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内外融合教育课程研究热点比较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汪斯斯董佳雨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国内外近30年有关融合教育课程研究的期刊论文,经Bicomb的关键词统计、矩阵分析,及SPSS26.0的聚类分析后发现: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涉及宏观层次的政策和支持体系研究,中观层次的教师、专业合作和条件研究,微观层次的课程调整和学业发展研究.每个研究层次既在研究主题和研究结论上有相似之处,也在研究视角、研究焦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为推动我国融合教育课程研究走向成熟,未来应深化融合教育课程的政策研究,完善融合教育课程的内容研究,丰富融合教育课程的方法研究,拓展融合教育课程的主体研究.

    融合教育课程融合教育政策课程调整知识图谱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融合教育学校校长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萨乔万尼领导力模型分析

    罗月伶李欢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离不开建设高质量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是发展高质量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提升融合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融合教育学校校长领导力作为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关键,现面临着技术领导问题、人际领导问题、教育领导问题、象征领导问题以及文化领导的问题.基于萨乔万尼"五力"领导力模型的内涵,提出融合教育学校校长需要提高个人的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以及文化领导力,成为随班就读工作中的管理者、协调者、教育者、倡导者与传播者,从而促进融合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校长领导力领导力模型萨乔万尼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分析及思考 ——基于30项省域政策文本的NVivo分析

    滕金岚李静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融合教育是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理想状态,为把握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推进方向,从总体要求、主要措施、保障支持和组织实施四大维度出发,对30部我国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现行学前融合教育政策的本土化不够,缺乏对多元协作的强调,且教育对象单一.未来可以聚焦于立足本土因地制宜、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及扩展学前融合教育对象三方面来优化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融合教育政策分析NVivo

    近十五年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朱慧懿王艳芝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并结合文献分析法,以CNKI中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的发文量整体按照时间的推进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研究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相关人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学前融合教育的师资队伍研究、学前融合教育的干预研究.基于此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加大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力度;加强研究者之间、各方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研究团队;加快学前融合教育评估测量体系的研究;深化研究层次,加强具体的融合教育活动研究;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对特殊儿童干预方法多样化、系统化研究.

    融合教育学前教育CiteSpace

    融合背景下残障大学生支持需求的调查研究

    王童谣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社会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微观系统"视角,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南京某高校的残障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和实地观察,旨在探寻高等教育中这些"少数派"在接受融合教育过程中真正的需求.研究发现,残障大学生在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孤立无援的"少数派",被"失语"和被歧视问题突出.据此提出通过设置帮扶小组、开通绿色通道、加强舆论宣传等方式帮助残障大学生更好地适应高校生活.

    教育公平残障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质性研究

    探究智能手机在盲校社区融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李洁瑛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和特点.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为盲校社区的融合教学提供很多帮助和支持,在盲校社区融合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手机盲校社区融合教学

    电子耳蜗——从技术到文化的思考

    李佳琪黄丽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耳蜗技术给部分听力障碍者带来了极大的福音,实现听力增益.随着耳蜗技术的改进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听障者植入电子耳蜗.耳蜗植入手术后的康复真实效果及耳蜗给听障者带来哪些影响,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部分特殊教育者对其复杂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文章在分析电子耳蜗被追捧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探讨电子耳蜗植入者在现实沟通效果、身份认同等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希望引起教育者、听障者家庭及相关研究者的关注.

    电子耳蜗听力障碍者身份认同

    听障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困境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郑州某大学为例

    吕佳心关文军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使用改编问卷调查郑州某大学342名听障大学生;选取四名听障生、两名教师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英语学习态度被动且动机弱,教师教学支持单一、听障学生学习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偏重于读写、忽视听说教学三大问题.据此提出提高听障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水平、完善教学支持与学习资源、提升英语听说教学三种对策.

    听障大学生英语学习困境

    听障生"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毛一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增强高职听障生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从特殊教育政策、社会需求等方面确定当前高职听障生的学习需求,对典型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构建了"行业、企业、学校三位协同、岗课赛证四维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此模式可以实现"课程—竞赛—证书—就业"的融通培养,为社会提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听障生"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视域下听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刘铁军李冰雪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视域下,针对听障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实践形式、实践内容、实践指导、实践环境等多角度出发,提供多种方式和策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而成为具有高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课程思政听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