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吴新平

双月刊

1671-0304

sdzsbxb2001@126.com

0993-2058629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性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编辑出版方针与政策。主要刊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栏目有西部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研究、法律研究等。读者为高校教师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中被请求保护地法之界定

    乔雄兵陈文思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中被请求保护地法起源于《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对《伯尔尼公约》第5条,学者之间形成了"被请求保护地法说"、"来源国法说"和"非冲突规范说"三种不同观点.在《伯尔尼公约》的影响下,各国在相关的国内知识产权冲突法中开始逐步采用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但《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与生俱来的争议决定了被请求保护地作为连结点在含义上的模糊性.为此,一些学术机构分别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的建议稿,这些规则及解释对于理解被请求保护地具有重大参考价值.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8条、第50条规定以被请求保护地法作为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被请求保护地法的适用存在分歧,带来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我国应该借鉴被请求保护地法在有关国际法律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依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对其含义分别作不同界定.

    知识产权被请求保护地法国民待遇属地性

    论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法基础

    甘勇陆莹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消除垄断行为,维护美国正常经济秩序,反垄断法逐渐在域外适用,美国法院在确定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范围时积极寻找冲突法理论的支持.在"既得权学说"的影响下采取属地原则,否认反垄断法的域外性;根据"本地法"理论确立了效果原则,认可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正当性;从"最密切联系"原则中寻找衡平原则的来源,在域外适用反垄断法时考虑国际礼让.这些冲突法理论使得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美国法院的实践,对于我国判断何种情况下可以域外适用反垄断法以及如何域外适用具有启发意义.

    反垄断法域外性冲突法属地原则效果原则衡平原则

    场域互动:道场与敦煌佛教文艺作品的生成

    李小荣
    8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场"是敦煌佛教文献中最常见的表现场域概念的关键词,其含义极其丰富,涉及物理空间、心理信仰空间、文化制度空间三大层面.而道场的中外互动、内外互动、内部联动、虚实互动和多重联动,是敦煌各种佛教文艺作品生成的主要途径;正是中外场域、内外场域的持续互动,才促成了敦煌佛教文艺作品的中国化特色.

    场域互动道场敦煌佛教作品生成

    《唐乔梦松墓志》相关问题考

    李宗俊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主乔梦松,其墓志与其家族成员的另外几方墓志应为同出洛阳北邙山乔氏家族旧茔.由该志考得,至迟北魏汉化之际,本为南匈奴旧姓的北朝乔氏已经攀附或改姓为汉姓"桥"氏,至西魏、北周时期又改"桥"为"乔".志主有关事迹对于全面了解开元九年以来唐朝在宇文融的奏请之下分设劝农判官、摄御史巡查天下事大有裨益,为确定《唐御史台精舍题名碑》的追书时间提供了佐证,为开元十六年志主出使西域册立于阗、疏勒二国事及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唐乔梦松墓志》北朝乔氏乔梦松事迹

    中国曼斯菲尔德学术百年述评

    岳文侠杜家凤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围绕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百年学术历程前后经历了译介与研究两大阶段.其中,译介阶段始于1923年,发展历程可分为开创期、萧条期和振兴期;研究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聚焦于短篇小说中的叙事研究、女性主义批评、身份研究等方面.该文对中国曼斯菲尔德学术百年的译介历程与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总结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路径,展现曼斯菲尔德超越时代永恒的文学魅力及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译介研究述评

    关乎衰退的冒险之旅——格吕克诗集《忠贞之夜》中的衰老书写

    欧光安马悦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衰老"是路易丝·格吕克后期诗作的一大主题,在评论《忠贞之夜》时诗人称其承担了一次宏大的关乎"衰退"的冒险之旅.该文通过文本细读探究诗人如何展现"衰老"主题以及该主题如何折射诗人老年时期的内心世界.结合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分析,文章认为诗人通过聚焦"旅行"隐喻、重复使用相同意象并融入自身晚年经历,来展现"人"所面对的身体机能衰退、灵感枯竭等内在和外在困境.诗人对衰老或刻意或隐喻的书写,是对人生与艺术的不懈思考.

    路易丝·格吕克《忠贞之夜》衰老书写

    新质生产力与大学新使命

    夏文斌
    封3页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