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司法本土化向度

    李建华李广军
    214-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讼时效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即受到正当性的道德拷问.自《民法通则》颁布以来,诉讼时效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经历了"保护义务人"向"保护权利人"的司法理念转变,并不断进行适用范围的限缩、诉讼期间的增加和抗辩阶段的限定等贴近朴素正义感的有益探索,但立法制度的技术调适,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制度效能.它需要司法本土化的能动,以更好地弥合诉讼时效制度理性与群众获得感之间的接纳与融合.文章通过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化与"欠债还钱"朴素认知的分析,阐释中国司法实践对诉讼时效制度的本土化改进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诉讼时效制度相关的"事实查明""证明责任""民事调解""债权评价""裁判方向"等司法本土化向度的解决方案.

    诉讼时效欠债还钱本土化司法裁判

    "词句的通常含义"解释问题研究——以《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条为中心

    卢志强
    22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了合同条款"应当以词句的通常含义为基础"和"不同于词句的通常含义的其他共同理解"的客观主观相结合的合同解释规则.根据《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征求意见过程的学术探讨以及正式颁布的法律文本,"词句的通常含义"解释路径主要有常人标准、理性人标准、其他共同理解标准三种类型.常人标准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合同法早期及合同权利义务比较简单的情形;理性人标准在合同解释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并得到广泛应用,理性人标准有其内在法理并呈现全球化的演变趋势;其他共同理解标准属于主观主义解释方法,在保障合同意思自治和实现合同实质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合同解释常人理性人共同意思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现实困境、必然要求与必要转向

    冯建军温晓情
    23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学术体系为核心、话语体系为关键.系统梳理以往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系统性缺失的"学科困境"、主体性失落的"学徒困境"以及国际性不足的"国际困境",中国亟须构建系统的、自主的、公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回应学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关系教育学话语体系对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凝聚力,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力,也影响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对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要突破以往在实体性思维引导下单向度的西方化或本土化建设思路,实现以关系性思维为引领、以作为"共生体"的入场为目标、以"在世界之中"的互动生成为实践的必要转向,以此构建既保有中国本土特色与文化气质,又能对本国教育问题和世界公共教育问题有强大解释力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赢得国际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系统性主体性公共性关系性思维

    论重拾大学教师的学术寂寞

    张意忠
    247-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教师的学术寂寞是他们在探究高深学问时呈现的一种宁静、闲暇与恬淡状态,不是孤独、冷漠,与世隔绝,而是一种自觉自愿、自由专注、宁静致远、远离功名的学术品格.学术寂寞的发展历史表明,学术与寂寞相伴相生,学术在寂寞中发展,学术在寂寞中历久弥新.学术寂寞有利于促进学术繁荣、保障学术自由、培育学术品格、加强德行修养.因此,在学术浮躁与功利凸显的当下,重拾学术寂寞,需要教师坚守学术志业,心无杂念;培育学术兴趣,沉浸其中;潜心学术活动,宁静致远;淡泊学术名利,摆脱喧嚣.唯其如此,才能提升学术水平,维护学术尊严.

    大学教师学术寂寞学术品格学术浮躁

    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者一致"——探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

    姜昊良
    25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列宁所揭示的黑格尔《逻辑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并探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者一致",这对于认识和把握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尤为重要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认了这一"三者一致",且黑格尔在文本中也自觉地表明了这种"三者一致".结合《精神现象学》的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者一致"的内涵及其批判,从"实体即主体"的内在维度和"真理是全体"的内容维度上,进一步探析它所确证,并在确证中丰富的概念辩证法,我们会更为深切地认识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概念辩证法"三者一致"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

    骆焕琪韩建一
    265-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中国270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GTWR模型和贡献度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1-2019年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有所提高,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空间集聚效应更强.产业升级、工业化、城镇化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医疗条件、教育条件、政府作用和城镇化均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因素对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产业升级和城镇化的影响呈同心圆状分布,工业化的影响以中西南为中心对称分布,发展机遇的影响从北到南逐渐加深,而政府作用的影响则与此相反.为了实现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平台化的赋能优势,发挥产业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的作用,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规划.

    数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空间杜宾模型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研究

    王华秀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与网络虚拟财产相关的案件日益增多,但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认定还存在争议,司法领域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认定也存在较大差异.克服理论缺陷,破除实践难题,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是有效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之前提.网络虚拟财产不属于法律客体,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随着法律关系不同而不同,在网络用户和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中,网络虚拟财产被视为一种"给付型得利";在网络用户和第三人的网络虚拟财产交易或处分关系中,可将其看作"准物权利益";网络运营商以外的第三人侵犯网络用户之网络虚拟财产时,可以考虑把网络虚拟财产视为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一般性财产利益.

    数字经济网络虚拟财产财产利益

    Abstracts

    281-282页

    魏广君 书法作品

    魏广君
    封3页

    书讯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