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韶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韶关学院学报
韶关学院学报

刘荣万

月刊

1007-5348

sgxyxbbjb@163.com

0751-8121440

512005

广东省韶关市大学路

韶关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韶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3、6、9、12期为自然科学版,1、2、4、5、7、8、10、11期为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梁祐逵等七位作家为中心

    朱则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代表着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对该书中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使之尽可能更趋完善,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就梁祐逵、王廷弼(王廷璧)、祁皋、王永命、李子金、刘仪恕、刘涵等作家的有关问题做些订补,供柯愈春先生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清诗作家考证《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梁祐逵

    《山海经》的海外地理想象

    叶葆琳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中的海有二义:一是真实水域,二指极远荒晦之地.基于此两种含义,《山海经》结合当时的地理认知,勾勒出较为完整的海外世界布局,成为大九州说、五服制等地理观念的想象来源,并对九州——四海——四荒——四极的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

    《山海经》海外想象地理

    基于构式家族观念的"从X+V到Y"语义研究

    高原韩立秋缪志波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X+V到Y"原型构式是"从+地点名词+位移动词+地点名词",基本构式义是空间位移义.在隐喻的作用下,"从X+V到Y"构式的扩展突破了空间位移范畴,产生出了时间变化义、数量变化义、事物变化义和人物变化义.以空间位移义为中心,与这一系列的变化发展义共同构成了"从X+V到Y"的构式家族.该构式语义特点为具体和抽象、可逆与不可逆以及量变和质变.经考察,"从X+V到Y"构式在语体分布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报道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

    从X+V到Y构式家族构式语义隐喻

    中央文献术语的"三维"特点及其英译研究

    宁济沅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共中央编译局 2015 年和 2016 年发布的 312 条中央文献重要术语及其英译文为语料,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其语言、文化和交际等"三维"特点及其英译.研究发现,语言层面主要使用短语术语和暗喻修辞格,文化层面彰显术语意义的相对单义性、交际层面凸显交际语义的精准性和严肃性等特点.对此主要运用"三维"兼顾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译意、释义和解释性翻译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对今后中央文献及其热词或关键词的翻译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中央文献术语生态翻译学"三维"特点翻译

    19世纪传教士编纂的《粤语方言词典》及其研究价值

    蔡江曼张荣荣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 世纪德国传教士欧德理(Ernest John Eitel)编纂的《粤语方言词典》(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是一部结构完整、体例完备的英粤双语方言词典.该词典在编纂方面极具特色:收录丰富的粤方言字、书面语和生活用语并存、字例词例编排合理.《粤语方言词典》能如实反映近代粤语的语音情况以及为规范粤方言书面语、梳理传教士宗教翻译思潮两方面提供切实帮助,是不可多得的传教士辞书文献.

    《粤语方言词典》欧德理传教士文献辞书编纂

    中国古代息讼制度的三重维度及其现代启示

    杨浩陈渤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息讼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化遗产,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考察中国古代息讼制度,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定纷止争是其理论来源;先秦时期的式微与萌芽、秦汉时期的形成与确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成熟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完备与繁荣是其历史嬗变图景;防范争讼、依礼息讼、调解止讼是其实践运行方式;践行"以和为贵"的理念,把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完善中国特色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其蕴含的现代启示.

    息讼制度三重维度现代启示

    从"斗殴杀"到"伤害罪":刑法近代化转型镜鉴

    赵卓雅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法东渐以来,将杀人罪按照主观意图分为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两种.以清代斗殴杀为切入点,从立法和司法两个维度来探索刑法近代化转型.民国试图摒弃"具体情形"式立法,以抽象概念取代之.立法遂呈现不周延性,即清代斗杀类犯罪实际上无法准确归类于故意或过失杀人罪之中,遂引入伤害致死罪、聚众斗殴罪来弥补漏洞.司法上,法官断案时引用西方法律术语较少,仍援用以犯罪工具、犯罪行为等标识形成的具体情形来帮助判案的清朝模式.以清末民初刑法转型为鉴,我国现行法律改革应以内因为改革动力,循序渐进,立法语言应以规范和易懂相结合.

    斗殴杀伤害罪情形近代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承担效应分析

    陈明邓于君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2007-2021 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承担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其风险承担水平;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供应链集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成本来提升其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机理,也为推动数字技术融入实体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微观证据,对制定数字化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

    数字化转型风险承担交易成本投入产出效率供应链集成

    广东省旅游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李航飞魏少彬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旅游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BCC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广东省旅游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静态效率来看,广东省各年份的旅游效率均小于 1,提升空间很大;山区地级市的平均旅游效率最高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区域地级市的平均旅游效率均低于全省均值,珠三角高于东翼、东翼高于西翼.(2)从动态效率来看,广东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 7 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贡献是促进其增长的主要动力;除深圳、珠海外,其余地级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都大于 1,旅游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广东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热点、次热点地级市呈现由珠三角向东翼、西翼及山区转变之趋势,冷点、次冷点地级市则基本相反.(3)根据旅游效率的差异,广东省各地级市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活力型、稳健型、潜力型及保守型.

    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广东省

    空心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全国70个空心村的问卷调查分析

    张立生田广增王海燕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全国 70 个随机抽选空心村旅游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了空心村旅游发展的 10 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围吸引物、可进入性、空心度、乡村资源、设施、乡村性、政府因素、本地居民态度、市场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均会对空心村的旅游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空心度与空心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其它因素均会对空心村的旅游发展产生正向影响.

    空心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