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翻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翻译
上海翻译

方梦之

季刊

1672-9358

SHKF@chinajournal.net.cn

021-28316080

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33信箱

上海翻译/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总结翻译经验,切磋方法技巧。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翻译。把握学术方向,推动翻译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罗进德:译道"四栖"翻译家

    黄忠廉王小曼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进德精通汉、英、俄三语,一生从译、从教,为译界办刊,出版译学图书,推进国家翻译实践,对翻译既至诚与至真,观察、思考与研究翻译也能至理,推动国内外译事发展更能至善;"四至"之中,既含他丰富的翻译人生,也显其所达的高度,是译(学)界难得的"四栖"翻译家.

    罗进德"四栖"翻译家译道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中的知识形态与译者身份

    房春光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译者陈望道的多重身份对三种不同翻译知识形态构建的重要影响: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忠于原文的结构性翻译知识,明确《共产党宣言》中女性共同体的原旨要义;作为修辞学学者,他顺应原文语言特色,采用积极修辞让译文更具中国语境化,促进重构性翻译知识的生产;作为普通读者,他运用大众语、白话文以服务更为广泛的受众,大大提升了译文的传播效度,让《共产党宣言》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议题性翻译知识.这一翻译行动中三种翻译知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不仅彰显了译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强调了翻译知识对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承的深远意义.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知识形态译者身份

    石声汉译著成果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张保国周鹤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声汉的译著成果在国际农史、科技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具体表现为被 日、韩、欧美等地汉学家所参照、介评、研究、征引、翻译或转译,为国际中国科技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也激发了李约瑟和西山武一的合作意向并间接促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卷的诞生,至今仍被白馥兰所参考.其传播之道在于石声汉的开拓精神和科学精神赢得了汉学家的信赖,他的译著成果满足了汉学家的研究需要并引发了学术共同体的协同效应.这给致力于中华学术"走出去"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三点学术品格要求: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术追求、"自我主张"的学术精神和"毛遂自荐"的学术自信.

    石声汉学术外译语内译作国际传播与影响农学典籍

    "革命的海燕"在上海——20世纪上半叶高尔基红色经典的译介与出版

    杨丽王溪淙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在启蒙与救亡的旗帜下,高尔基的红色经典开启了在中国的译介与出版之旅,成为播撒红色思想与红色知识这一革命实践的典范.此后的半个世纪,以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上海杂志公司为代表的上海出版机构一马当先、成绩卓然.其译介与出版活动,以鲜明的主体意识,倾力传播高尔基红色经典所蕴藏的先进思想,为我国20世纪无产阶级的艰苦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高尔基红色经典在上海的译介与出版,不仅是外国文学中国化的成功案例,也是红色知识在中国的接受与重构,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

    高尔基红色经典红色翻译上海出版业

    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解:以《淮南子》英译为例

    王宗华邓高胜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音乐频繁亮相西方音乐舞台.然而,当今英语世界仍缺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研究.《淮南子》英译本详尽阐释中国传统音乐之哲学与美学,研究该英译本中相关音乐的内容,可探寻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外的解读情况.文章以《淮南子》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英语世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认和理解,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为传承发展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音乐国际传播《淮南子》英译跨文化交流

    Abstracts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