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结法在基坑地下连续墙缺陷处治中的应用分析

    秦辉辉刘谨豪吕勇刚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连续墙出现缺陷时,存在失稳及渗漏水风险,可采用冻结法对缺陷区域进行加固.基于某地铁基坑工程,开展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对比HS模型与MC模型在冻结工法中的适用性,发现HS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冻结效果,适用于研究冻胀问题.基于HS模型,分别讨论冻结区厚度、深度、宽度对基坑变形及支撑内力的影响,建议冻结区采用 0.4~0.6 倍地下连续墙幅宽、1.5~2 倍基坑深度,同时控制冻结区宽度,可保证冻结效果,控制工程规模.

    基坑地下连续墙冻结法HS本构模型数值模拟监测

    上层软土下层基岩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

    吕鹏涛
    75-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连续墙施工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单一成槽工艺在工程规模、槽深和地层多变性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导墙、抓槽、钻孔、铣槽"复合成槽施工技术.首先开挖和浇筑导墙,然后采用抓斗成槽机对上层软土层进行开挖成槽.针对下层坚硬的基岩层,先采用钻孔机对基岩层进行钻孔,待钻孔结束后采用铣槽机对已钻孔的基层进行一铣成槽或三铣成槽,完成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成槽检测仪定期检验成槽效果,确保施工质量.该技术可以灵活应对复杂地层条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稳定性.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得到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下工程地下连续墙成槽钻孔铣槽施工技术

    黄土地区PBA法暗挖车站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商学旋徐岩军黄开雷杨焜...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地铁何家营站是首次将"上四下二"六导洞PBA开挖工法应用于黄土地区的地下暗挖车站.群洞开挖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而本项目工期紧张,需加快施工进度.利用MIDAS GTS NX对原导洞开挖方案进行优化,采用了上、下部导洞同时开挖、错距进行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开挖时,地表沉降较小;上部边导洞的拱顶竖向变形明显增大,其余导洞的竖向变形均略小于原方案;上部边导洞的初支结构弯矩有小幅增长,其他导洞初支结构弯矩略有减小.通过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优化开挖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极大提高施工效率,有效节约工期和费用.现场按优化方案开挖完成后,实测地表沉降未超出施工控制要求,且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

    地铁车站黄土地区导洞PBA工法数值模拟沉降

    高压富水硬岩地层双护盾TBM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冀国栋王立川陈典华王灿林...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穿越高压富水裂隙,掌子面高压大流量突涌水严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技术对掌子面突涌水进行超前处置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受外插角影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存在注浆目标区域受限、钻探效率低、超前注浆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结构.对隧洞水文地质条件、突涌水情况及超前注浆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双护盾TBM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工艺,通过优化注浆设备,在掌子面处实施超前注浆堵水.开展现场注浆试验,对坚硬岩面钻孔施工、注浆材料、注浆参数控制及注浆段长优化等技术进行研究,并根据现场试验信息,不断优化注浆设备及工艺.通过对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实施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技术,洞内平均出水量降至 3 702m3/d,降幅达 75.9%,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BM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法有效.

    地下工程输水隧洞硬岩地层双护盾TBM突涌水注浆

    钻爆法隧道下穿既有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段伟韩通龙葳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爆法隧道穿越新建既有双连拱隧道结构,下穿隧道为大跨度隧道,高度大、埋深较深,且在穿越既有隧道时,不能影响其安全运营和造成结构破坏,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钻爆法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研究了下穿施工前对上方隧道间地层采用大管棚和锚杆联合加固产生的效果.研究表明:未加固时,施工侧隧道结构的沉降要大于另一侧,呈现出"一峰二谷"变形形状,既有隧道上下部极易发生结构破坏.采用大管棚及锚杆联合加固,有效地转移了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了结构破坏风险,并且既有隧道沉降量仅为前者变化量的 1/1.83,在控制标准以内.

    隧道钻爆法双连拱隧道数值模拟加固有限元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袖阀管注浆对盾构下穿民房扰动控制分析

    杨剑赵志坚彭启辉乔亚飞...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深圳上软下硬地层中袖阀管注浆对盾构下穿民房的扰动控制效果,依托深圳轨道交通 11 号线二期某区间盾构穿越节点,实施了四环节一体的袖阀管注浆加固穿越扰动控制方案,包括穿越前加固必要性模拟验证、加固效果模拟评估、穿越期间施工扰动监测、穿越后加固效果分析.建立了未加固和加固两种工况下盾构穿越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实测数据检验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未加固工况下民房沉降极易超越警戒值,验证了袖阀管注浆加固的必要性.而后基于加固模型评估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计算表明袖阀管注浆加固至少将民房测点的沉降降低了 40%,可有效控制盾构穿越对民房造成的施工扰动,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此外,实测和模拟表明注浆加固将改变地表沉降槽形状,加固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将显著减小,沉降槽呈不对称分布.

    地铁盾构复合地层袖阀管注浆加固监测有限元分析

    基于聚类与Transformer算法的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滚刀正常磨损预测

    常佳奇黄宏伟张东明李章林...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法是隧道施工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层与复合地层.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准确预测滚刀的磨损以便及时更换滚刀是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kmeans聚类算法、有监督Transformer算法以及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根据刀盘前方地层条件、滚刀布设以及施工参数预测滚刀正常磨损的方法.kmeans聚类算法用于实时分析当前盾构施工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划分不同施工状态,并为不同施工状态分配不同的磨损修正系数作为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参数.根据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相关关系确定磨损修正系数初始值的大小,借助遗传算法对磨损修正系数进行优化.Transformer算法中,以地层条件、施工参数、滚刀安装半径和切削距离以及kmeans聚类得到的磨损修正系数作为输入参数,以滚刀磨损量作为输出参数,并由遗传算法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所使用的数据采集自某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所穿越地层条件包含全断面软土、上软下硬地层以及全断面硬岩,样本集包含 217 条数据.聚类结果所揭示的施工状态与滚刀的磨损速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预测模型的滚刀磨损平均预测误差为 3.6mm,占滚刀换刀磨损量 40.0mm的 9%.

    隧道工程盾构刀具磨损聚类算法遗传算法机器学习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的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董立朋聂清浩孙晓坤曹伍富...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合北京地铁 19 号线某盾构工程的现场监测结果,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分析,检验了线性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并针对盾构掘进参数的波动范围和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继而通过控制参数来实现地表沉降的精细化控制.结果表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在本工程中应用是可靠的,影响地表沉降的两个关键控制参数为同步注浆量、土压力,相关系数分别为 0.52 和 0.41,其他参数与地表沉降表现为极弱相关;右线盾构的掘进参数较左线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控制,最优参数控制范围为平均值 95%置信区间,最终使右线上方地表沉降较左线大幅度减小,稳定在6mm以内,通过参数精细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沉降控制效果.

    隧道盾构地表沉降相关性线性回归控制

    断层破碎带及浅埋破碎地层TBM掘进施工技术研究

    周清福
    124-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层破碎带会严重影响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及掘进效率,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诱发涌水、塌方等一系列安全事故.以青岛地铁 1 号线为研究背景,分析地铁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及浅埋破碎带地层的特点.针对盾构掘进穿越深部断层破碎带的问题,采用地表深孔预注浆加固断层破碎带再掘进的方法,并进行了注浆钻孔设计,同时优化了注浆材料、注浆工艺以及相关注浆参数.对于浅层破碎带地层则采用优化TBM掘进参数并直接掘进施工的方法,成功实现了不良地层下的TBM安全掘进施工.

    地铁隧道断层破碎带TBM注浆加固

    盾构隧道下穿多股铁路影响分析

    邓海鹏丁祖德李兴龙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铁路施工时,地层扰动会引起上部既有铁路路基沉降及轨道结构的不平顺,对铁路运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探讨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下穿胶济铁路施工案例,建立考虑盾构隧道-围岩-路基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分析盾构施工过程中铁路路基沉降及多股轨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路基沉降及轨道变形与铁路之间的距离有关,当盾构施工处于铁路正下方时,路基沉降及轨道的变形最大,且路基的最大沉降为 3.30mm,轨面的最大高低不平顺和最大水平不平顺分别为0.097 5mm和 3.615mm,路基沉降与铁轨变形均处于控制标准范围之内.

    隧道盾构近接施工路基沉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