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miR-148a低表达人绒毛膜滋养细胞构建的子痫前期模型细胞活力、焦亡、炎性和氧化应激反应观察

    郭艳萍栾媛媛周巾蒋天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微小RNA-148a(miR-148a)低表达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系HTR-8/SVneo构建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模型细胞的细胞活力、焦亡、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系HTR-8/SVneo,分为甲、乙、丙、丁组:甲组细胞用抑制miR-148a表达的miR-148a inhibitor转染24 h,加入100 ng/L的LPS培养24 h(建立PE模型);乙组细胞用空白对照NC-inhibitor转染24 h,加入100 ng/L的LPS培养24 h;丙组加入100 ng/L的LPS培养24 h;丁组不做任何处理。培养48 h时,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148a,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TUNEL法测算各组细胞焦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与丁组相比,丙组细胞miR-148a相对表达量高,培养24、48、72 h时OD值低,细胞焦亡率高,细胞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乙组相比,甲组细胞miR-148a相对表达量低,培养24、48、72 h时OD值高,细胞焦亡率低,细胞Caspase-1、GSDMD和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丁组相比,丙组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及IL-6水平高,细胞GSH和SOD表达降低、MDA表达升高(P均<0。05);与乙组相比,甲组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及IL-6水平低,细胞GSH和SOD表达升高、MDA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miR-148a低表达HTR-8/SVneo细胞构建的PE模型细胞活力高,细胞焦亡程度、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低。miR-148a可能是PE的治疗靶点之一。

    微小RNA微小RNA-148a子痫前期人绒毛膜滋养细胞细胞活力细胞焦亡炎性反应氧化应激

    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对大鼠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郑文璐李莉王昆赵效国...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对大鼠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70只SD雌性大鼠和35只SD雄性大鼠,2:1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随机抽取10只雌鼠为对照组(记为第0天),其余60只雌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血糖≥16。7 mmol/L)后将40只大鼠分为一、二、三、四组,每组各10只。第5天一组大鼠予359。708 mg/kg益生菌补充剂灌胃,二组大鼠予1 mL/100g的健康大鼠粪菌混悬液灌胃,三组大鼠给予359。708 mg/kg益生菌补充剂、1mL/100 g健康大鼠粪菌混悬液灌胃,四组与对照组大鼠予10 mL/kg的PBS缓冲液灌胃,各组大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14天。第19天取各组大鼠,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算血糖;第20天取各组大鼠,麻醉后留取结肠内容物及结肠组织,采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测算大鼠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异丁酸)含量,分别采用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特异性G蛋白偶联游离脂肪酸受体(GPR4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mRNA及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第20天四组大鼠糖耐量低,结肠内容物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低,结肠组织GPR43 mRNA、GLP-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P均<0。05)。与四组相比,一、二、三组大鼠糖耐量高,第20天时结肠组织GPR43 mRNA、GLP-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P均<0。05)。结论 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改善大鼠GDM,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通过增加结肠内容物中SCFAs含量,提高结肠组织GPR43、GLP-1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大鼠的GDM。

    肠道微生物益生菌短链脂肪酸特异性G蛋白偶联游离脂肪酸受体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糖耐量妊娠期糖尿病

    母乳喂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李国彬何晨曦范琪谢秀春...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母乳喂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方法 40例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分为高胆红素血症12例(高胆组)、非高胆红素血症28例(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首次胎便及出生第3~5天时粪便标本,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采用β多样性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采用关键物种差异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结果 出生24 h内高胆红素血症组、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β多样性结果分别为0。51(0。44,0。61)、0。53(0。42,0。65),出生第3~5天时高胆红素血症组、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β多样性结果分别为0。41(0。28,0。49)、0。41(0。32,0。52),与出生24 h内相比,出生第3~5天时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β多样性高(P<0。05)。在属水平上,出生24 h内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肠道菌群以埃希氏杆菌属、水杆菌属及污泥单胞菌属等为主,对照组以水杆菌属、污泥单胞菌属及狭义梭菌属等为主;出生第3~5天时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肠道菌群以埃希氏杆菌属、狭义梭菌属及链球菌属等为主,对照组以狭义梭菌属、埃希氏杆菌属及拟杆菌属等为主。在门水平上,出生24 h内高胆红素血症组及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及拟杆菌门为主,出生第3~5天时高胆红素血症组及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及拟杆菌门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出生24 h内高胆组新生儿肠道埃希氏杆菌属丰度高(P<0。05)。结论 出生24 h内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以肠道埃希氏杆菌属为主。相比于健康足月母乳喂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结构转变较慢,物种多样性及丰度增加缓慢。

    肠道菌群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埃希氏杆菌属

    本刊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山东医药》编辑部
    15页

    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的多样性、差异代谢组分及其代谢通路变化观察

    熊文娟王晓娟杨珊珊吴丽萍...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及代谢组分变化,探索HPV阳性BV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BV感染患者6例(观察组)、健康查体者6例(对照组),留取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16S rDNA(16S ribosomal DNA Sequencing,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两组阴道菌群,通过物种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阴道菌群多样性,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筛选两组差异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两组阴道菌群代谢组分,采用V16。0。2版SIMCA软件筛选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中可变信息处理信息倍数>1、P<0。05的阴道菌群差异代谢组分,运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B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差异代谢组分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阴道菌群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s)201个,特有OTUs分别为526、293个;观察组、对照组Shannon指数分别为3。93±1。11、1。65±0。85,Simpson指数分别为0。84±0。14、0。41±0。21,pielou_e指数分别为0。52±0。13、0。23±0。10(t分别为0。130、0。122、0。122,P均<0。05);两组阴道菌群相似度jaccard anosim 检测结果为R=0。372 6,P<0。05。与对照组相比,门水平上观察组阴道分泌物与梭杆菌门丰度升高,属水平上观察组阴道分泌物纤毛菌属、奇异菌属丰度升高,链球菌属丰度低(P均<0。05);两组阴道菌群的差异物种为梭杆菌门梭杆菌纲梭杆菌目、纤毛菌属、奇异菌科奇异菌属、Mageeibacillus菌属、Shuttleworthia菌属。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阴道菌群差异代谢组分主要有尿嘧啶、甲基丙二酸和烟酸等24个,差异代谢通路有嘧啶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等6个。结论 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BV感染患者的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以纤毛菌属、奇异菌属及链球菌属菌群变化为主,HPV阳性BV患者阴道菌群差异代谢组分有尿嘧啶、甲基丙二酸和烟酸等,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有嘧啶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等。

    人乳头瘤病毒细菌性阴道病阴道菌群菌群多样性代谢组分代谢通路

    miR-216a和CAPN6基因过表达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增殖迁移侵袭变化及靶向关系

    张贤雨马欢宋凤丽刘晓玉...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小RNA-216a(miR-216a)和钙蛋白酶6(CAPN6)基因过表达的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增殖、迁移、侵袭变化及靶向关系,探讨miR-216a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分为一、二、三、四、五组,一组转染miR-216a mimic,二组转染pcDNA3。1-CAPN6质粒,三组顺序转染miR-216a mimic、pcDNA3。1-CAPN6,四组转染pcDNA3。1,五组转染miR-216a mimic NC,培养48 h时分别采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试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情况,培养24 h时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216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CAPN6及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蛋白。取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分为四组:A组细胞顺序转染miR-216a mimic、pGL3-CAPN6-WT质粒,B组细胞顺序转染miR-216a mimic、pGL3-CAPN6-MUT质粒,C组细胞顺序转染miR-216a mimic NC、pGL3-CAPN6-WT,D组细胞顺序转染miR-216a mimic NC、pGL3-CAPN6-MUT,培养36 h时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测算各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与五组相比,培养48 h时一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低、侵袭细胞数少(P均<0。01);与四组相比,二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高、侵袭细胞数多(P均<0。01);与一组相比,三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高、侵袭细胞数多(P均<0。01);与二组相比,三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划痕前缘迁移距离百分比低、侵袭细胞数少(P均<0。01)。与五组相比,一组细胞miR-216a相对表达量高(P<0。01)。与四组相比,培养24 h时二组细胞CAPN6蛋白、p-STAT3/STAT3相对表达量高,三组细胞表达CAPN6蛋白、p-STAT3/STAT3相对表达量低;与五组相比,一组细胞CAPN6蛋白、p-STAT3/STAT3相对表达量低;与一组相比,三组细胞CAPN6蛋白、p-STAT3/STAT3相对表达量高。与B组相比,A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P<0。05)。结论 miR-216a过表达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HeLa细胞中 miR-216a与CAPN6基因存在靶向关系。miR-216a可能通过调控CAPN6基因表达,抑制HeLa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微小RNA微小RNA-216a钙蛋白酶6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宫颈癌

    lncRNA NEAT1降表达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及与miR-214靶向关系

    罗德艳冯俊彭涛唐一萍...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降表达的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探讨其与微小RNA-214(miR-214)的靶向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人LSCC细胞系(FD-LSC-1、Hep-2、TU177)中lncRNA NEAT1、miR-214,选择TU177细胞为受试细胞。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甲、乙组,分别转染si-lncRNA NEAT1(敲低lncRNA NEAT1表达)、si-NC(乱序无意义序列),培养至24 h时采用CCK8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两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细胞lncRNA NEAT1及miR-214。另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一二三四组,一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二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NC,三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s,四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NC。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NEAT1及miR-214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乙组相比,培养24、48、72 h时甲组TU177细胞OD值低,培养14 d时甲组TU177细胞克隆形成数少,甲组TU177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高、S期细胞比例低,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乙组相比,转染24 h时甲组TU177细胞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低、miR-214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培养48 h时一、二、三、四组TU177细胞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0。63±0。08、0。99±0。01、1。02±0。02、0。98±0。03,与二组相比,一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P<0。05)。结论 敲低lncRNA NEAT1表达可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的凋亡。TU177细胞中lncRNA NEAT1与miR-214靶向相关。lncRNA NEAT1可能通过与miR-214靶向结合,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促进细胞的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微小RNA-214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克隆细胞周期

    19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余小丽陈愉生俞婷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6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194例老年CAP患者,留取痰或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季节老年CAP患者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结果 194例老年CAP患者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40例(20。62%,40/194),其中单一病毒阳性37例、混合阳性3例,37例单一病毒阳性者分别为甲型流感(FLu-A)病毒阳性3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4例、副流感病毒2型(PIV2)阳性1例、人博卡病毒(HBOV)阳性1例,3例混合阳性者分别为FLu-A+PIV1阳性1例、Flu-A+PIV3阳性1例、FLu+RSV阳性1例。与病毒阴性者相比,存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老年CAP患者年龄大,血清淋巴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血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心功能Ⅱ级及以上比例高(P均<0。05)。65~80岁、≥80岁的老年CAP患者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情况相比,P>0。05。与其他季节相比,秋季(9~11月)老年CAP患者痰或肺泡灌洗液标本FLu-A检出率高(P<0。05)。结论 老年CAP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以FLu-A为主。存在淋巴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血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心功能较差的高龄CAP患者较易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道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院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王晓晨林向华蔡梦珊彭栩健...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院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后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75例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感染SARS-CoV-2后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68例、无肺炎组20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感染SARS-CoV-2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肺炎组相比,肺炎组患者年龄大、男性比例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营养不良、鼻咽癌和肝分化型胚胎瘤比例均高(P均<0。05);与无肺炎组相比,肺炎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高,血清尿素、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高,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低,血清钙、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低(P均<0。05)。年龄大、男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血清总蛋白水平下降为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37、5。383、115。786、0。155、0。884、0。941,P均<0。05)。结论 年龄大、男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血清总蛋白水平降低的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感染SARS-CoV-2后更易发生肺炎。

    院内感染肺炎继发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年龄性别凝血酶原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心脏功能结构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何士敏印泽远何晴吕文强...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小鼠心脏功能结构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3周龄雌性SPF级小鼠,均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及空白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6 mg/100 g)1次/天,连续21 d构建PCOS模型,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6 mg/100 g芝麻油(1次/天,连续21 d)。干预组小鼠用100 mg/kg的Res灌胃,1次/天,连续28 d,模型组及空白组小鼠正常饲养。采用小动物心电图仪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率、QT间期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处死各组小鼠,取心脏组织称重并留取主动脉血液,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肥大情况、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主动脉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精氨酸酶1(ARG-1)。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末次灌胃结束后模型组小鼠心率低、QT间期长、左心室射血分数低、心脏质量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末次灌胃结束后干预组小鼠心率高、QT间期缩短、射血分数升高、心脏质量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细胞横截面较大,纤维组织多;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心脏细胞横截面变小,纤维组织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空白、干预组小鼠心肌组织CD206蛋白相对表达量高、CD86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血清IL-6水平升高、ARG-1水平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小鼠主动脉血清IL-6水平降低、ARG-1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Res灌胃可改善PCOS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促进心肌组织CD206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组织CD86蛋白表达,降低主动脉血清IL-6水平、提高主动脉血清ARG-1水平,其机制可能为Res促进心脏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轻心脏组织的炎症反应。

    白藜芦醇多囊卵巢综合征巨噬细胞标志蛋白白细胞介素6精氨酸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