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城市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城市管理
上海城市管理

王震国

双月刊

1674-7739

shanghai_urban@sohu.com;shanghai_urban@sina.com,hmyhmy0317@hotmail.com

021-64367400-2080

200233

上海市虹漕南路123号

上海城市管理/Journal Shanghai Urban Management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内的综合性理论刊物,重点反映上海及国内外其它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经验、方法和理念,为广大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人士提供理论与实践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红色文化融入上海演艺新空间的现实需求与发展对策

    张昱赵琪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上海演艺新空间在总量、类型、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对于演艺人才、演艺主体、中介机构、演艺市场等资源的培育与集聚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能够为上海在现有的以专业剧场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演艺"业态融合格局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也能够进一步活化上海红色资源,传承上海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文化故事.目前,上海红色文化融入演艺新空间的探索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更多创作主体创编适用于演艺新空间的红色题材剧目,尤其是激发民营剧团的创作活力.提升市场运作水平,培育更专业的演艺经纪机构,加强生态链产业链打造.同时,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为党员干部培训、主题教育、社会教育活动等提供更优质、丰富的内容供给.

    演艺新空间红色文化上海

    文化地标对科技创新推动研究——从案例到路径的实践分析

    陈韬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地标是彰显科创影响力的实体,也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的承载体."十四五"以来,各地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宏观布局,在以文化地标承接未来产业艺术魅力方面细处落子,为以文创魅力推动科创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从文化地标与科技创新的必要分析和内涵联系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文化地标助力科创产业的典型案例,在补位城市功能、赋能产业集聚和彰显建筑风貌三方面提出文化地标助力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

    文化地标科技创新内涵对标路径

    中国特色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景观叙事

    吴焜李林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自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范围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热潮.在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产生了趋同化、形式化、格式化、过度设计与设计不足等问题.从景观叙事视角探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出从"本体向度""时间向度""空间向度"三重景观叙事向度建设中国特色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期延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研究视角,促进新时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国特色城市文化景观叙事

    工业文明视野下的徐州城市文化建设——以徐工文创为例

    房芳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多元议题,在"厚古薄今"的思维定式之下,工业文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以徐工文创为例,探索工业文明视野下的徐州城市文化建设新思路:从文化资源、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业运营三个角度对徐工文创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依此提出充分利用和优化硬件资源、深挖和整合软件资源;广泛开拓城市工业文旅客群、打造动静结合的城市工业文旅产品体系、开发符合时代消费特征的城市工业文创产品;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和文旅整合营销、提升服务的人性化与规范化、建立O2O宣传矩阵及丰富宣传内容等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徐州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徐州城市文化徐工文创

    绅士化与城市非遗保护:困境、契机与对策

    孙传明陈宇韬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绅士化是城市更新的表征与结果,能够有效促进内城"再生"与"复兴",但其发展对当地非遗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绅士化改变非遗生存的文化生态、压缩非遗传习的文化场所、引致传承人群体的多维失所以及损害非遗多样性与原真性.基于此,需要紧抓我国在非遗保护和城市更新层面的政策契机和社会契机等机遇,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政策规划,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在科技媒介层面,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城市非遗的智能化保护与传播;在社会参与层面,提升社会共识,鼓励利益相关者助力非遗保护管理,以期为城市绅士化进程中的非遗整体性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绅士化城市更新非遗整体性保护

    可及性视域下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创新维度

    徐延章李佳伟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塑造城市文旅品牌、传播城市文化形象不仅是新时代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基于可及性视域背景下,从聚焦特色内容、拓展传播渠道、提升情感体验和创新服务设计四个层面分析我国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策略,制定提高可知晓性、传播可接近性、促进可接受性和提升可适应性的具体方案,旨在创新城市文化服务思维,提高城市文化传播效果,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创新提供参考.

    可及性城市文化文化品牌服务设计品牌传播

    城市文化研究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路径——以上海为例

    张雯惠孟勇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上海城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时期.研究采用了 1998-2023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680篇有关上海城市文化研究的文献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上海文化相关研究的发文量、热点内容以及演变趋势等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上海文化的研究以上海本土的科研机构为主导,发文数量随年份波动增长;研究内容以文化溯源、资源挖掘、文化产业为重点,研究时间脉络由确立城市文化形象,建立城市品牌,到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上海文化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旨在促进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推动全国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

    城市文化文献计量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冲突化解:功能定位、现实梗阻与纾解路径

    徐成铭高红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与冲突的多发地,及时有效地将社区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与实现社区良治善治,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城市社区冲突化解过程中扮演着预报员、传声筒、协调者三种角色,但也面临着公共性不足、专业性不足、内生性不足等现实困境,导致社会组织在化解社区冲突过程中功效弱化.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冲突化解可以从制度供给、专业建设、服务提升等三个层面着手,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厘清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自身的专业能力;强化资源链接,延伸社会组织的服务触角.

    社会组织社区冲突冲突化解枫桥经验

    优化老城区人居环境的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丁继成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补短板、促振兴,助推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发展,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势在必行.通过借鉴、梳理和总结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归纳哈尔滨市老城区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的策略,不断改善民生,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老城区人居环境策略研究

    数字化治理视域下提升地摊经济治理水平的对策

    杨利张俊杰彭小兵彭蛟...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以数字化治理思维更新治理理念、提升治理能力.数字化治理视域下地方政府的城市地摊经济治理,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城市地摊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对城市地摊经济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强化对城市地摊经济交易过程的监督管理,重视对城市地摊经济经营方式的引导升级,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地摊经济的治理水平.

    大数据地方政府城市地摊经济治理能力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