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教育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教育信息
世界教育信息

周一

月刊

1672-3937

010-66096526

100816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世界教育信息/
查看更多>>《世界教育信息》教育科研杂志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报道国内外教育信息及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己任,重点介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反映国内外教育教学科研及实践的最新成果,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本刊致力于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构建一个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萃集各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实践经验、教法教理及教案设计、教学教改探讨、教育文化及产业的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集教育教学信息及科研的指导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以教育信息报道和科研成果展示为主,兼具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合作共进的平台,充分展现我国教育工作者积极工作的精神面貌及相应的业绩成就,成为教育工作者评定科研成果及职称的好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创新为使命和路径: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对话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教授

    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张力玮徐艳茹马宁...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对高等教育的治理呈现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特征.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创新成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目标,以及主导机构行动的价值追求.在高等教育系统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中,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建立,而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不断转型发展.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重点推进解决真实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多学科的、融合设计思维的教学创新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国对高等教育加强治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演变、合作网络化和多层次化的背景下,尽管处于经费缩减、国际竞争、新的使命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高等教育机构仍然保持其作为学术机构的组织惯性和特性.

    高等教育创新知识生产合作网络教学创新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发展模式与趋势——多案例比较研究

    刘文杰陶宇婷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是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高校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梳理美、英、德、法、日等七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代表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将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识别为内设模式、外设模式、事业型模式与混合模式四种不同的模式.结合对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比较发现,中外在机构性质、管理体制机制、收益分配方式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或可为未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组织转型与职能定位提供可能的方向选择.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从服务到参与:公立研究型大学何以高质量服务社会——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

    胡昌翠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社会服务已从"提供服务"走向"全面参与",实现了育人使命与社会发展的双向融合.为将社会服务使命落到实处,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学术参与理念的影响下,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代表的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战略迭代的顶层设计、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课程和活动、内外联动的资源汇聚机制、与院系平行的服务组织机构,以及规范导向的服务支撑保障.公立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呈现出"自为"与"外塑"的统一,高校主导与社会参与的统一,面向全球与服务本土的统一等特点.借鉴美国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从"服务"和"参与"的统一,加强社会服务课程化探索,畅通参与机制,强化机构建设,健全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为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公立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学术参与新质生产力

    新时代下的东亚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及其改革路径——以中、日、韩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为例

    何宛玲蒋凯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日、韩等东亚高校在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面临着"三对张力"——"国际化"评价与"本土化"评价之间的张力、"标准化"评价与"多元化"评价之间的张力、"传统文科"评价与"新文科"评价之间的张力.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阐释了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定位、特色与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下东亚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改革路径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从照搬移植走向"以我为主、面向世界"的评价体系;从单一化、标准化评价体系走向多元化、特色化评价体系;从"传统文科"评价体系走向"新文科"评价体系.

    高校学术评价人文社科东亚中国日本韩国

    提升教学质量——"变革高等教育:多维教学评价"研究

    覃丽君秦双贺刘婷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当前我国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美国"变革高等教育:多维教学评价"项目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该项目以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制定的七维度教学质量框架为基础,明确了多维教学评价改革需遵循的五大核心原则.堪萨斯大学的教学基准项目、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教学质量框架倡议和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校区的整体教学评价改革是其典型改革案例.尽管存在时间成本高和部门间实施起点不一致等挑战,但该项目仍能给我国带来包括构建包含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多维的评价标准,以及完善反馈机制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帮助等启示.

    美国高校教师多维教学评价评价改革TEval项目

    保障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教学评价项目研究

    尤铮邢远晖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加速各国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也暴露出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问题.鉴于在2021年全英学生调查中,英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表现不佳,学生事务办公室2022年对英国6所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此次评价以学生事务办公室的"教学卓越框架"为标准,体现学生为中心、市场化、风险分析、多元主体等理念和特征.此次评价发现,高校在疫情期间均充分调动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但师生对混合式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充分,容易将其混同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还易引发学生孤立感加重、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反馈薄弱等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和困难,学生事务办公室要求高校加强混合式教学的信息供给,挖掘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原理,从线上线下比例分配、学科分析、学习反馈、在线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建议.

    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

    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负担过重"问题及应对研究

    丁瑞常韩卓言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负担是课业负担的直接来源,"课程负担过重"已日益成为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一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课程体系在实现阶段性"质变"之前,要忍受漫长的社会需求和学习内容持续增加的"量变"过程;三是政策执行偏差导致非预期性增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尝试了一些"减负"举措,但总体收效甚微."减负"虽名为"减",但政府的功夫应下在"增"上,即提高教育质量,增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选拔性考试的"减负"改革则应重在破解"减负"中的"囚徒困境".

    课程负担减负"双减"课程改革囚徒困境基础教育

    未来课程重构的现实依据、参考框架和国际共识——基于国际组织的视角

    谷小燕青韦怡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作为教育系统内部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一直是国际组织面向未来的教育报告所关注的重点.不确定性是众多国际组织对未来社会的一致判断,而各成员国的现行课程体系惯性强大、革新缓慢、脱离现实,不足以让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面对这种巨大的张力,各国际组织基于自身定位,将课程重新置于国家和全球议程的中心,提出了以"未来能力或技能"为核心素养的参考框架,并在未来课程的概念定位、价值取向、参与主体、重构原则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国际组织未来课程课程重构核心素养

    美国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目标、内容与实施策略

    刘雨田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是面向乡村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实施的一种发展策略.它致力于通过重构教育内容和革新教育路径,帮助乡村学校教育在标准化教育的统一性、当地学情的特殊性与地方发展的差异性之间实现兼顾和平衡,帮助学生在自我发展同国家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促进学生的生活参与、增强学生的在地情感.美国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由标准化教育的在地化改造和地方资源的教育化整合两部分内容构成,二者相互补充、彼此支持,在具体实践中时常界线模糊并融通于课程之中.在实践环节,美国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要求树立扎根当地的教育理念,拓展村校联动的教育空间,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反思型的教育评价.在地化教育对美国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供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改革参考.

    美国教育乡村教育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