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管理科学

王方华

双月刊

1005-9679

newsroom_sh@sohu.com

021-62932762 62933116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管理科学》杂志社

上海管理科学/Journal Shanghai Management ScienceCHSSCDCSSCI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生的文明探微与数智时代的共生管理——"共生哲学论坛"综述

    陈春花乐国林秦子忠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正在深度推动社会加速演进,人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遇,"共生"是应对挑战,化危为机,促进社会与文明发展的重要选项.共生源于人类最本源性的共同价值基础,要在差异化要素的有机聚合中建立积极的文明共生.共生在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存在文化差异甚至冲突,而人机的共生关系和共生的心智逻辑在AI技术条件下具有更加复杂形态和运作形式,由此基于价值理性与整体协同的共生管理与治理孕育而生并有待系统研究.我国的文化传统蕴含丰富的共生哲学思想和管理智慧,可为当前人类发展的时代危机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生哲学文化传统AI管理

    试论东方管理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王国进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方管理研究及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丰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及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需要反思和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中外学者关于管理定义的分歧入手,通过深入辨析,重新定义管理,并对其内涵作进一步挖掘.在此基础上,对东方管理、东方管理学等概念给出确切定义,对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宗旨、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加以概括和分析,最后构建出全新的"基、理、治、务、比"东方管理学学科体系.

    管理东方管理东方管理学学科体系

    再论"管理学人性假设的新思考"——兼论"人性善"和"人性恶"

    黄金枝窦琳琳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时,将人性假设研究归于且止于"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从本体上讲,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研究仅止步于此,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人"的误读和错读.本文借由王阳明之见来破解"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之惑.发掘出儒、释、道、易中的"人性假设"之宏阔,并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人性假设与当代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区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性善与人性恶人性假设"一"

    数字经济对地方安全生产治理效益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朱彩莲刘妍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风险发生结构性变化,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借助数字经济发展优势降低生产风险,成为提高安全生产治理效益的应有之义.以201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安全生产治理效益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地方安全生产治理效益;(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在宏观上提高政府数字化注意力,促进中观行业层面的产业协同集聚以及提振组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三个途径赋能地方安全生产治理效益;(3)只有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才能凸显.

    数字经济生产风险治理效益赋能路径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市敏捷应急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妮肖韩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采用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TOE框架提出8个影响因素,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来探讨不同城市敏捷应急管理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完备的组织机构是实现敏捷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并由此形成了"组织机构+大数据发展水平+社会力量参与水平"、"组织资源+大数据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水平"与"组织机构+组织资源+大数据发展水平"三种高水平城市敏捷应急管理的实现路径.结论有助于理清实现城市敏捷应急管理的关键因素与限制条件,为理解差异化的城市敏捷应急管理与因地制宜的实施策略来实现城市敏捷应急管理提供了思路.

    敏捷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QCA影响因素组态路径

    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链韧性

    石奇炜汪彩君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增强提供了新路径.利用2013-2021年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宏观视角对我国产业链韧性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内在机理作了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产生了直接性的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化来消除要素流动阻力并提高要素流转效率的路径间接强化了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对于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和东部省份在利用数字经济强化产业链韧性中更具优势.研究结论为政府利用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数字经济产业链韧性要素市场化

    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袁星钰胡安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通过代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对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上游城市更大.高铁开通对不同圈层内城市GTFP的促进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且在距离省会城市80~180 km处达到最大.此外,高铁开通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结论对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带动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铁开通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上海大都市圈垃圾分类政策研究

    谢梦婷谢家平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市之间垃圾分类的协同推进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方向.以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群为例,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维度,开展垃圾分类政策效力评价,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提供参考.首先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政策文本高频词抓取和共现语义网络分析,对2016-2022年发布的63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政策在全面性、协同性、操作性、前瞻性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

    垃圾分类文本分析PMC模型区域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

    实质性创新还是象征性创新——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模式的影响

    周雨涵刘程军郑金辉周建平...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创新动机的角度将绿色创新模式分为实质性绿色创新与象征性绿色创新,首先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绿色创新模式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究高管薪酬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监管强度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呈现显著正相关,且环境规制对上市企业总体绿色创新、象征性绿色创新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依次递减;高管薪酬能够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的关系;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象征性绿色发明创新更为活跃,与环境治理水平的相关程度更高,高管薪酬在其中发挥的正向调节作用也更为显著.

    环境规制高管薪酬实质性绿色创新象征性绿色创新

    "浅尝辄止"抑或"钻之弥坚":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多维技术溢出与原创性创新研究

    李卓璘平瑛潘旺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原始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2005-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高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多维技术溢出对医药企业原创性创新的因果效应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行业内、行业间以及本地化技术溢出显著提升医药企业原创性创新水平,而研发投资激励效应是其中的影响路径,市场竞争在其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多维技术溢出对国有、大规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激励生物医药企业原创性创新活动、助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原始创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多维技术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