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家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

王升

双月刊

1673-1972

sszk@chinajournal.net.cn sjzxy1999@163.com

0311-5960964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江大道6号

石家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探索性。来稿应有新意,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词语准确、规范,文句精练,标点正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及空间演进路径

    许敏兰胡彦梦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基础、产业、融合、环境 4 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空间莫兰指数对中国30 个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状况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东部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增速较缓但趋向均衡;地区间数字经济差异逐渐缩小,表现出动态收敛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空间集聚趋势不断强化,区域带动作用增强.因此,要正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虹吸效应带动周边省域发展,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鼓励四大地区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熵值法核密度法莫兰指数区域差异分解

    京津冀海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逻辑、挑战与路径

    田敬瑜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公共服务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京津冀海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出场是理论逻辑、需求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海洋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三地海洋公共服务需求广阔且优势互补,其共建共享的推进可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目前,京津冀三地海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存在发展认知差异、主体参与度低和跨域协同困难等现实挑战,需要从海洋公共服务的目标、主体、平台、方式和保障等方面探索可能的优化路径,确立共同愿景,优化多元供给,构建协同机制,促进规划、监督和评价一体化,推动人才、数据和科技整合.

    海洋公共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海洋经济

    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协同发展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易舒心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涵盖经济效益、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维度的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和TOPSIS法对 2017-2022 年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在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区域内部存在时空差异,特别是河北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北京、天津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区域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因此,应从加强河北省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协作、加大对跨境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区域跨境物流协同发展.

    京津冀跨境物流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乡村振兴中人才政策的执行逻辑与推进路径

    张伟伟张成林秦亚芹孟磊...
    31-3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而人才政策的执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中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政策执行是执行主体基于政策资源、执行对象和执行策略博弈的结果.基层权力的影响、执行主体利益实现程度以及规则约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是人才政策执行的根本动力,乡村社会场域构成了人才政策执行的直接环境.推动人才政策的执行是一项系统活动,关键在于加强国家行政推动力度,构建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提升各主体在政策执行中的能动性.

    人才政策乡村振兴利益均衡机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农民资产建设分析

    曹玮丽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从资产建设角度看,职业农民的资产建设对乡村振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职业农民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但是现有职业农民在资产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土地资产扩张难、金融资产不足、人力资本有限和社会资本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开展金融专项扶持计划、设立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扩大职业农民社会关系网络和提升职业影响力等措施进行赋能,以推动职业农民资产建设,助力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农民资产建设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的出场语境、理论贡献和研究范式

    张云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所以迅速成为各界共识和自觉行动,是因为其出场语境抓住了对当前发展命题的破解.实践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短期内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突破口,中期内是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长期内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就理论贡献而言,新质生产力这一开拓性、独创性范畴带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次术语革命,为生产力经济学的复兴带来了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将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识别和测度方向.新质生产力作为对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属性的概括,包含数字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等重要子集,它指明了新时代再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及新路径,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系统化和深化.将新质生产力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尝试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与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相互借鉴.

    新质生产力出场语境理论贡献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石家庄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周德胜陆相林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于石家庄市提升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合理化和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 2017-2021年石家庄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市两业耦合协调度处于良好耦合发展阶段.选择市场规模、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外部环境4 个因素,运用偏相关分析法测算它们与两业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外部环境与石家庄市两业协同发展呈显著性相关,而技术进步与石家庄市两业协同发展相关性不显著.因此,石家庄市应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大R&D投入,提升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两业协同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模型

    自由贸易协定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分析

    蔡亿林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议题,是加快构建各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 669 篇与自由贸易协定相关的英文论文,运用CiteSpace和R语言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及知识图谱绘制,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相关研究较多,且与其他国家和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相关研究涉及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特点、测度其影响程度的模型工具以及与其他贸易政策工具的对比分析等主题;研究热点的演进从关注如何构建自由贸易协定转向如何更加完善有效地测度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程度.

    自由贸易协定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

    运用"枫桥经验"提升河北基层治理效能研究

    盖策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枫桥经验"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治理理念、经济形态、科技水平等的变化与发展紧密联系.新时代,践行"枫桥经验"应秉持国家主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和基层各方共治共享的实践逻辑.河北省基层治理存在党建机制不完善、减负不到位、队伍建设有欠缺、社会矛盾叠加影响等问题.因此,要提升河北省基层治理效能,应为基层政府和居(村)委会减负,腾出手解决群众事;发挥基层党建统领作用;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发掘社区、农村能人;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创新基层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释放科技能量,实现行政管理与群众生活的共享互联.

    "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河北省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心理归属感的因素探究与提升策略——基于宁夏"十三五"两种安置方式的移民调查

    石铭婷郭顺利韩建民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地扶贫搬迁是消除贫困的有效手段,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心理归属感的实现是促进移民在安置区"稳得住"进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利用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调查数据,探究移民心理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发现移民在搬迁后身份认同感较低,住房条件和邻里关系是影响移民心理归属感的显著因素,家庭人均年收入、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等也会对不同安置方式移民的心理归属感产生影响.基于此,应从"鼓励移民外出就业,促进经济独立"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移民构建社交网络"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移民心理归属感.

    扶贫搬迁移民心理归属感巩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