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路志正

月刊

1673-6613

sjzxyjh@126.com

010-6482225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类科技期刊(月刊,CN11-5511/R,ISSN1673-6673),本刊遵循“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原则,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医史文献、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研究、药物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等栏目,充分展示国内外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为继承和宣扬中医药学,提高中医药学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本刊以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成福教授治疗不明原因高龄女性不孕症经验总结

    付晓君门波
    502-505,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明原因高龄女性不孕症是目前妇科生殖领域研究的重难点,临证时发现"肝郁"是其核心病机,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文中系统总结了门成福教授在不明原因高龄女性不孕症诊疗方面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门成福教授运用中医整体思维审证求因,采用疏、健、调分期辨证治疗,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中药人工周期,组方严谨,攻补兼施,配合心理疏导,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门成福不明原因不孕症高龄女性经验总结

    李军教授四期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总结

    邵祯孟超李军王雪娇...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升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于改善AMI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颇具特色.李军教授认为,AMI病因包括外邪侵袭、情志过极、年老体虚、饮食不节,总体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之气虚、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为痰、瘀、热、滞、饮停留.提出"四期辨证治疗"理论,分别总结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及终末期患者病机特点、症状、治法及方药.

    李军急性心肌梗死分期辨证治疗中医药

    许铣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的临证经验

    杨佼崔炳南孔倩曲圣元...
    512-51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铣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60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丰富.许铣教授认为,肝郁血热、脾胃湿热为玫瑰痤疮的核心病机.治疗应以中药内服为主,结合疾病分型分期辨证论治,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郁而化热,基本治法为凉血疏肝兼以养阴清热;丘疹脓疱期主要以脾胃运化失司、脾胃湿热为主,治法为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病程日久者往往合并血瘀和湿热.外治中药常选择具有清热凉血、燥湿、解毒之药效及抑菌、控脂之药理作用的中药.同时,可以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选用西药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例加以佐证.

    许铣玫瑰痤疮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

    心可舒片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杨晨光石玉姣乔文博刘永成...
    515-52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可舒片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分为SHR组、HFpEF组、心可舒组(334.8 mg/kg),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为对照组.心可舒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测量血压和心脏重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E/A、E/E'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B型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11)、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WKY组比较,HFpEF模型组血压升高,H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EDd、IVST、LVPWd、E/A、E/E'和IVRT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显示左心房与左心室心肌细胞增大和心肌纤维化;血清BNP、Ang Ⅱ、ALD、sST2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HFpEF模型组比较,心可舒组收缩压降低,HM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EDd、IVST、LVPWd、E/A、E/E'和IVRT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显示心可舒组左心房和心室心肌细胞减小及纤维化改善;血清BNP、Ang Ⅱ、ALD、sST2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可舒片能改善HFpEF模型大鼠心房及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sST2表达,从而改善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相关.

    心可舒片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

    和厚朴酚通过抑制Smad2/3磷酸化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调控作用

    钟丽君唐琳杨永强施后渊...
    52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通过抑制Smad2/3磷酸化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 培养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株并分组给药,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处理,不同剂量和厚朴酚组分别用含有5 μg/ml、10 μg/ml、15 μg/ml和厚朴酚的培养基处理,15 μg/ml和厚朴酚+20 ng/ml TGF-β1组用含有15 μg/ml和厚朴酚和20 ng/ml TGF-β1的培养基处理.检测细胞迁移率,侵袭数目,迁移基因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侵袭基因MMP2、MMP9、MMP14的mRNA表达水平,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 μg/ml、10 μg/ml、15 μg/ml 和厚朴酚组 RL95-2 细胞的迁移率、侵袭数目、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MMP14的mRNA表达水平、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厚朴酚剂量越高、上述变化越显著;15 μg/ml和厚朴酚+20 ng/ml TGF-β1 组 RL95-2 细胞的迁移率、侵袭数目、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MMP14 的 mRNA 表达水平、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15 μg/ml和厚朴酚组,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15 μg/ml和厚朴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厚朴酚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该作用与抑制Smad2/3的磷酸化有关.

    子宫内膜癌和厚朴酚迁移侵袭Smad2/3

    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藏红花素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影响及机制

    王超慧赵萍王慧娟薛靖...
    528-533,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藏红花素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大鼠的影响,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60 mg/kg)组、ML385(Nrf2抑制剂,30 mg/kg)组和藏红花素(60 mg/kg)+ML385(3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通过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锁骨下动脉构建PCIV动物模型.各组分别1次/d连续治疗1周后,通过电刺激逃避实验考察大鼠眩晕症状程度,检测前庭神经核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参数[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红细胞刚性指数(Index of rigidity of erythrocyte,IR)、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脑组织乳酸(Lactic acid,Lac)、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 1,HO-1)、胞浆 NF-κB p65、胞核 NF-κB p65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藏红花素组电刺激逃避潜伏期缩短,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AI、IR、HCT、ESR降低;脑组织结构疏松,神经元数量减少,空泡变性、胞核偏移、核膜边界不清等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脑组织Lac、LDH、IL-1β、IL-6、TNF-α、MDA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升高,Nrf2、HO-1表达量升高,胞核NF-κB p65表达量和胞核NF-κB p65/胞浆NF-κB p65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385作用与藏红花素相反,ML385组眩晕症状及其他检测指标变化较模型组更加严重.ML385可明显逆转藏红花素对PCIV大鼠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血流量的改善作用及Nrf2、HO-1、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等其他指标的调控作用.结论 藏红花素可改善PCIV大鼠眩晕症状和前庭神经核血流量,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减轻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NF-κB核转位有关.

    藏红花素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前庭血流量Nrf2/HO-1通路NF-κB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杨彦洁迟慧彦付中学王清滢...
    534-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复方龙牡汤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龙牡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药物靶点,构建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及功能富集分析.从GEO数据库下载有关特应性皮炎的普通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得到AD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药效靶点,对药效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出"中药-活性成分-药效靶点-AD"网络.结果 获得复方龙牡汤55种活性成分以及262个药物靶点以及AD的157个疾病靶点,交叉分析后得到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靶点10个.通过GO分析这10个药效靶点基因在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内皮细胞凋亡过程(Endo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上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等通路上显著富集;KEGG分析药效靶点基因在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等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 复方龙牡汤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起效,其中CCL2、FOS、MMP9、IRF1、VCAM1与TNF信号通路显著正相关.

    网络药理学GEO数据库复方龙牡汤特应性皮炎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射安金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尚艳花邓敬华张晓阳马真...
    542-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麻射安金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潜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资料等检索麻射安金丸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出作用靶点,构建麻射安金丸的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根据Drugbank和Genecards等数据库建立其与COPD的相关疾病靶点,并与麻射安金丸的有效成分靶点相匹配获得潜在治疗靶点.基于Metascape数据库和DAVID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结果 麻射安金丸中有效化学成分有1525种,包括半夏22种、赤芍18种、川芎22种、甘草95种、僵蚕3种、苦杏仁26种、麻黄43种、牡蛎1种、木香29种、砂仁 23种、射干12种和浙贝母5种,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基因298个.在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内重要性前10的有效成分中,来源自麻黄6种,赤芍、苦杏仁、僵蚕3种,射干、甘草、半夏、川芎、砂仁2种,浙贝母1种.KEGG富集分析显示,在得出的全部20调信号通路中,得到10条靠前的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前10个生物过程包括酶结合、DNA依赖的转录正调控等;前10个分子功能包括核质、细胞质等;前10个细胞定位包括蛋白质变性调节、蛋白质代谢调节等.PPI网络经提取后获得了包含21个节点的核心网络,其中 JUN、MAPK1、MAPK3、TNF、RELA、MYC、STAT3、TP53、AKT1、MAPK8、EGFR、MAPK14 和 PRKCA 基因是核心靶点.动物实验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1L-6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MAPK1、MAPK3、MYC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APK1、MAPK3、MYC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射安金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COPD,其中麻射安金丸的潜在有效成分主要来源于麻黄、射干、柴胡、白芍、白术和甘草,麻射安金丸治疗作用的核心靶点主要有JUN、MAPK1、MAPK3等基因.

    麻射安金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网络药理学基因核心靶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

    549页

    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痰湿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许嘉犇刘士硕陈柏臻薛玉满...
    550-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与常规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腹摩组施以腹部摩法,扳法组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联合组给予腹部摩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颈椎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 A)]、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mean,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elocity systolic,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V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值].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腹摩组70.00%(21/30)与扳法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ESCV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NDI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JOA评分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Vs、Vd参数均较治疗前升高,RI、PI参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m、Vs、Vd参数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RI、PI参数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安全性分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颈椎功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而缓解眩晕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腹部摩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