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针灸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针灸杂志
      福建省水利学会
上海针灸杂志

      福建省水利学会

黄琴峰

月刊

1005-0957

zhenjiush@126.com

021-64382181

200030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上海针灸杂志/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针灸学会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承办。办刊20多年,谨守继承和发扬针灸医学的宗旨,己成为各级医技人员和针灸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进入国家期刊方阵"双高",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科学系统优秀科技期刊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树中教授基于通关调气理论辨治双心病经验介绍

    刁志浩周悦张敬芝张蕊玉...
    1-7页

    针灸疗法胸痹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高树中通关调气名医经验学术思想

    针灸对反复移植失败后妊娠结局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徐金龙何喆贺明孙玉环...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90 例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降调节联合人工周期方案进行辅助生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分期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类型分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降调节联合人工周期方案基础上,分期针灸能有效改善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睡眠质量和临床妊娠率.

    针灸疗法电针温针疗法针药并用生殖技术,辅助子宫内膜不孕症不育,女性

    补肾安神针刺法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夏建妹吴珏灿张丽陆红妤...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安神针刺法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early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eRSA)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e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 例.在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前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黄体中期子宫动脉S/D和子宫内膜厚度,并比较两组备孕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S/D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7 mm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7 mm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备孕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 89.6%,对照组为 88.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补肾安神针刺法可有效降低eRSA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和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从而改善内膜容受性,缩短备孕时间,提高生育率.

    针刺疗法针药并用流产,习惯补肾安神子宫动脉子宫内膜

    短期针灸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人群妊娠结局的影响

    余洋杜惠李伟红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 694 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观察针灸疗法短期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 694 个移植周期根分为观察组(301 个周期)和对照组(393 个周期).对照组采用常规冻融胚胎移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患者进行内膜转化日起行5~6 d 针灸干预.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既往周期数、不孕年限、基础日黄体生成素水平、基础日卵泡雌激素水平、基础日雌二醇水平、身体质量指数、胚胎移植次数、移植当天的内膜厚度和不孕类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经FET治疗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妊娠率(46.5%)高于对照组(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33.5%)高于对照组(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早期流产率(12.9%)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和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P<0.05).结论 针灸联合FET可提高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针灸疗法温针疗法温灸器灸生殖技术,辅助子宫内膜不孕症不育,女性

    针刺联合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李永春王文琪刘慧史乐辰...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 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8例.药物组用镇痛泵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分别于术后2 h、8 h、24 h进行针刺.比较两组术后 2 h、8 h、24 h和 48 h手术切口静息痛、手术切口翻身痛、宫缩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并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2 h手术切口静息痛、翻身痛和宫缩痛评分及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术后8 h、24 h和 48 h手术切口静息痛、翻身痛及宫缩痛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少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镇痛泵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产后康复.

    针刺疗法针药并用剖宫产疼痛,术后针刺镇痛

    药线灸联合壮药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冯晓芬李宁卿荣珍滕红丽...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清毒方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炎合并持续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 例)和对照组(30 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清毒方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抗HPV β-葡聚糖功能敷料纳入阴道后穹窿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壮医症状变化、HPV载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壮医症状发生率、宫颈糜烂愈合时间及HPV病毒载量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和IL-6 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糜烂治愈率及HPV感染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清毒方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HR-HPV感染可有效清除HPV病毒,降低HPV载量,促进宫颈糜烂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炎性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线壮灸壮药宫颈炎人乳头瘤病毒壮医药学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温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轻型COVID-19感染的临床观察

    茅蓉向泽林朱伟顾志英...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2 例COVID-19 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予连花清瘟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两组治疗前后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中文版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咽干/痛缓解程度,并比较两组安全性情况,追踪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长新冠综合征"和COVID-19 二次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CQ-MC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咽干/痛程度分布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长新冠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VID-19 二次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法安全性均可.结论 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温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COVID-19 轻型患者在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温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针药并用COVID-19退热咳嗽

    针刺联合点刺放血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吴彤陈英华孙玮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点刺放血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8 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4 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点刺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version scale,WHOQOL-BREF)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TC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TC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后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胫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2%,高于对照组的 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点刺放血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生存质量,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针刺疗法放血疗法针药并用糖尿病,2型周围神经病变

    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苏秋菊吴雪燕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揣穴促通"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将 80 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于发病第 7 天采用传统电针分期治疗,观察组根据发病第7 天表面肌电图检查结果判断神经受损程度进行"揣穴促通"电针分期治疗.在发病第7 天、30天、60 天、90 天对患者进行自拟症状评分量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FDIP)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FDIS)进行评分.在发病第7天、30天观察表面肌电图[面神经分支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振幅、F数据与曲线、瞬目反射]变化;在发病9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后遗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自拟症状评分量表、SFGS、FDIP 和 FDIS 评分与发病第 7 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 30 天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第 90 天SFGS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 90 天与发病第7天FDI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表面肌电图数据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 95.0%,对照组痊愈率为 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 2.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揣穴促通"电针法较传统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更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躯体功能和后期社会生活功能.

    电针针药并用面神经疾病面神经炎表面肌电图神经肌肉解剖

    针刺治疗卒中后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对氧化应激激素水平和血流变学的影响

    李洁陈云飞王栩刘臻...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调神益智针刺治疗痰瘀闭阻型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激素水平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将 94 例痰瘀闭阻型PSD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31 例)、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 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观察 3 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变化,并比较3 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后 MoCA 和 MMSE 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其余两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基础治疗组除体态臃肿外,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3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除体态臃肿外,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低于其余两组(P<0.05).3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其余两组(P<0.05);3 组治疗后 MDA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 MDA 水平低于其余两组(P<0.05).3 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其余两组(P<0.05).3 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调神益智针法治疗痰瘀闭阻型PSD可改善患者MoCA和MMSE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激素水平、血脂水平以及血流变学指标.

    针刺疗法针药并用调神益智痴呆中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