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地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地理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杜德斌

季刊

1004-9479

worldgeo@126.com

021-62233749

200062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内

世界地理研究/Journal World Regional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报级学术刊物。主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这一主题,刊登有关全球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事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趋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的空间运动规律;国外区域开发、城乡建设、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同时刊登反映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齐玮李启昊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关乎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整体把握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结构及演化趋势十分必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7-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数据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并运用QAP方法分析影响贸易网络的因素.研究发现:(1)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密度和互惠度较低,关联度大;(2)核心度、中心性高且内外贸易均活跃的国家高度重合,形成了以美、德、比利时、日、韩等国为中心的北美、欧洲、东亚三块核心区域且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显著;(3)经济差异有助于贸易关系的建立但作用渐弱,产业链互补有助于贸易强度提升,协调政策和形成共识较关税优惠对贸易的作用更显著,地理距离阻碍贸易且作用稳定.疫情加速了原本的趋势并显著提升了陆地邻接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区域合作,加大产业链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注意风险防范,重视政策导向.

    新能源汽车贸易国际贸易网络复杂网络社会网络理论QAP方法

    金砖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空间格局与动机研究

    陈再齐朱晓梅钱金保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市场、自然资源和战略资产,尤其是战略资产寻求,没有效率寻求动机.本文基于2010-2017年金砖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数据对此进行检验,并有不同发现:金砖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动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但没有显著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从时间维度看,市场寻求动机有增强趋势;而其他三类投资动机有随时间减弱的趋势,但减弱趋势并不显著.从国别维度看,中国、俄罗斯和南非逆向投资具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中国和印度逆向投资具有战略寻求动机;中国、印度和南非具有效率寻求动机,更偏好劳动力成本低的发达国家.机制分析表明造成投资动机差异的根源在于各国不同的战略意图.

    金砖国家投资动机发达国家战略资产寻求效率寻求

    全球跨境水资源冲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综述

    张翼飞金紫洋山冰沁王艺蔚...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冲突是关系到区域安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化导致水冲突问题呈现更复杂和更不确定态势.本文基于全球近百年来1 240件水冲突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立足资源科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等理论,揭示出各地区水冲突的产生有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国际政治的根源,进而从资源稀缺、流域国际化与国家间水权力不对称、水合作机制缺失与失灵三个角度剖析水冲突的原因.最后,从传统的技术、经济手段向国际关系、国际谈判的视角探求目前的解决机制,提出立足各地区自然、经济、历史特征和发展诉求,通过增进区域利益共享、开展综合流域规划、加强国际条约的执行力等措施探寻适合跨境水资源冲突的协调机制和解决方案.

    水冲突水资源协调机制区域共享

    后冷战时期阿富汗暴力冲突的时空演变及行为体互动特征研究

    陈秀红胡志丁叶倩源牛福长...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的死亡和不稳定大多由暴力冲突事件造成,且冲突空间被视为领土和网络嵌入性的结合停留在理念层面,因此,揭示其时空演变和探索冲突行为体的互动特征具有迫切的现实与理论意义.鉴于此,立足冲突空间的概念化,搭建"事件-网络"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核密度、趋势面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冷战结束以来阿富汗不同时期暴力冲突的"位置-方向-形态-关系(网络)".研究表明:(1)冲突是人地关系错配形成的复杂系统.阿富汗冲突阶段性特征与地缘战略地位升降和行为体网络关联密切,"战斗季节"特征明显,低强度占据主导和主要.(2)冲突的空间格局形态受地形及其走向的裹挟与制约.阿富汗冲突受兴都库什山脉的影响,面域趋势为东北-西南向,"点-线-面"特征逐渐强化,冲突空间呈"O"形分布形态.(3)行为体"解网"与"结网"表征下的权力博弈与冲突密切相关.阿富汗国内行为体关联渐趋"解网化",阿富汗政府-塔利班构成内部冲突核心"关系对";域外参与主体"结网低",且尚未形成社区网络互动迹象.研究捕捉了冲突空间如何将社会关系网络与地理位置背景相结合,以理解国家内部卷入持续冲突的方式,揭示冲突产生的空间社会性,加深对阿富汗"帝国坟场"空间发生机制的理解.

    暴力冲突时空演变行为体分析冲突空间概念化网络阿富汗

    1961-2019年阿富汗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研究——基于膳食营养当量视角

    查思含马玮哲王思嘉张丹...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我国周边安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应充分认识阿富汗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土地承载力演变情况.本研究从膳食营养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了近六十年来阿富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并根据未来不同情景,探讨了阿富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随着膳食营养需求和人口的增加,阿富汗地区土地资源已无法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逐渐增加,已经由基本平衡阶段(1961-1978)和态势趋紧阶段(1979-1998),演变为人地矛盾突出阶段(1999-2019).从三种膳食营养当量(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来看,阿富汗地区土地资源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基于脂肪需求的土地资源承载压力最大.为了满足当地食物消费需求增长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阿富汗当局一方面应大力推行"毒改粮"政策并提高土地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引导合适健康饮食.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阿富汗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缓解与改善阿富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及其人地关系提供参考.

    土地资源承载力阿富汗膳食营养粮食安全情景分析

    印度移民回流政策的发展及其驱动因素

    林海文刘宏松娄劲男
    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印度1947年独立后的消极不干涉的"知识精英引入"策略与1998年后的积极笼络的"群体引入"策略,发现印度移民回流政策在其覆盖对象、手段、态度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印度移民回流政策的发展变迁中,印度的移民回流政策覆盖对象由知识精英扩展至普通群体、政策手段由单一经济手段转向更加灵活多样的政策创新,政策态度由消极"吸纳"转为积极"笼络".印度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其移民回流政策的.推动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于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印度领导人理念的改变、党派博弈过程中的冲突与妥协.

    印度移民回流政策海外印度人海外印度公民卡制度印度裔卡制度驱动因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索琪李长升王力媛
    7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18年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明专利数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以产业链视角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并以城市视角进行空间结构分析,以此探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不同发展阶段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初创期、形成期到成长期,协同创新的规模和强度均有明显上升,但在创新总体中始终占据较低比重,创新活力未完全释放,产业创新发展仍有较大空间.②产业链协同创新并不均衡,中游创新占据总体创新的大部分,协同创新重心由上中游协同创新向中下游协同创新过渡,创新主体呈现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研究所为辅的总体格局.③城市协同创新呈现规模扩大化、联系复杂化、区域一体化的特征和多点分散、局部集聚的创新格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转移和演化路径已初步形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时空演化创新网络

    "产业孤岛型"淘宝村演化过程及重构作用——以保定市高家庄村为例

    齐鹏飞丁疆辉柴旭
    9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成为乡村发展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淘宝村的形成演化及其社会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保定市高家庄村为案例,采取实地调研法,解析"产业孤岛型"淘宝村演化过程及经营模式,阐述电子商务行为对村域空间的多维度重构作用.研究发现:(1)高家庄村从传统农业种植村向专业化淘宝村的转型共经历了四个时期:原始种植+贩卖废旧金属时期、"跑电梯"行业过渡时期、淘宝村爆发式形成时期、淘宝村平稳发展时期;(2)淘宝村内部主要有四种典型的从业与经营模式:数量多、分布广的"家庭网店模式"、数量少、规模大的"企业经营模式"、由个人经营的"纯贸易网店模式"、仅从事拆解工作的"行业工人模式";(3)电子商务在空间维度上促进了产居空间渗透融合,改变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空白用地的使用方式;经济维度上推动了"孤岛式"产业升级发展,加速了农村居民非农化就业创业,促进了区域内其他相关行业的衍生发展;社会维度上改善了农村关系,巩固延伸了从业人员的虚拟交往空间和实际交往空间;(4)高家庄村电子商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淘宝村快速成型,但产业基础的限制使得淘宝村虽在村镇尺度上经营现状良好,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扩散却不明显,乡村重构作用较小.

    淘宝村演化过程从业经营模式重构作用高家庄村

    中国城市数字鸿沟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段杰冉张丽君秦耀辰张慧馨...
    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城市在获取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ICTs)方面存在的不均衡性已成为制约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问题,因而分析城市ICTs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成为缩小数字鸿沟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DI),利用区位熵法测度中国275个城市2005年以来的数字鸿沟,进而运用空间分析与计量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区位熵(IDILQ)仍处于较低水平,城市之间数字鸿沟虽然有不断收敛的趋势,但东、中、西地区的差异仍然较大.②从时空格局来看,IDILQ"高-高"集聚区一直位于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低-低"集聚区则由西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③IDILQ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存在"极化效应".但是,年轻人口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信息技术业从业人员比重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城市IDILQ,缩小数字鸿沟.在数字革命转型中,要谨防信息化对收缩城市、老龄化城市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数字鸿沟信息通信技术空间面板SDM模型区域差异中国

    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发展水平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文李德升胡浩胡森林...
    12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为养老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和2019年养老企业数据,探究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从2014年到2019年,长三角养老产业整体发展迅猛,且逐步形成以"合肥、南京、淮安、丽水"为核心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养老产业四大领域发展水平不一,呈现出"老年用品领域>老年护理领域>新兴领域>老年金融领域"依次递减的发展特征,老年用品领域发展在空间上最为均衡,新兴领域极化程度最高.②长三角养老产业发展受到人口基础、医疗水平、财政支出等因子的共同影响,且2014年和2019年影响因素差异明显:医疗水平和交通便利度对养老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对产业发展影响减弱.③不同领域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人口基础、经济实力对老年护理领域和老年金融领域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医疗水平、交通便利度分别是老年用品领域和新兴领域的主要影响因素.

    老龄化养老产业时空分异影响因素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