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墨烯/MgO"界面计算机模拟研究

    廖琳张勉团刘博骁袁秋红...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实验观察结果,采用VASP软件构建了"石墨烯/MgO(111)"界面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OTH模型(O终止界面)具有最高的分离功,OB模型次之,而Mg终止界面(MTH和MB模型)的分离功均为负值,表明当MgO(111)表面最外层为O层时,能与石墨烯形成稳定的界面结合,而当最外层为Mg时,界面结合弱.计算结果揭示了 MgO纳米颗粒有利于改善石墨烯与镁的界面结合,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镁合金计算机模拟

    316L不锈钢在某海岛棚下大气腐蚀后的力学性能研究

    孟令琪迟庆新李艳明刘欢...
    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316L不锈钢在工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结合某部件在海岛工作的实际工况需求,通过试验进行对比,研究了原始状态及在某海岛棚下大气暴露腐蚀处理100 d后试验件的腐蚀情况及其拉伸、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棚下大气100 d暴露腐蚀处理后,试验件只发生了轻微腐蚀,表面状态没有明显恶化,其屈服强度及疲劳极限略有降低.

    316L不锈钢腐蚀拉伸旋转弯曲疲劳

    时效处理Mg-La合金微结构的HAADF-STEM研究

    谭俊李顺洪黄启元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研究了 Mg-3.0La合金的时效处理过程微结构序列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200 ℃时效处理后,随着时间推移,Mg-3.0La合金逐步出现La富集区域、富La的FCC析出相,且该析出相尺寸逐渐长大.Mg-3.0La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强化效果,富La的FCC析出相在晶内和晶界上均有分布.

    Mg-La合金HAADF-STEM微结构时效强化

    Fe2O3/LAC低温脱硝实验研究

    杨小白汪扬
    9-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含量Fe2O3(质量分数为4%、6%、8%、10%)的煤基活性焦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渍法将负载改性的煤基活性焦进行柱状成型,探究不同负载量下Fe2O3/LAC(Lignite Activated Coke)的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w(Fe2O3)=8%时,Fe2O3/LAC脱硝效率最高可达77.5%,抗水抗硫中脱硫效率保持在60%~90%,通入H2O后脱硝效率最低降至51.2%,停止供H2O恢复至56%;活性焦吸附脱附曲线均为Ⅰ型吸附曲线H4滞后环,所含氧化物以Fe2O3为主,还有少量的TiO2和MnO.

    煤基活性焦柱状成型Fe2O3脱硝

    造纸设备用辊芯锻件调质开裂的失效分析

    王素娟程林陈文全温培建...
    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42CrMo大型辊芯锻件调质后因环形裂纹而报废,对裂纹源部位进行化学成分、低倍和高倍组织分析,并对断口的夹杂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源处发现多处毫米级的细小析出物聚集区,聚集区含有较高含量的Cr、Mn和Mo等元素.这些聚集性的析出物会破坏材料的连续性,且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初始裂纹的产生.通过增加VD高真空时间、改善浇注过程氩气保护装置、增大冒口占比以及调整热处理淬火水冷制度,可以有效控制辊芯调质开裂风险.

    造纸设备辊芯锻件调质开裂

    风电主轴用Φ1200mm 42CrMo4钢连铸圆坯的开发

    董娟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Φ1 200 mm 42CrMo4钢使用BOF—LF—RH—CCM工艺流程生产,弧形连铸采用全保护浇注、二冷分级冷却、三段式电磁搅拌、缓冷工艺等技术措施.经下游客户锻造后,使用Φ1 200 mm 42CrMo4连铸圆坯制作的风电主轴力学性能、探伤、非金属夹杂物等各项检测情况较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成功开发出连铸圆坯风电主轴钢.

    风电主轴Φ1200mm连铸圆坯力学性能

    6063铝合金表面材料纹缺陷分析

    王凯歌冯伟骏赵明伟赵世龙...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 6063铝合金表面材料纹的表面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材料纹主要是因为聚集未熔的Mg2Si相过多,导致氧化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在表面出现许多微小孔洞.通过严格控制均匀化温度、挤压铸棒的挤出口温度等来控制相的回融与析出,可以有效消除材料纹缺陷.

    6063铝合计材料纹Mg2Si

    钛合金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界面的冶金结合机理研究

    程婉婷
    19-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了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元素分布、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及冶金结合机理.结果表明:焊接界面处形成2~5 μm厚的过渡层,内部弥散分布TiFe和TiFe2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处Ti、Fe元素发生明显互扩散;接头抗拉强度达302 MPa,约为钛合金母材的85%;界面过渡层硬度(HV0.2)最高达650,明显高于母材.界面冶金结合机理研究揭示,焊接过程中界面处元素快速互扩散并生成适量金属间化合物是实现可靠冶金结合的关键.过量金属间化合物会降低接头塑韧性.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可有效调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获得高强韧性焊接接头.

    钛合金异种金属焊接冶金结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

    低合金钢板高效正火热处理工艺实践

    王辉周焱民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低合金钢板正火热处理的高效生产方式进行研究,选取低温冲击要求16MnDR钢按双排原料方式入炉试验,与正常情况下单排原料入炉做试验对比.结果显示:与单排入炉方式相比,双排入炉方式下钢板的金相组织及拉力、冲击试验性能差异不大,完全满足标准要求,且均匀性良好.

    正火高效低合金钢板性能均匀性

    不同冷却速率对铸铁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分析

    高猛
    25-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灰铸铁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冷却速率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冷却速率对铸铁基体组织、石墨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铸铁基体组织由铁素体向珠光体转变,同时石墨形态由片状向球状转变,并逐渐细化.当冷却速率为10℃/min时,铸铁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片状石墨;当冷却速率提高到50 ℃/min时,铸铁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和细小的球状石墨;当冷却速率进一步提高到100 ℃/min时,铸铁组织几乎全部为珠光体,石墨完全呈现为细小的球状.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铸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均显著提高,而延伸率和冲击韧度则逐渐降低.综上所述,通过改变铸铁的冷却速率可以有效调控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为铸铁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灰铸铁冷却速率微观组织石墨形态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