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竹藤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玉敏

双月刊

1672-0431

zhangxp@caf.ac.cn

010-62889747

100091

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竹藤通讯/Journal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查看更多>>本刊为满足国内外竹藤产业对竹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搜集、整理、交流国内外竹藤和林业、经济和信息,为竹藤类种植业、产业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竹藤产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以竹代塑"主要政策及成效进展

    申贵仓郭占强刘君霞傅金和...
    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污染问题已成全球焦点话题,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求禁塑、减塑、替塑之路.竹子具有速生、易再生、可降解、强度高、韧性好、可塑性佳等优点,是替代塑料产品的优质绿色原料.中国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发达,推进"以竹代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影响深远.自2022 年11 月7 日"以竹代塑"倡议发起以来,中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积极响应、大力推进,目前各方面均已取得积极成效.文章主要梳理了"以竹代塑"相关政策、成效进展、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以竹代塑"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塑料污染以竹代塑竹产业塑料减量化循环经济中国

    湖南靖州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忆钢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靖州县是"中国楠竹之乡"、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也是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靖州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把竹产业作为民生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特色发展工程来抓,大力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阐述了在"以竹代塑"的绿色风潮下,靖州县抢抓"以竹代塑"机遇,高位找准切入点、全链把握关键点、多点拓展增长点以推进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以期进一步探索出符合靖州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竹林美、竹业兴、竹农富,让资源优势成为靖州的发展优势.

    竹产业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湖南靖州

    竹纤维汽车内饰夹层结构轻量化复合材料性能

    李明鹏李昊远苑之童梁国涛...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化、轻量化、功能化"是汽车材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由薄硬表层和缓冲芯层组成,具有高比强度和良好的保温隔声性能,已在汽车内饰中应用.以竹纤维增强聚丙烯/聚乳酸复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釜压发泡工艺制得发泡珠粒,研究饱和温度、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制备聚丙烯发泡珠粒板材作为芯层,与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板表层组合,比较不同竹纤维含量下的性能,探讨其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并以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作为阻燃剂,研究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纤维含量增加,聚丙烯发泡珠粒夹层材料的弯曲模量相较于聚氨酯夹层材料最高提升了108.60%,滚筒剥离强度最大为20.13(N·mm)/mm,导热系数约为0.040 W/(m·K),吸声系数为0.177;加入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可延长燃烧时间,燃烧速度显著减小为 13.5 mm/min.竹纤维汽车内饰夹层结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轻量化的要求,有助于落实"以竹代塑"倡议,践行"双碳"理念,助力汽车领域绿色发展.

    竹纤维夹层结构轻量化汽车内饰件以竹代塑

    竹纤维增强同源生物油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创制

    李瀛陈维江任学勇李严...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性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风电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以竹代塑"背景下,以竹纤维和竹材衍生物为原料制造绿色复合材料成为竹材加工利用的热点方向.本研究分别采用竹纤维和生物油酚醛树脂来替代玻璃纤维和石化原料酚醛树脂,制备出了竹纤维增强生物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试验对复合材料的手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成功制备了可中低温固化的生物油酚醛树脂,树脂粘度300 mPa·s,固体含量45.15%,pH值 10.91;使用的复配固化剂优化质量配比为m(对甲苯磺酸)∶m(盐酸)∶m(磷酸)∶m(无水乙醇)=10∶1∶2∶4,适宜添加量为 5%,凝胶时间为 26 min,较好地满足手糊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要求.2)在纤维/树脂比例 40%、固化时间 5h、固化温度 70℃的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05.57 MPa,拉伸强度为62.48 MPa,力学性能较优.所创制的新型竹纤维增强同源生物油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绿色低碳、轻质高强的特点,有望应用在竹质建筑、家居、板材、汽车/高铁内饰等建筑建材类和工业生产类代塑领域.

    竹纤维生物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剂力学性能

    四川宜宾三种竹材纤维形态、化学成分与制浆性能

    袁敏陈宇杰余英张艳丽...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利用四川省宜宾市的竹材资源,发展竹材造纸工业,选用花吊丝竹、倬牡竹和梁山慈竹 3种丛生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纤维形态、化学组成和制浆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种竹材的平均纤维长度在1.6 mm以上,长宽比均高于90;从化学成分上看,3 种竹材的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苯醇抽提物含量无显著差异;除梁山慈竹外,另 2 种竹材的平均综纤维素含量均高于 70%,达到造纸质量要求;倬牡竹的平均木质素含量相对较高,为23.08%;梁山慈竹的平均灰分含量为 1.48%,显著高于另外2 个竹种.综上,3 种竹材均可用作造纸原料,从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角度考虑,可选用木质素和灰分含量较低的花吊丝竹作为优质的制浆造纸原料.

    丛生竹竹材纤维形态化学成分造纸性能四川宜宾

    高节竹表型可塑性对沿海沙地生境的响应

    张迎辉蔡星肖晓梅何天友...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对沿海沙地困难立地生境的适应性策略,为沿海沙地竹类植物的引种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原产地山地红壤和引种地沿海沙地2 种生境条件下的高节竹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株、竹枝、叶片、竹鞭等构件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高节竹表型可塑性对沿海沙地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山地红壤生境相比,沿海沙地生境高节竹的株高、胸径、总节数和分枝节数分别显著降低 26.15%、35.58%、26.68%和 18.90%(P<0.05);Ⅰ、Ⅱ、Ⅲ级分枝角度分别显著增加17.48%、19.40%、27.69%,而分枝长度和分枝数量显著降低(P<0.05);叶长、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面积分别显著降低20.21%、23.79%、23.52%和 8.65%,叶片厚度显著增加 14.41%(P<0.05);平均鞭径、平均鞭节长和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24.2%、33.54%、19.03%,总鞭长、鞭节密度和总芽数分别显著增加19.92%、37.34%、42.61%(P<0.05);土壤pH值、水解氮和全氮含量是影响沿海沙地高节竹表型可塑性的关键因素.高节竹通过分株构件形态、叶片功能性状和地下茎形态等多方面的形态可塑性变化以适应沿海沙地困难立地生境.

    高节竹表型性状沿海沙地生境防护林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的毛竹全球潜在适生区预测与分析

    陈禹锦于芬国春策杨光耀...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全球陆地范围内毛竹的潜在分布及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动态变化情况并寻找对其分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基于Arcmap软件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利用环境变量图层和毛竹分布数据研究了全球毛竹潜在适生区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限制毛竹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和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和降水变量是主导毛竹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2)当前时段毛竹的潜在适生区总面积为 728.4 万km2,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北美洲东南部,远大于现有栽种及引种范围;3)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毛竹总适生区面积有所增加,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变化幅度较大,低适生区面积稳步增加,而高适生区面积有所缩减,而且毛竹潜在适生区域整体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可为"一带一路"乃至全球毛竹种植、培育、引种区域的选择及毛竹入侵防治提供参考.

    竹亚科毛竹MaxEnt模型潜在适生区气候变化

    紫竹开花叶片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孙慧曹志华吴中能方明刚...
    59-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punctata)开花后叶片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不同生长年限开花与未开花紫竹为试材,测定叶片的光合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与气孔导度极显著相关;最大光合效率(Fv/Fm)与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相关;但净光合速率与Fv/Fm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光合能力强、光合速率快和强光照适应能力好为评判标准得出,3 年生开花紫竹光合能力最弱、光合速率最慢、强光照适应能力最差,表明生长年限较大的紫竹开花后综合光合能力较差,其生长发育走向死亡.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求紫竹开花的内在生理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紫竹开花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

    施用钾肥对筇竹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付廷轩董文渊孙建业黎卫东...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施用钾肥对筇竹幼苗生长及其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 1 年生筇竹实生苗为对象,设置 4个不同钾肥施用量水平(75、150、225 和 30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筇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钾肥施用量为150 kg/hm2 时幼苗生长表现最好,苗高和地径分别较CK增加 12.4%和 10.3%.2)当钾肥施用量为150 kg/hm2 时,叶片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增加 23.4%和 26.2%、11.8%;当钾肥施用量为 75 和 225 kg/hm2 时,叶片叶绿素各指标含量虽较CK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当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 时,叶片叶绿素各指标含量则较CK有所降低.3)当钾肥施用量为 225 kg/hm2 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较CK增加43.6%;淀粉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当钾肥施用量为 150 kg/hm2 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CK增加 6.2%.综合筇竹幼苗各生长指标的表现,150 kg/hm2 为筇竹幼苗的最佳钾肥施用量,施用量过多(225 kg/hm2或300 kg/hm2)会对植株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筇竹钾肥施用量幼苗生长生理特性

    料慈竹秆形性状变化规律

    孔梦瑶雷波马光良李琳...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料慈竹因竹材质量好、节间长而备受关注.秆形性状是影响竹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探明料慈竹秆形性状与竹丛性状的关系,在四川省江安县、叙永县的料慈竹纯林中共设置 12 个样地,测量样竹的竹节数、节长、节中径、壁厚等性状.经曲线拟合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料慈竹秆形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料慈竹竹节数量大多为21~29 节,最长节可达 128 cm,平均为 94.42 cm;2)最长节相对位置在秆高0.36~0.58 处,平均值是0.47,大部分样地间无显著性差异;3)随着竹节相对高的升高,料慈竹节长表现为"短—长—短"对称抛物线的分布特征;竹节壁厚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竹节体积占整株体积的比例由下往上呈"少—多—少—极少"的抛物线分布特征;5)样地间最长节体积差异与竹丛性状差异趋势一致.基于料慈竹的节长和竹节体积在立竹中的占比均表现出抛物线的分布规律,具有一定对称性,料慈竹的最长节指标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判断因子.

    料慈竹秆形性状竹节良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