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柴胡桂枝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任淑芸范永飞杨发明
    237-24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CiteSpace 6.4.2软件对柴胡桂枝汤进行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研究柴胡桂枝汤的发展趋势和聚焦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柴胡桂枝汤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从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导出格式为Refworks,数据录入CiteSpace 6.4.2软件,生成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490篇相关文献,298位作者,其中王庆国发表文章数量最多,为14篇.按照机构发文量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19篇)为发文机构首位,其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11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0篇).共涉及227个关键词,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经方(48次)、名医经验(30次)、伤寒论(18次);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出9个聚类,分别是经方、名医经验、小柴胡汤、伤寒论、综述、冠心病、失眠、头痛、医案.结论: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柴胡桂枝汤不仅可以治疗情志不舒、外感发热,在治疗心绞痛、脾胃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基于药理代谢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的功能.各大研究团队之间联系不紧密,未形成广泛合作网络.

    柴胡桂枝汤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视化分析

    王奎王海关月霞薛春蕊...
    243-250,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近15年关于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刀治疗LDH的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为2008年10月—2023年10月.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出的文献完成数据处理,并结合Excel软件从年度文献发表量、作者发文篇数、发文机构分布与合作程度、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757篇有效文献,年度文献发表量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形成了以郭长青、付伟涛和张伟夫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机构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文献发表量较多,发文量前8位的机构均为中医药类高校,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分散程度高.主要以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为重点研究方向,近年该领域热点关键词以超声引导、安全性和中药为主.结论:当前研究热点主要是更为安全的可视化针刀疗法;2008年—2023年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但研究数量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和机构加入该领域;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团体,需要加强机构间合作沟通;研究类型侧重于针刀治疗LDH的临床研究,需要加强基础类实验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萆薢渗湿汤对急性湿疹小鼠模型Th1/Th2/Th22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丹周琪琪郑恺俐贾颖...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萆薢渗湿汤对急性湿疹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对Th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将3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ormal)、模型组(Model)和萆薢渗湿汤治疗组(BXSST),采用 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急性湿疹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1.3 g/ml萆薢渗湿汤0.2 ml/只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小鼠耳部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2(IL-2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萆薢渗湿汤组表皮棘层厚度明显降低,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IL-2表达降低(P<0.01),IL-4、IL-2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萆薢渗湿汤治疗组中 IL-2表达升高(P<0.01),IL-4 与IL-22水平降低(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可通过调 节IL-2、IL-4 及IL-22 细胞因子的水平,来改善小鼠急性湿疹的症状.

    萆薢渗湿汤急性湿疹Th1Th2Th22

    探讨姜黄素通过NF-κB对鼻咽癌CNE-2Z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程忠强袁润生蒋成义王伟...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NF-κB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姜黄素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姜黄素不同浓度下的CNE-2Z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影响CNE-2Z细胞的NF-κB蛋白表达,使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说明姜黄素对CNE-2Z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影响.姜黄素对CNE-2Z的作用效果受作用时间和浓度影响,其对CNE-2Z细胞24 h的IC50数值为(43.514~45.435)μmol/L,48 h的IC50数值为(8.366~13.11)μmol/L,72 h的IC50数值为(5.658~8.469)μmol/L.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NF-κB蛋白的表达,来抑制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与侵袭.姜黄素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CNE-2Z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越好.

    姜黄素NF-κB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凋亡

    不同溶剂对冻绿叶(茶)提取成分及体外降糖降脂功效的影响

    高蕊蕊王飘侯蕾徐子豪...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深入挖掘冻绿叶(茶)潜在的药用价值,分别选取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比较冻绿叶(茶)活性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含量,探究不同溶剂提取冻绿叶(茶)有效成分对体外降糖降脂功效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分析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分别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评价降糖功效,用胰脂肪酶抑制率、胆酸盐结合率评价降脂功效.结果:总黄酮含量顺序为:冻绿茶(乙醇)>冻绿叶(乙醇)>冻绿茶(水)>冻绿叶(水);当浓度为26 mg/ml时,冻绿茶(乙醇)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8.69%、58.46%,表明冻绿茶(乙醇)具有更优的降糖功效;冻绿茶(乙醇)对胰脂肪酶抑制率、胆酸盐结合能力分别为49.36%、43.85%,表明冻绿茶(乙醇)具有更优的降脂功效.冻绿叶和冻绿茶均有降糖降脂的功效,可能与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密切相关.结论: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冻绿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2.81 mg/g),体外降糖降脂作用显著,为开发冻绿茶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冻绿黄酮降糖降脂

    升陷汤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肺癌恶病质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雨洁徐成汪晓敏邓呈凤...
    267-272,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升陷汤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大气下陷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6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中途有脱落病例,最后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病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接受基本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升陷汤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中医证候、厌食/恶病质状况量表评分、IL-6和TNF-ɑ、CD4+T细胞水平和CD4+T/CD8+T.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体质量平均增加(1.77±1.55)kg,对照组的体质量平均增加(0.45±1.25)k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2)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缓解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治疗组气短、神疲乏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气短:P=0.026<0.05,神疲乏力:P=0.009<0.05);(3)治疗后,治疗组厌食/恶病质状况量表评分(P=0.000<0.01)、IL-6(P=0.006<0.01)、TNF-ɑ(P=0.002<0.01)、CD4+T细胞水平(P=0.019<0.05)、CD4+T/CD8+T(P=0.001<0.0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大气下陷"理论,升陷汤联合营养支持在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大气下陷证)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减少机体炎症反应,提高部分患者免疫力.

    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升陷汤大气下陷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缪敏秦颢语马童陈冉...
    273-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挖掘Osteoking的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ONFH疾病相关基因.利用Venny 2.1.0在线工具将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通过DAVID在线工具对交集基因进行蛋白质组学基因结构功能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并利用 STRING 网络平台制作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运用R语言软件包,开展GO功能及 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Osteoking 17个主要活性成分和75个作用靶点,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常春藤苷、豆甾醇等;作用靶点包括雌激素受体(ESR1)、凝血因子(F3)等.Osteoking通过调控机体代谢、雌激素受体/配体等信号通路改善ONFH;Osteoking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后的结合能均小于-5 kJ/mol,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Osteoking能够通过修复ONFH坏死组织血管,改善骨组织血运障碍,提高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从而治疗ONFH,为进一步研究Osteoking治疗ONFH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股骨头坏死恒古骨伤愈合剂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对党参-白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光学郭彦涛陈龙段嘉豪...
    28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验证党参-白术延缓椎间盘退变(ID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等数据库得到党参-白术的潜在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以及IDD的相关靶点;在STRING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对关键靶点蛋白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对IDD的大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将18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党参-白术组,每组6只.造模后,党参-白术组给予中药原液,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每组大鼠随机取3个椎间盘组织样本,行HE、Masson染色检测病理变化;免疫组织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蛋白(COL2A1)蛋白表达,RT-qPCR检测COL2A1、IL-1β、MMP9、mRNA表达.结果:共得到党参-白术的31个潜在有效成分,作用于Akt、IL-6、MMP-9等10个核心靶点,参与细胞凋亡、炎性反应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TNF、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党参-白术组椎间盘组织的终板软骨高度增加Aggrecan、和COL2A1的免疫组化表达明显增加,并显著下调椎间盘组织中IL-1β和MMP-9的mRNA表达,上调COL2A1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党参-白术能够有效上调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从而达到延缓IDD的作用.

    椎间盘退变党参白术网络药理学实验验证

    拔毒生肌散联合康复新液对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陈嘉祺曾娟妮
    29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拔毒生肌散联合康复新液对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复方芩柏颗粒剂溶液熏洗坐浴,拔毒生肌散换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拔毒生肌散联合康复新液换药,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更高,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更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毒生肌散联合康复新液对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促愈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验.

    肛瘘创面愈合康复新液拔毒生肌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石榴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

    徐千佟瑶陈瑞超
    296-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石榴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潜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人类靶点并规范基因名;再从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应用Venny 2.1软件将石榴皮与UC靶点基因取交集生成韦恩图;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作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主要成分靶点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然后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PPI网络图;随后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P<0.01).最后,进行分子对接,以预测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结果:共筛选出7种石榴皮活性成分和124个石榴皮抗溃疡性结肠炎(PP-UC)相关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可能是潜在的主要活性成分,酪氨酸蛋白激酶(SRC)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GO功能分析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受体复合物、蛋白激酶复合物、膜筏、中心体等.KEGG分析石榴皮治疗UC的通路可能为PI3K-Akt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AMPK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山奈酚和槲皮素分别与SRC结合良好.结论:石榴皮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改善肠上皮屏障等多种机制发挥抗UC的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AMPK通路可能是重要的调节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石榴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