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节能
上海节能

蓝毓俊

月刊

shjnxh@vip.citiz.net; shjnxh@163.com

021-60805335

200083

上海中山北一路121号花园坊A1幢718室

上海节能/Journal 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综合报导我国节能方针政策、地方配套法规建设及节能监察状况;国家和上海的能源发展战略;国内外先进的合理的用能技术和管理方法;新颖实用的节能产品和材料;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典型案例;重点耗能行业和节能先进企业的节能经验;上海企事业单位节能动态;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与中国环境工程发展

    陈春华
    1729-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中国环境工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中国在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迈向了全新的阶段.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使得环境保护不再是独立的领域,而是渗透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政策层面,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能减排政策等,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在技术层面,鼓励创新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环保工程向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层面,引导资金流向环保领域,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在社会层面,提高公众对环保意识的认知,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政策、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不仅为中国的环境工程树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也推动了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为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的指导思想.

    绿色发展理念环境工程可持续指导思想

    "双碳"目标下发展海洋渔业碳汇的立法路径

    逯达
    1736-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碳汇法律体系相对欠缺,发展海洋渔业碳汇可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海洋渔业碳汇的法理基础包括环境权理念、环境法的效率价值、环境公平与正义价值等."双碳"目标下发展海洋渔业碳汇的立法路径包括:在行政立法层面,将环境义务作为立法理念,制定相关行政监管机制,明确公众参与机制,规定海洋渔业碳汇规划制度、碳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牧场相关制度、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制度等;在民法保护层面,加强《民法典》司法解释工作,加强《民法典》的绿色规则与相关气候环境公法的衔接;在社会立法层面,加强与促进海洋渔业碳汇立法及宣传教育.

    碳达峰碳中和海洋渔业碳汇立法《民法典》行政法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还是"负能"

    杨习铭李航
    1746-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时代,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整理和收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各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本基础上,就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发挥了"赋能"效果,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发挥了对企业技术人员的集聚效应,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和降低营业成本,由此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小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大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规模较小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会产生间接抑制作用.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在丰富数字化转型研究同时,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生产率政策协同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陈静付华鑫
    1764-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年-2021年福建省9市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莫兰指数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福建省9市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及"两化"耦合协调水平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各市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从空间自相关来看,福建省"两化"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空间负相关,且呈现阶段性空间集聚效应;在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节能环保支出的灰色关联度排在前五位.根据结论得出福建省在"两化"耦合协调发展方向上的启示.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耦合协调灰色关联度

    人工智能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研究

    刘阁
    1777-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工智能对区域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以现阶段的环境规制强度水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智能对区域环境规制强度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依次加入控制变量后结果依然显著,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和稳健性的基础上结果依然可信;从区域异质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对区域环境规制强度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人工智能对于促进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Bartik权重法

    临沂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高伟
    1785-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临沂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临沂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例,从环境质量、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和社会情况4个方面共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年份承载力排名,利用该方法得到承载力最优与最差的年份,接着再利用熵权法与TOPSIS模型继续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2020年临沂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上呈增长的态势,但该地区承载力指标值较低仅处于中等水平,仍需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该研究评价结果较好,能对临沂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模型

    "双碳"背景下北京市属医院节能降耗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柯羽戚淼杰董杰昌
    1795-1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研北京市属医院节能降耗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围绕北京市属公立医院节能降耗主题对北京若干三甲医院,对北京市发改委(含北京市节能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机管局等行政单位,对北京市医院创新管理与技术应用协会及医疗后勤协会等专业协会共20余家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政策调研和文献调研.北京市属医院耗能水平较高、能耗强度大,"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属医院的能耗总量和碳排放呈逐步上升趋势,医院能耗水平与业务开展情况直接相关,医院和行政单位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并取得满意成效.但也存在医院缺乏专业节能降耗人才,节能降耗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改资金支持不足和改造受限制因素较多等问题.建议从人才保障、资金筹集、统筹协同及落实能源合同管理、复合物业管理等角度助力北京市属医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双碳"北京市属医院节能降耗

    工业低碳生产文献综述:内涵、理论与影响因素

    付玉甜崔文杰陈俊营
    1801-1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时间窗口日益紧迫,工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对"双碳"目标能否如期顺利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深入分析了 2019-2024年间我国工业低碳生产方向的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低碳生产近年来蓬勃发展,其中环境规制、数字经济和绿色金融为近五年主要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对工业低碳转型内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梳理,以期为工业低碳生产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推动工业领域减排增效,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生产CiteSpace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

    上海市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浅析

    张浩
    1808-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稳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政策方面,各部门陆续发布30余项相关政策,从建设规划、能效指标、全生命周期管理、分类施策、财政支持等各方面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标准方面,建设已经形成体系,标准层级梯次分布,涵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方面,2023年数据中心数量131家,占上海市用电量比例已达2.50%,PUE、CPUE等能效指标逐年优化.实践方面,积极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和上海零碳数据中心,涌现出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峰谷蓄电、错峰蓄冷、液冷和间接蒸发冷却等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典型.

    绿色数据中心零碳数据中心低碳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治理的法治路径探析

    李群弟孙明昊杨露
    1816-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陷入治理规范规定不明、具体落实效果不佳、监管机制阻塞不畅等治理难题,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规范制定为切入点,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明晰、层次分明的责任链;以执法权力运行为着重点,打造多元协同、科技赋能的联动运行机制;以监督保障为落脚点,形成内部监督常态化、外部监督严密化的贯通机制,形成职责清晰、运行有序、监管高效的法治化治理机制.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碳达峰碳中和法治化路径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