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金融
上海金融

李安定

月刊

1006-1428

shjrm@126.com

021-58658624

200120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81号

上海金融/Journal Shanghai Fi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政策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的办刊宗旨,始终站在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探索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反映金融实践、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是《上海金融》的最鲜明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实体企业短贷长投

    洪攀袁琦璟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企业短贷长投不仅会影响企业持续生产经营而且会加剧资金断裂风险.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力量,其实地调研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文章以2012-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主要通过发挥信息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即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冲突,从而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高管无金融背景以及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文章研究为有效缓解企业短贷长投问题提供了参考.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短贷长投信息效应治理效应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梁燚焱李盼赵文佳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改革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177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显著提高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而且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了社会信用水平,使银行贷款规模提高,并且延长了银行贷款期限,从而使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提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非国有银行、小银行和保守型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效果更加明显.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视角研究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缓解我国银企之间存在的金融资源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从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社会信用体系流动性创造商业银行银行贷款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演进

    雷曜邢宇熊鹭王文蔚...
    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从金融与创新环境、科技金融投入、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区域科技产出和科技金融盈利五个方面构建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 2019-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水平综合指数及五个子系统指数,并对我国的科技金融水平及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全国以及国内八大经济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及五个子系统的差异来源进行分析,并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刻画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评价我国各区域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技金融指数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

    外源性风险溢入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李佳李大钊卞泽阳
    3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惕外源性风险的过度溢入并构建适配防控机制是当前我国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金融市场投资者、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作为风险溢入中介,阐释了外源性风险溢入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渠道,实现了该视角下的风险测度和结构性分析,并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外源性风险溢入会引发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外源性风险溢入过程中,金融市场投资者和外汇流动性两渠道的风险传导效果呈增强趋势;宏观审慎管理可有效抑制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金融市场投资者对外源性风险溢入的传导效果,但对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风险传导抑制效果较弱,对外汇流动性渠道的风险抑制效果不显著.

    外部冲击外源性风险溢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管理

    民营企业逆向混改能够影响杠杆操纵行为吗?

    秦海林赵鑫
    5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的逆向混改,能够有效抑制民营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本文以2010-2021年A股民营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逆向混改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逆向混改能显著抑制其杠杆操纵行为,而且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通过逆向混改来缓解融资约束,民营企业能够显著减少杠杆操纵行为;通过逆向混改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民营企业能够显著抑制杠杆操纵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越高,逆向混改对杠杆操纵行为的抑制就越显著;两权分离率越低,逆向混改对杠杆操纵行为的抑制就越显著.

    逆向混改杠杆操纵债务融资成本

    基于业态演进视角的数字证券适应性监管

    赵佩婕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加密资产到数字证券,业态演进修正了产品没有实体资产支撑的关键缺陷,以及依赖于持续的投资者流入来回报早期参与者的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市场基础条件的结构性转变,促使域外监管机构遵循功能监管理念,将数字证券纳入证券法律体系进行规制和监管,并逐渐助推通证化与分布式记账技术作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进行证券通证化监管试验,以期实现证券发行与交易模式的技术变革.在此背景下,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跨地域特性,我国观望市场发展以适时作出监管应对的选择性监管模式,既难以有效应对域外市场风险的溢出效应,又存在监管步速问题,将使我国金融发展与制度竞争处于落后被动态势.基于数字证券市场风险相对可控,且与传统证券市场具有相似经济功能的判定,我国监管机构应以传统证券通证化为切入点,遵循功能监管理念,通过规则扩张式监管方式将传统证券监管框架应用于数字证券市场,并基于试验性监管成果对法律规则进行适应性调整,形成与数字证券业态同步演进的适应性监管模式.

    数字证券证券通证化金融科技适应性监管功能监管

    上海金融动态(2024.06)

    张若雪
    80页

    投稿须知

    《上海金融》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