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丹参Remorin基因SmREM1.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庞雨萌刘湘董仲春王新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Remorin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寡聚丝状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介导脂筏微区形成,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及植物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丹参是我国大宗类中药材,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但目前丹参Remorin蛋白的相关研究报道还不多。本研究基于丹参转录组及基因组数据库,克隆得到丹参Remorin基因SmREM1。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氨基酸组成、保守序列、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并对其亚细胞定位及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全长 585 bp,编码 194 个氨基酸残基。SmREM1。2 蛋白为弱酸性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含有Remorin_N和Remorin_C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coiled-coil模体,属于典型的REM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mREM1。2 与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的Remorin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构建pCAMBIA-SmREM1。2-GFP重组载体,利用烟草瞬时转化系统对SmREM1。2 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SmREM1。2 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推测其在盐胁迫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深入探索SmREM1。2 基因的功能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丹参SmREM1.2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芝麻热胁迫响应基因SiHsfB-2b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田媛苏小雨王东勇李丰...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B类热激转录因子(HSFs)在芝麻耐热性中的分子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鉴定到的编码B类HSF家族蛋白HsfB2b的基因序列,以郑太芝3 号耐热白芝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了芝麻SiHsfB-2b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芝麻不同器官和热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iHsfB-2b基因CDS序列全长为 936 bp,编码 311 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iHsfB-2b与松蒿、独脚金和锈鳞木樨榄的同源蛋白关系较近,含保守DNA结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SiHsfB-2b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 13 类顺式作用元件,其中与胁迫响应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各有 3 类。RT-qPCR分析结果显示,热胁迫可诱导SiHsfB-2b在芝麻根、茎和叶中上调表达,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持续高温胁迫下,SiHsfB-2b在芝麻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胁迫后期的叶中表现出显著上调,而根中的表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推测,SiHsfB-2b基因可能通过介导胁迫和激素信号等通路积极响应热胁迫,这可为后期深入研究芝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芝麻耐热性SiHsfB-2b基因基因克隆定量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粗穗披碱草1HtS染色体特异荧光原位杂交标记开发

    宫文萍汪晓璐王开韩冉...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粗穗披碱草 1HtS。1BL罗伯逊易位系高抗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基因源。我们前期利用中国春ph1b基因突变体对该易位系进行诱导,获得了一批诱导后代材料,为了从中准确鉴定小麦-粗穗披碱草 1HtS小片段易位系,需要建立能够覆盖粗穗披碱草 1HtS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标记。本研究利用 21 个小麦及其近缘种探针、61 个基于中国春基因组序列新开发的小麦 1BS染色体探针以及40 个根据简单三碱基重复序列新开发的探针对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1BL易位系进行非变性FISH分析。结果显示,B74、B76 和B77 等 36 个探针(33 个为新开发的)在 1HtS染色体上具有杂交信号,并且杂交信号可分为仅在染色体末端、仅在着丝粒处、同时在着丝粒处和近着丝粒处、覆盖 1HtS约 3/4 染色体臂、覆盖绝大部分1HtS共五种类型。因此,部分探针单独使用或多个探针联合使用,其信号能覆盖 1HtS染色体,能够满足小麦-粗穗披碱草 1HtS小片段易位系鉴定,这可为小麦背景中粗穗披碱草染色质追踪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粗穗披碱草1HtS染色体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标记

    高粱深根基因SbDRO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曾廷儒程文孙琦岳润清...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根系的结构及分布情况是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因素。高粱作为一种耐旱性较强的作物,挖掘其抗旱相关基因对于作物抗旱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高粱中克隆得到深根基因SbDR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拟南芥中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SbDRO1 基因CDS全长 759 bp,编码 252 个氨基酸;在拟南芥中过表达SbDRO1 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在干旱条件下的存活率,且转基因拟南芥的根系相对野生型明显发达。进一步研究发现,涉及生长素合成、极性运输以及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转基因拟南芥中显著提高,这或许是SbDRO1 基因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抗旱性的主要分子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抗旱改良提供潜在的基因资源。

    高粱SbDRO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抗旱拟南芥

    黄瓜CsWRKY20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和高温胁迫响应分析

    陈岳鲍文敏徐俐琴张微微...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瓜(Cucumis sativus)是中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高温会造成黄瓜生长受阻、抗性降低,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黄瓜叶片的cDNA中克隆了一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CsWRKY2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WRKY20 基因的 CDS 长 1 602 bp,共编码 533 个氨基酸;CsWRKY20 蛋白分子量为 132 959。43 Da,等电点为 4。97,定位于细胞核,含有两个典型的保守WRKY结构域,与甜瓜CmWRKY20 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检测CsWRKY20 基因在黄瓜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果刺中表达量最高。五叶期黄瓜幼苗受 42℃高温胁迫 1h后,CsWRKY20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6 h后相对表达量恢复到初始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瓜耐高温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瓜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高温胁迫基因表达分析

    辣椒CaWRKY39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夏玉琪郑贤涛武士波刘雅婷...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番茄斑萎病毒(TSWV)极易造成其巨大的生产损失,亟需有效的防治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辣椒转录因子CaWRKY39 在TSWV侵染下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辣椒抗TSWV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辣椒'萧新 19'叶片中克隆了CaWRKY39 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aWRKY39 的CDS全长为 1 035 bp,编码一个由 344 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 38 570。53 Da、理论等电点为 9。59 的稳定疏水蛋白,该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占比为60。76%。系统进化分析发现CaWRKY39 蛋白与棉花GhWRKY39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表明两者功能可能具有相似性。为进一步验证CaWRKY39 对相关抗性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扩增CaWRKY39 基因CDS序列,利用NdeⅠ、Eco RⅠ双酶切,并通过无缝克隆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酵母单杂交表达载体pGADT7-CaWRKY39。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CaWRKY39 转录因子参与辣椒抗TSWV病毒的分子机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辣椒CaWRKY39生物信息学分析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锈腐病西洋参转录组分析

    庞玉雪陈磊于红霞王洪涛...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锈腐病对西洋参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NA-seq方法分析比较健康与患锈腐病西洋参根与叶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BL-vs-AL(感病叶片vs健康叶片)组中共鉴定出 8 642 个DEGs,包含上调表达 4 463 个,下调表达 4 179 个;BR-vs-AR(感病根vs健康根)组中共鉴定出5 308 个DEGs,包含上调表达2 609 个,下调表达2 699 个。GO分析发现,大多数DEGs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催化活性等方面显著富集。KEGG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到苯丙素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MAPK信号通路等与植物抗病相关的代谢通路中。同时,在两组共有DEGs中预测到转录因子116 个,分别归属到25 类转录因子家族中。qRT-PCR验证7 个DEGs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表达变化趋势相符。本研究明确了异质生境中感染锈腐病的西洋参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及相关代谢通路,可为深入研究西洋参抗锈腐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西洋参锈腐病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通路富集

    高温干旱环境下11种园林绿化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研究

    李亚亮刘海涛刘玲陶晓...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及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节水型、耐旱型园林绿化树种的筛选应用尤为重要。在夏季长时间高温晴热天气条件下,对淮南市 11 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叶片的水势、相对水分亏损、失水率、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等水分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树种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1 种园林绿化树种所测参数的值各不相同,存在显著差异,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特征。综合来看,迎春和红花檵木的水分胁迫程度严重,植株水分生理状态较差,耐旱能力差;垂柳、朴树、法国冬青和大叶黄杨的水分胁迫程度较轻,生理代谢活动较为旺盛,具备较强的耐旱能力;荷花玉兰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自然散失速率较低,有可能度过较长时间的严苛外界高温干旱环境。(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1 种供试树种的耐旱性排序为垂柳>朴树>大叶黄杨>法国冬青>银杏>日本晚樱>荷花玉兰>红花檵木>金森女贞>迎春>海桐。(3)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树种划分为耐旱性高、中、低 3 个类群,其中大叶黄杨、法国冬青、垂柳和朴树的耐旱能力相对较高。单就耐旱性考虑,垂柳和朴树为淮南市园林绿化首选树种;若耐旱性结合节水性综合考虑,大叶黄杨为淮南市园林绿化首选树种。本研究结果可为淮南市及沿淮地区其他城市节水型、耐旱型园林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高温干旱环境节水型园林耐旱性绿化树种水分生理特性

    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黄国华卢玉鹏宁心怡姚东良...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的立体栽培模式对果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化感作用是构建科学的果园立体栽培模式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金果和金魁猕猴桃叶为供体,波斯菊、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用不同浓度(LL1、LL5、LL10)的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处理受体植物种子,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并采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感物质。结果表明,两品种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中鉴定出的主要化感物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 2,3-丁二醇、抗氧剂 2246 为二者共同的主要化感物质。金果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促进波斯菊、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对白三叶草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猕猴桃叶水浸提液抑制波斯菊和紫花苜蓿根的生长,抑制率均大于 8%;对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根生长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综合评价表明,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好,黑麦草次之,且对幼苗根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大于茎生长。因此,建议波斯菊和黑麦草为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立体栽培模式的推荐种植植物。

    猕猴桃水浸提液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化感作用化感物质

    不同授粉方式对富士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

    马鑫于毅王桂萍王光召...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地熊蜂授粉、意大利蜜蜂授粉、凹唇壁蜂授粉、自花授粉、风媒传粉、人工点花授粉和人工喷花授粉这 7 种授粉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苹果自花授粉和风媒传粉效果差,人工喷花授粉、壁蜂授粉、熊蜂授粉苹果花粉管萌发数量分别为 95。18、87。88、93。63 个/柱头。意大利蜜蜂、凹唇壁蜂、地熊蜂授粉效果好,花序坐果率都达到100%,均能代替人工对苹果授粉。熊蜂授粉中心花坐果率为99。00%,边花坐果率为20。34%,可以提高中心花坐果率、减少边花坐果率,从而节省人工疏花疏果,减轻劳动力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结果可为果农有效使用授粉昆虫提供技术支撑。综合来看,熊蜂授粉是最佳的授粉方式。

    苹果授粉方式地熊蜂意大利蜜蜂凹唇壁蜂花粉管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