式对比教学,通过学生的分段成绩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结束后,传统教学模式与经QBD法设计的教学模式学生得分情况:预实验设计平均成绩分别为54分和76分,实验操作技能平均成绩分别为75分和90分,实验报告平均成绩为69分和87分,期末实验方案设计平均成绩分别为65分和89分;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不满意为23%和5%,较为满意为38%和24%,满意为39%和71%.结论 经QBD法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明显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同时,基于PAT理念,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法.

    质量源于设计(QBD)过程分析技术(PAT)经典名方制剂示例研究教学改革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药学专业群实训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以《药剂学》为例

    梁可申茹万欣徐英辉...
    284-28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群核心课程《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依托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及管理平台,在2021和2022级药学专业中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和"虚实结合、虚实互补"的实训教学新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结果 与往届相比,课程建设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均得以提升,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学生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认可度高.结论 在《药剂学》课程中采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训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推动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需持续优化虚拟仿真平台资源,使之更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

    虚拟仿真药学专业群《药剂学》实训教学

    西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谭倩董晓东王丽丽王雷...
    后插12-后插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红花药用部位是柱头,柱头中主要含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是萜类化合物中的西红花苷类化合物,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明专利及官网公开数据,对西红花苷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及西红花市场产品开发情况进行初步总结,旨在为西红花苷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西红花相关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及附加值产品的挖掘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西红花化学成分西红花苷药理机制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