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北油田裸眼井完井测试优化技术

    张顺
    26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西北油田碳酸盐储层开发的主流技术包括分段改造、定点卡封酸压、衬管完井等工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对西北油田目前所用完井测试技术的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井眼条件、泥浆质量和完井管柱优化.中心经统计分析近几年完井失败案例,建立了五维度分析法,从井眼扩大率、井眼曲率、裸眼段长度、模拟通井情况等维度对井眼进行综合评价,中心编制并执行《完井作业期间钻、完井液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开展了前置泥浆性能摸底、一井一策制定优化方案、落实优质封闭性能等措施.

    裸眼井完井测试优化技术

    高温地层对传感器采集钻井液参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隋泽栋梁晓飞徐声驰董海涛...
    270-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井液的流变参数优化设计对于整个项目的安全,保证钻井的高效优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目前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定性定量的钻井液参数采集模式.考虑到钻井液的密度和电导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线性变化,温度过高会使采集参数的传感器的元器件造成形变,形变致使传感器发出参数变化,排除钻井液本体性能变化因素.分析了背景环境及影响因素,结合测试验证展开叙述,充分研讨了高温地层对传感器采集钻井液参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高温地层传感器采集钻井液参数解决办法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木瓜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甜点预测

    史浩刘小波林利明王振国...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木瓜区上古生界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受岩性、物性多重因素控制.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辫状河沉积,砂岩与泥岩波阻抗差异小,因此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和地震属性难以达到有效储层预测.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预测,应用效果较好,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木瓜区致密砂岩下石盒子组储层甜点预测

    基于录井资料的低阻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方法

    杨飞
    276-27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高孔渗条件下,低阻储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利用工区气测资料、三维定量荧光和地化热解轻烃等数据,开展低阻成因录井含油气综合评价工作.研究表明:(1)目的层低阻成因主要高含量束缚水、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骨架矿物导电和钻井液浸入地层等方面造成;(2)录井气测和荧光数据组合,地化热解轻烃和荧光数据,录井气测和地化热解轻烃组合等三类较好的构成了低阻储层含油气综合评价,其中气测与地化组合相对较好的代表了含油气性的特征.

    FLAIR气测含油气性三维定量荧光地化热解轻烃录井

    清洁生产措施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谷焰锋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了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采取不断改进工程设计、使用清洁原材料、先进工艺技术和机械设备、优化科学管理以及综合资源利用等多方面措施,实施了井下作业的洁净化生产,以实现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石油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绿色技术标准体系

    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规律及采收率预测研究

    韩文成
    281-2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注入困难、注采见效差.CO2注入能力强,CO2驱可实现提高采收率和CO2地质封存双赢,是石油行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经.针对储层物性、油藏压力水平等对CO2驱油效果影响规律不明晰的问题,采用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压力下开展了CO2驱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CO2驱开发规律,建立了CO2驱采收率预测模型,为低渗透油藏CO2驱高效开发提供基础指导.

    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规律采收率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中侏罗统凉高山组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以TY1井为例

    杨鹏夏青松杨朝屹卿山...
    28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湖湘地区重力流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对于四川盆地侏罗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有限.在川东南涪陵地区的TY1井中,发现了侏罗统凉高山组中半深湖-深湖的重力流沉积.以TY1井的岩心数据为基础,结合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相关理论,对这一套重力流形成的沉积岩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沉积构造和垂向组合等方面.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的认识,对于预测非常规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重力流碎屑流浊流

    地层呼吸效应的识别及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罗文杨元超
    286-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层呼吸效应给钻井井控安全及井下作业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沉积环境不同,导致地层空隙小于正常深度地层空隙压力,则地层空隙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差值小于正常值,在作业过程中钻井液比重窗口窄.通过介绍呼吸效应如何判别,呼吸效应对井控安全以及后期固井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呼吸效应的技术措施,进而提高固井封固质量.

    沉积环境呼吸效应井控固井质量

    建立构造模型的流程及方法分析

    朱惠永
    28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油田的不断深化发展,三维地质模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建立构造模型是整个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地层构造起伏大,横向速度变化快等诸多挑战,系统梳理构造建模的流程,分析建立构造模型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升构造模型精确性提供助力.

    构造建模三维地质模型流程

    煤层气生产井排采制度研究与优化

    陈旭
    29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气生产井排采制度是指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通过特定的井网布局、井间距和井筒参数来实现煤层气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产出.通过对煤层气生产井排采制度的研究,结合现有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进展,探讨了煤层气生产井排采制度的优化方法,为煤层气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煤层气生产井排采制度优化方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