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经济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
水利经济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

郑垂勇

双月刊

1003-9511

jj@hhu.edu.cn

025-83786350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水利经济/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河海大学和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实用性相结合的科技期刊,是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水利经济研究与应用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内容有:水利经济学基本理论;水权、水市场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工程投资筹集与费用分摊研究;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移民经济研究;农业经济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经济工作有关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主要国家的节水措施及其启发与思考

    胡文俊孙岩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全球水资源压力,更好地推进节水建设,从政策法规、经济、技术、日常管理、非常规水源利用等五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节水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今后中国推进节水工作,提出了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节水工作、推进农业节水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水价(税)及水权交易等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再生水和海水淡化的利用、加强节水先进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推广以及推动节水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议.

    节水建设再生水利用淡化水利用节水思考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沈菊琴武钰荣李淑琴孙付华...
    7-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对固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例,从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两方面构建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信息熵改进TOPSIS模型研究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水平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平稳上升趋势,太湖治理工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排序依次为新孟河工程(0.5644)、新沟河工程(0.4805)、走马塘工程(0.4316),均处于适度利用等级(Ⅲ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影响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存在差异,障碍度变化各不相同,但总体呈现障碍因子集中、重要障碍因子具有较为明显共性的特点.

    太湖流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障碍因子水环境治理工程

    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立法的检视及完善途径

    顾向一徐茹娴
    14-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挥法律对区域环境发展和利益协调的保障作用,基于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部分省市已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本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各地采取的立法模式主要以松散型立法模式为主,尚存在松散型立法模式与水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不匹配、区域间主体协调机制未建立、协同立法后评估和清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将现有的松散型立法模式转变为紧密型立法模式,构建区域协同立法利益协调机制和完备协同立法后评估和清理机制等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立法的完善路径.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区域协同治理协同立法

    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评价

    贾叶子李瞳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建立了该区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的发挥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黄河流域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发挥情况较为一般,且黄河流域下游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发挥情况略逊于上游和中游.因此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多途径拓展产业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水利风景区宣传推广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评价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扎根理论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

    周申蓓李颖孙晓文李嘉欣...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要素和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厘清水生态产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对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公布的12个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三段式编码过程提炼出52个初始概念、18个基本范畴和3个主范畴,构建了解释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运行机理和路径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以"强化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根本,通过资源修复、摸排和整合建立资源优势;以补链、延链和强链"打造水生态产品产业链"为手段,打通价值变现通道;"构建多元联动体系"进行保障,为价值转化进行制度赋能和形成合力释能的系统工程.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扎根理论路径模型

    基于"两山"发展模型的黄河流域经营性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王唯于陶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水利风景区大多缺乏系统规划和开发导致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基于"两山"关系状态模型,将黄河流域27个经营性水利风景区划分为共生增长型、绿色发展型、拮抗发展型和金色发展型,并分析了处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营性水利风景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位于流域中下游的水利风景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状况较好,资源禀赋优异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水利风景区数量最多.对此,针对不同类型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大化,提出生态修复、生态产业链联合延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当地产业绿色转型、加强文旅融合、推进生态产业化等路径建议.

    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两山"发展模型价值实现路径黄河流域

    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邓梦华张天舒陈军飞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SHAP分析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有支付意愿和没有支付意愿居民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最重要的3个因素为学历、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意愿;单个居民之间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呈现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有支付意愿和没有支付意愿居民之间的影响因素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增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大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可以提升流域居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XGBoost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太湖流域

    我国用水权交易现状与制度构建

    晋海冯金皓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于2035年全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的工作目标,针对我国用水权交易仍存在初始分配制度不健全、交易定价机制不完备、用水监测计量与监管尚需加强的现状,分析了现行用水权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明确用水权交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用水权交易制度的构建应当利用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指导用水权初始分配,兼顾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构建标准多元、基准有别的定价机制,建立巡查与抽查制度完善的用水监测计量与监管的具体制度设计.

    用水权用水权交易初始分配制度构建

    宁夏用水权基准价格测算及政策建议

    王彦兵田贵良暴路敏王生鑫...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用水权交易价格过低,并引导宁夏回族自治区用水权市场良性发展,基于模糊数学法、熵权法及水费承受能力对宁夏黄河水、地下水和山区地表水三类水源的用水权基准价格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水源中,地下水用水权基准价格最高,山区地表水次之,黄河水最低,其用水权基准价格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4.500、4.406和3.791;从不同用途的水权基准价格来看,工业用水权基准价格最高,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最低;水源类型和用途分别通过评价因素和水费承受能力影响用水权基准价格.

    用水权基准价格水费承受能力水权交易价格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水利投融资模式探索

    马骏张彦君程常高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新发展理念下中国水利投融资模式的现状、挑战与创新;通过分析当前水利投融资模式发展历程,识别现行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新发展理念下的融资模式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需求,并分析了现有融资模式在适应新要求方面的能力和局限;通过国际案例研究,比较了美国、荷兰和新加坡等国在水利投融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探讨了这些经验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必要的调整.提出了制定多维度融资策略、推出鼓励创新和可持续水利项目的激励机制以及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广等优化现有水利投融资政策和法规框架的建议.

    新发展理念水利项目投融资模式