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阳极炉精炼深度除砷锑生产实践

    王振振陈毅鹏胡飞尹生辉...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阳极板砷、锑等杂质较高的生产问题,采用传统火法精炼方法不能有效去除.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践,在阳极炉操作过程进行工艺优化,调整Na2CO3加入方式及添加量,使阳极板中w(As)<0.2%、w(Sb)<0.15%,化学指标满足电解需求.

    高杂铜矿粉火法精炼阳极板

    薄规格超薄锌层镀锌铝镁带钢生产实绩

    刘润博
    184-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薄规格超薄锌层镀锌铝镁带钢生产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深入分析带钢表面常见的横向锌层不均、锌灰和黑点等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得到了一种表面状态良好的薄规格超薄锌层镀锌铝镁产品.

    薄规格薄锌层锌铝镁技术要点

    板坯连铸机智能化电气改造实践

    周钦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连铸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少人化的建设要求,改善铸坯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建设智能制造工厂奠定基础,对某钢厂板坯连铸机进行改造,采用Siemens SIMOCODE pro V智能马达控制单元以及S120变频器单元完成连铸机的低压电气传动控制;采用操作室集中控制方式,设立集中操作中心,实现操作的智能化,少人化;采用Siemens网管型工业交换机实现千兆环网,并采用Profinet工业以太网方式实现电气设备的通信及控制;增加核心技术包技术,提高铸坯质量;采用数字孪生技术、5G技术、Schneider Electric Acti9 Powertag Link SI B智能网关模块,实现了连铸系统的电气智能化.

    SIMOCODES120Profinet环网数字孪生5G智能化

    高纯阴极铜质量提升探究与实践

    陈荣海
    190-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中,生产系统复杂,质量影响因素众多,阴极铜质量成为各冶炼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主要结合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分别探究了阳极铜的元素组成、物理外观、电解液进液方式和循环流量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刀型"阳极铜和控制阳极铜杂质的最佳成分含量,能够有效减少阳极泥粒子和漂浮阳极泥的产生,提升阴极铜的质量;更改电解液进液方式,并根据生产电流密度合理调节电解液循环流量,也能有效降低阴极铜粒子板率,提升阴极铜的物理外观质量.

    阴极铜阳极铜进液方式循环流量漂浮阳极泥

    河钢中厚板3号高炉炉墙结厚处理实践

    王同伦席胜崔文月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钢中厚板3号高炉炉墙结厚进行原因,明确热爆性能差的块矿加量,造渣制度不稳定、烧结矿碱度波动大、焦炭质量变差以及深料线的影响等是造成3号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各项制度进行微调,辅以小剂量循环插焦,维持炉况顺行,并休风4 h,加净焦热酸洗炉墙,用较小的损失快速恢复炉况稳定,风量加全,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炉墙结厚低点温度插焦处理

    烧结系统配加转炉钢渣的可行性探讨

    陈爱苗方飞徐涛
    196-19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山中厚板公司在公司现有物料条件下,兼顾炼钢与炼铁成本、环保和生产实际情况等因素,在烧结过程中配加不同比例的转炉钢渣,并对烧结成本、高炉铁水成分及后续炼钢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了满足公司铁水的w(P)上限要求时烧结配加转炉钢渣的最佳配加比例,为继续优化烧结及高炉配矿结构、找寻成本与成分的最优平衡提供实践经验.

    转炉钢渣配加比例平衡经济效益

    硫系易切削钢工艺开发及质量控制

    孙坤龙海山郝飞翔周坚...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炉冶炼采用微碳锰铁、硫铁进行合金化,硅铁及高铝铝锰铁进行脱氧控制,炉后精炼控制渣碱度为不小于1.6,钢水中自由氧含量(质量分数)控制在≤0.006 0%,w(S)控制范围0.30%~0.35%,连铸全水冷却生产,全程保护浇铸、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末端电磁电搅工艺,轧制工艺加热炉均热段温度≥1 180 ℃,吐丝温度≤900℃,晶粒度9±0.5级,钢材切削物为C型,切削性能良好,加工产品表面光洁度良好,满足下游客户的使用需求.

    渣碱度全水冷却易切削钢吐丝温度切削物

    ER70S-6X焊丝钢盘条杯锥状断裂分析

    何世存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ER70S-6X个别批次线材在用户拉拔生产过程中钢丝极易拉毛且频繁脆断,钢丝表面呈鱼鳞状裂纹和倒刺,断头为杯锥形撕裂状,断口有空洞现象,断丝处的钢丝用手轻轻即可折断.针对钢丝脆断严重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是铸坯中心缩孔和负偏析所致.通过对二冷配水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参数进行优化,并取样进行检测分析,最终确定了"执行1.8 L/kg比水量+无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最佳生产工艺.工艺改进后,铸坯中心缩孔、白亮带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跟踪生产的Φ6.5 mm、Φ5.5 mm规格ER70S-6X焊丝钢盘条发至用户后,拉拔过程再未出现钢丝杯锥形撕裂状断裂、断口有空洞的现象,工艺改进效果显著.

    杯锥状断裂负偏析中心缩孔二冷强度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白亮带

    煤矿120210工作面矿压监测及采煤工艺优化分析

    薛丁才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煤矿120210工作面为例,分析了煤矿工作面矿压监测及采煤工艺优化.介绍了某煤矿120210工作面情况,并对该工作面的矿压情况进行监测,同时介绍一种采煤工艺优化方案,为更好地开展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支持.

    煤矿矿压监测采煤工艺

    切分轧制过程中控轧控冷技术的优化研究

    熊翼
    208-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预切分轧件控轧冷却均匀性差、产品性能离散分布偏差大,以Φ12 mm带肋钢筋切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孔型设计优化、温度均匀性改善优化、钢筋横肋充满度优化等实现了对钢筋控轧控冷技术的升级.根据实际应用表明,在优化后能够使Φ12 mm带肋钢筋的标准差从8.97降低到3.78,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负偏差率则可以从最初的4.12%提升到4.81%,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成材率和产品质量.

    切分轧制孔型设计分段冷却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