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林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林业研究

高发全

双月刊

1001-4241

sjlyyj@126.com;sjlyyj@caf.ac.cn

010-62889735 62888385

100091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林业研究/Journal World Forestry ResearchCHSSCD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世界各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以及林业各专业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林业热点问题的探讨。为制定我国林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为林业科研人员、高等林业院校的师生以及林业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袁宝龙张壬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进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文中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 3 个维度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指出其经济逻辑在于新质生产力能够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变革林业增长方式、培育林业新业态新模式,社会逻辑在于新质生产力能够为林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林农收入、提升林区生活品质,生态逻辑在于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林业生产要素利用率、拓展林业生产空间、丰富生态资源功能;进一步,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生成逻辑,从创新能力、产业质量、人才建设、基础设施、体制改革 5 个方面剖析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基于理论逻辑以及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审视,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新质生产力林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林业创新数字林业

    新质生产力赋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

    郑毓翰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汇产品是以森林等自然资源为载体的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机制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生态共富的有效手段.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技术、新科技、新方法能够有效赋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碳汇资源—碳汇资产—碳汇资本—碳汇资金—碳汇资源"的可持续转化.目前,碳汇产品价值实现面临技术支持乏力、市场活力不足、资金转化遇阻、生态保障缺失等问题,难以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新质生产力赋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应以科技赋能为推进路径,夯实技术支撑、完善市场规则、拓宽转化渠道、健全产业政策,持续推动碳汇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价值化和产业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在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的应用能有效推动生态共富,而碳汇资源产业化可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生态共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科技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我国森林康养的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

    薛芮徐岸峰廖民生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生态环境效应的情况下,亚健康与老龄化问题成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巨大需求背景.在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发展力量的当代社会,森林康养势必走向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的产业体系.文中立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并借鉴流空间的概念,提出了依靠流空间驱动的森林康养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路径:一是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新动能"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科技+"产业赋能;二是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新优势"进行模式创新,形成"全媒体+全渠道"的产业模式;三是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新业态"进行产业融合,形成"森林康养+"的产业结构;四是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新领域+新赛道"进行价值输出,实现"去地方化"的产业空间重构.

    森林康养流空间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中国

    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国际比较与借鉴

    陈晓倩陈勇李小勇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 80 年代以来,为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可持续来源林产品供应不足的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林产品绿色采购政策,推动扩大对可持续来源林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全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与保护.文中梳理并比较了国际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英国、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的原则、标准、操作要求及支持手段,指出中国的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及其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从提升政策战略地位、改进标准、建立一站式信息服务窗口、加强培训等方面完善我国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

    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政策框架标准体系国际比较

    木质林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王志平赵荣军徐金梅张双保...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林产品是以木材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产品.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是指产品系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是实施产品减排和打破碳关税的必然要求.现有的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研究往往聚焦于碳足迹实证数据核算,而对其核算方法尚未进行系统梳理.文中在梳理碳足迹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摇篮到大门"和"摇篮到坟墓"2个系统边界下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的研究,对未来的木质林产品碳足迹核算提出 3 点建议:1)在遵循ISO 14067和PAS 2050 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木质林产品的碳储特性,将碳储量纳入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研究中;2)对原材料和产品生产子系统开展更细致深入的研究,将研究单元细化,尽可能多地获取实景数据,积累并建立符合我国原材料、设备及工艺特点的碳排放数据库;3)以"摇篮到坟墓"为系统边界开展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研究,综合考虑加工损耗、使用、处置和回收等参数,构建木质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储量计量模型,核算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对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贡献.

    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碳储量核算方法从摇篮到大门从摇篮到坟墓

    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诗婷王国兵杨立青刘帅...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关注焦点.文中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文献,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发现,干旱能够引起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减弱、森林火灾频率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损失、森林抵抗力和恢复力减弱以及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下降等现象.对此,需要通过长期观测、延长控制实验时间、模拟原生环境条件等开展多因素综合实验,进一步探究地上—地下耦合过程对干旱的反馈调节机制以及森林植被对于干旱胁迫的生物调节机制,为进一步理解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制定干旱条件下森林经营管理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干旱森林结构森林功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生产力稳定性

    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韩冰洁叶江霞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林火频发造成人力物力损失严重,林火预报和防控研究备受关注.植被冠层含水率是森林可燃物的重要参数,也是林火预报的关键因子,对林火发生及火行为测报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植被冠层含水率评估方法众多及数据多样,文中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植被冠层含水率评估方法特别是遥感反演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各方法的发展现状,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算法、GIS分析方法等在精细植被冠层含水率时空反演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增强植被冠层含水率评估效能、拓展遥感反演可燃物含水率应用深度、提高林火预报精度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可燃物含水率林火预报植被冠层遥感评估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林业害虫智能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崔晓辰雷一东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能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集于一体.害虫暴发会对林业资源及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林业害虫能够阻止病虫害的扩散蔓延,促进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减轻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深度学习方法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林业害虫检测精度的提高.文中概述了深度学习的发展进程,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深度学习方法在林业害虫智能化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深度学习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林业害虫智能化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林业害虫智能化检测发展提供参考.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林业害虫检测

    基于气味指纹图谱技术的木材识别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毛毛袁绯玭张鸿超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材识别对规范木材贸易市场、合理有效利用木材资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鉴于传统木材识别方法所面临的难题,探索新的识别方法已迫在眉睫.木材气味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化学信息,气味同样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气味指纹图谱技术是对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具有特征性气味物质相关信息的检测方法,能够为木材树种识别提供快速、无损、精确的检测.文中重点对常见气味指纹图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木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为木材识别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虽然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已经在木材及树种识别领域有所应用,但目前木材行业对木材气味特征的认识仍有不足,对木材气味的描述大多仍停留在嗅觉层面.同时由于气味形成机理较为复杂,木材气味的物质化学组成尚未明确.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木材气味理论研究,利用科学的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实现木材气味的整体分析,明确木材气味的化学物质组成,进一步挖掘气味特征在木材树种识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木材树种鉴定气味指纹图谱技术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原竹干燥的研究进展

    刘泫江杨琳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材是珍贵木材的最佳替代品之一,而干燥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竹材产品的质量和高值化利用.与木材解剖结构不同,竹材具有独特的维管束—薄壁梯度结构、无木射线以及各向异性等特性,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变形、翘曲等缺陷.文中综述了竹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存在状态及迁移规律,以及竹材自身构造对水分迁移的影响;对比分析了4种常见的竹材干燥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 3 种干燥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干缩异性是竹材干燥过程中产生各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探明纤维饱和点上下竹材水分迁移与应力、应变等流变的关系和机理,对有效制定竹材干燥工艺、提高竹材干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竹材干燥水分迁移干燥工艺干缩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