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

月刊

0257-358X

zazhi@sdutcm.edu.cn

0531-89628058,89628059

250355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Journal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术期刊。反映山东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经验、针灸推拿、中西结合、中药园地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神针联合眠安汤治疗复合证型不寐临床观察

    游晓阳马巧琳胡斌孙春阳...
    1380-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五神针联合眠安汤治疗复合证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复合证型(心脾两虚证、痰热扰心证)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五神针组(30例,完成研究者27例)、眠安汤组(30例,完成研究者28例)和针药联合组(30例,完成研究者27例),分别采用针刺、中药、针药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2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经治疗后,针药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6。30%)高于五神针组(74。07%)和眠安汤组(75。00%)(P<0。05),且针药联合组的PSQI、AIS评分均低于同期其他两组(P<0。05)。组内比较发现,3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五神针、眠安汤、五神针联合眠安汤对于复合证型不寐均有治疗效果,且五神针联合眠安汤治疗效果更好。

    复合证型不寐五神针眠安汤心脾两虚针药联合

    升阳益胃汤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脾虚型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段凌燕杨如意曹昌霞孙兆...
    1387-1393,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胃癌根治术后脾虚型胃肠功能障碍(POG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后脾虚型POG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和排便无力症状评分方面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临床总有效率为44。57%,优于对照组37。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EA、CA-199、CA-724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免疫学指标表达水平显示治疗组CD3+、CD4+及CD4+/CD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CD8+表达水平降低,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可明显改善胃癌根治术后脾虚型POG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体力状况、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障碍升阳益胃汤疗效观察脾虚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捏挤法"的临证应用体会

    刘苗戎姣潘琪李苗秀...
    1394-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擅长运用"捏挤法"治疗儿科疾病,认为"捏挤法"是儿科临证诊疗的补充。井夫杰系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第三代传承人,本文选取了井夫杰在临床中应用"捏挤法"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包括小儿泄泻、急乳蛾和夜啼)的验案,以医案加按语的形式提取"捏挤法"之精要,总结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捏挤法"的临床应用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儿科常见疾病提供借鉴。

    张汉臣小儿推拿捏挤法小儿泄泻急乳蛾夜啼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临床研究

    张鑫荣王振源王世钦王朝霞...
    1399-1406,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客观、有效的循证证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山东省6家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选择白芥子、钩藤贴敷大椎穴,吴茱萸、川芎贴敷神阙穴,吴茱萸、冰片贴敷涌泉穴,贴敷4周。对照组采用安慰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诊室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积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血、尿儿茶酚胺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降压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60。9%,观察组降压疗效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1级)阴虚阳亢证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穴位贴敷原发性高血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阴虚阳亢证

    罗氏三香包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莫容如吴家煜郭誉丹罗桂平...
    1407-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罗氏三香包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益生菌药物酪酸梭菌、肠球菌和糖化菌三联活菌片,5岁及以上200 mg,日3次,5岁以下100 mg,日3次服用,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外用罗氏三香包(小茴香200g、干姜30 g、藿香20 g、木香30 g)放置患儿小腹部治疗,每次15~20 min,日2次,持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腹膜后淋巴结横纵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腹痛复发率变化等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确定各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腹痛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腹膜后淋巴结横纵径更短(P<0。05),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罗氏三香包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腹痛复发率,疗效显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罗氏三香包酪酸梭菌、肠球菌和糖化菌三联活菌片随机对照研究

    国医大师张志远治疗胸腔积液用药经验

    吕洪清罗娟娟刘桂荣崔倩倩...
    1414-1417,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志远先生治疗胸腔积液善用经方而不泥,善于巧用、化裁、创新。认为饮邪与"痰、热、滞、瘀、积"既可互为因果,也可彼此胶结加重病情,在逐饮同时要兼顾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处理。治疗上活用十枣汤、大陷胸丸等逐饮峻泻之剂,又依据临床经验,创制三一汤、祛饮荡水汤、开胸五将、三合一汤、十位耆婆等功效稳妥、平而含奇的药方,组方严谨,各有侧重点,为临床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医大师张志远胸腔积液名医经验十枣汤大陷胸丸

    唐先平基于病证结合(专病专方)模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张慧敏欧阳贵淑刘燊仡唐先平...
    1418-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组以发热、关节疼痛和(或)关节炎、皮疹、肌痛、白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发病急骤、病情较重,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唐先平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病证结合(专病专方)模式诊治成人斯蒂尔病,认为该病归属于痹病范畴,病机特点为气阴两亏、湿热痰瘀互结,治疗当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化痰祛瘀通络,创制了专病专方青竹汤,临床灵活加减,疗效颇佳。

    成人斯蒂尔病热痹青竹汤临床经验唐先平

    沈舒文"三维六纲"辨治胃癌前病变经验

    贾玲娜惠建萍李鑫怡张画翌...
    1423-1426,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前病变(PLGC)的及时发现与诊治在逆转和防止癌症发生中有重要意义。沈舒文教授结合临床经验,自创"三维六纲"理论运用于胃癌前病变诊疗过程,按照围线主诉辨病因,寒热感受辨病性,滞逆症态辨病势,参合舌脉辨虚实4个步骤辨清病因病机。本病病机为脾胃气阴亏虚,毒瘀交阻,治疗大法为虚实关联,补虚为本;滞损交加,转滞为通;解毒散瘀,清热为要。并举验案1则。

    胃癌前病变沈舒文三维六纲辨证论治经验

    孙兰军从气血论治心衰经验

    周之婉王瑞华李美凤
    1427-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兰军教授认为心衰往往由其他心系疾病发展而来,与五脏、气血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气血理论对心衰的致病机制,将其总结为气虚血瘀水停及气滞血瘀两型。气虚血瘀水停治以益气活血利水,临床常常选用党参、黄芪、太子参等扶助正气,酌加干姜、冬瓜皮等或温阳或利水;气滞血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常常选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加柴胡、川芎等疏肝,或当归、白芍等柔肝。

    孙兰军心衰气血论治气虚血瘀水停气滞血瘀

    王松龄运用"脑心同治"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经验

    郭鑫刘志华
    1431-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血管性疾病的认知功能损害,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中医学认为,脑心共主神明,故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位在脑与心,脑与心在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上都有较多联系。王松龄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将"脑心同治"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通过益气补血、填精补髓养心脑之体,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畅心脑之络,祛痰解毒、辛香宣透开心脑之窍及未病先防等治法,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

    血管性认知障碍脑心同治异病同治中医学名医经验王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